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4期   作者:向荣荣
[导读]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对室内环境科学落实艺术设计能够确保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舒适度和功能性,各级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首先分析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具体包括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清新风格,混合风格等多种风格。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艺术设计发展策略,分别从艺术设计理念,艺术设计领域发展,建筑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艺术设计人才,消费人员需求和人的生活品质五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最后综合研究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探讨
         引言
         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室内环境设计是其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各级工作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确保对其进行更为高效的艺术设计,使其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推进我国现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对其相关工作具有更为明确的认知,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一)传统风格
         在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传统风格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导致出现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出现房屋之后,随着时代变换,人们思想更新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其风格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同时,传统风格与不同地区地域环境也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福建土楼,徽派建筑等,基于不同艺术产生多种不同的艺术设计形式[1]。但是在具体进行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时,传统风格依旧在一定程度内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在建筑行业发展至今,部分设计师依旧选择应用传统设计风格,传统设计理念对我国现代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是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格,追求时尚与潮流,非常注重居室空间的布局与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现代主义也称功能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其最早的代表是建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校。相对于传统风格,在利用现代风格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艺术设计,需要合理渗透西方文化,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设计形式。在具体开展设计工作时,相关人员较为重视及合理性和实用性。基于用户具体需求,有效结合现代设计潮流,完成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例如在采购装饰材料,设计人员需要基于用户喜好进行科学选择,同时,在具体进行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和用户进行深入沟通,使用户具体要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三)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后现代风格是以现代风格为基础实现的建筑风格,因此,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对于创新里面具有更高追求,尤其是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需要合理添加一些具有较高艺术性、文化内涵,同时较为时尚的元素,使其不仅能够体现传统艺术所具有的古典风格,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呈现现代简约风格,对其进行有效结合,能够使用户产生不一样的体验。
         (四)自然清新风格
         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在近年来,自然清新风格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部分设计师在具体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均选择将其作为设计主题。在具体实现自然风格时,对于材料选择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无论是选择木料还是石料,都必须确保来自大自然,在室内设计师对其进行具体应用,还需要确保体现自然特点和纹理,建筑风格必须高度体现绿色无污染,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用户在居住过程中感受到清新自然,使用户的体验和住宿要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3]。
         (五)混合风格
         综合性风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内称为混合设计风格,具有较高的包容性,在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具有较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具有专业性、个性性、潮流性等特点,因此对设计师的专业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若拿捏不准就会造成杂乱,空间主题不够突出,常用的手法例如在具体进行设计时,合理添加西方现代元素,同时在意境氛围,家具布置等方面保留中国传统元素。
         二、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策略
         (一)创新艺术设计理念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对于室内设计,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进行室内设计时,需要合理融入现代理念,在我国现阶段,设计人员会在一定程度内将传统设计理念融入设计成果。例如在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感搭配时,我国部分传统建筑设计会为设计师带来更大的灵感,确保有效提升设计效果。在我国刚开始进行室内设计工作时,大部分设计师都是完全按照西方国家建筑风格进行具体工作,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都会选择使用西方元素,缺乏中国特色。但是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设计师开始进行中国传统元素的合理融入,以此为基础进行中西结合。对于室内建筑环境而言,艺术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室内环境还没有和建筑设计实现完全一致,进而使我国环境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无法得到高速发展。在具体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设计师对建筑的独特性,创新性,美观性过于重视,而在一定程度内忽视建筑功能,导致建筑虽然具有较高的美观性,但是其居住性却相对较差,进而浪费资源。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创新艺术设计理念,高度重视室内空间的应用,确保室内功能。
         (二)推进艺术设计领域发展
         就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工作具体状况而言,建筑室内设计工作在艺术设计领域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和塑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其主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进而使其艺术指标相对较低,对其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程度的制约。基于此,为了确保室内环境设计具有更高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强化风格创新和艺术性,主要从风格塑造环境和层次出发,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还需要合理融入更为丰富的元素,实现整体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建筑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
         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正在日益恶化,全球变暖,雾霾等问题的出现,使现代人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价值,基于此,设计师在具体进行室内环境设计,需要科学应用和谐资源原理,生态原理和绿色原理,确保建筑能够和资源生态和谐共处[5]。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科学应用绿色技术和绿色材料,避免污染环境,确保能够对室内环境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设计,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社会。
         (四)培养艺术设计人才
         在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相关人员专业素质对其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为了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设计水平,需要对其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具有更高的综合素养。基于此,相关院校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同时还需要确保相关人员具有更高实践操作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合理应用理论知识,进而使相关人员更高程度的掌握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具有更高业务能力,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科学培训,综合探讨部分设计方案,确保参与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除此之外,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还需要合理增加资金投入,为相关人员外出学习创造更大的机会,进一步培养相关人员创新思维。最后,相关院校需要和建筑企业有效交流,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大的学习机会,强化校企合作,确保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能够进入相关企业,共同参与设计工作,对其相关人员思维进行有效拓展,确保相关理论能够有效结合实践工作,实现学以致用。
         (五)满足消费人员需求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在现代人生活过程中,逐渐开始追求个性,对于室内设计提出了更多地个性化需求,进而为室内设计行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对室内空间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满足现代人精神需求和物质文化需求,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最终目标。在现代人不断增强安全意识的过程中,以人为本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具体进行室内环境设计,也需要确保高度实现以人为本。在室内设计行业发展过程中,消费者需求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价值导向[6]。在我国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室内环境设计工作过于重视商业价值,相关人员以人为本意识逐渐淡化,而在现代精神文明高度发展过程中,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此,设计师在具体进行室内设计时,不仅需要确保其艺术性,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整体功能意识,使消费者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进而确保室内设计具有更高的实用性,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
         (六)体现及引导人的生活品质
         为了确保室内艺术设计能够更高程度的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设计人员在具体进行设计工作时,需要打破艺术所具有的局限性,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高科学引导现代人生活品质。在以往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设计师在具体选择设计风格时,过于追求奢华,用户对于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品质具有较高的认识。基于此,设计师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确保室内环境的有序性和整洁性,对各种陈设品,主题色彩和室内空间进行有效平衡,科学设计室内环境,使用户追求的质感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在此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加强学习,深入学习历史方面和艺术方面的知识,且提高创新能力,确保自身具有综合性的更高的设计水平,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确保能够有效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元素,使消费者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
         三、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
         (一)高科技
         现代科技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科技渗透不仅能够确保室内环境设计具有更高的艺术含量,同时还可以实现相关人员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7]。因此,在一些发达地区,室内设计工作正在逐步实现高情感化和高技术化,以此为基础,才能有效提升室内设计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基于此,设计师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调人情,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有效结合高情感和高技术。
         (二)绿色化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在进行室内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全面贯彻环保理念,控制资源消耗,确保建筑工程实现更高程度的绿色化,确保工程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例如在具体选择使用建筑材料时,需要尽量选择使用绿色材料开展具体工作,以此为基础,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生活理念,同时还可以实现环保性和节能性的有效提升,推进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三)创新化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审美逐步实现更高程度的个性化,因此,设计师在具体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需要深入考虑住户个性,明确住户个性需求,通常情况下,每个人的特点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差异,因此,房屋设计必须确保符合住户个性需求。在现代人不断提升生活品质的过程中,原本具有较高一致性的室内设计,无法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基于此,设计人员需要基于户主个性和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创新设计。在此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挖掘自身创新潜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不断积累相关知识,确保设计作品具有更高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使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推进现代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人文化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便利条件,但是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逐渐产生更大的工作压力,整天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中,很难拥有独处的时间,精神生活也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基于此,在具体进行室内环境设计,设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其人文性特征,确保用户在进入室内环境之后,能够放松心情,使用户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确保建筑空间具有更高的舒适性,合理丰富现代人内心世界[8]。
         (五)共享化
         在我国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资源整合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以此为基础,能够确保建筑工程过程中,相关单位能够共享各项资源,进而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且可以促进相关人员之间更为深入的交流。空间上的共享,资源上的共享,以及通过建筑空间达到精神文化上的共享,例如图书馆的共享、文化艺术交流馆的共享、共享办公室的兴起等,不仅可以节约自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还促进人与人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共享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建筑不再仅仅具有居住价值,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建筑艺术性,可以实现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有效提升,使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进而保障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清新风格和混合风格是其较为常见的设计风格,在此过程中,通过创新艺术设计理念,推进艺术设计领域发展 ,保证建筑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满足消费人员需求,高度体现和引导人的生活品质能够确保环境艺术设计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确保能够有效推进现代室内设计工作发展,使其更高程度的满足现代经济建设对建筑行业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未来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具体发展过程中,高科技,绿色化,创新化,人文化,共享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级人员需要对其加强重视,确保我国现代建筑设计能够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进而为国家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波;.浅析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8,No.518(09):127.
[2] 史新鹏;.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2(02):99.
[3] 郭巧玲.探讨新时期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及其发展措施[J].西部皮革,2018,40(21):58.
[4] 魏姣,王旭.极简艺术在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中的体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88.
[5] 孙佳;孙祎;.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同步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v.34;No.283(03):103-104.
[6] 许悦.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95.
[7] 徐姣.刍议室内设计中环境艺术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8,446(20):96.
[8] 林思岐.人文理念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3):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