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开发,让学生建立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从参与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阅读的乐趣。初中生的阅读理解基础不同,教师应考虑不同程度初中生的阅读情况,让他们分别参加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引言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得不到重视,难以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即使在阅读课上,教师也是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阅读教学成为形同虚设,出现了严重的形式主义。这种消极的阅读教学态度,不仅打击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成为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把阅读教学重视起来,积极转变阅读教学观念,因材施教,使学生找到最适合的阅读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提升学生对阅读题的理解能力与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消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畏难情绪,提升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领悟力,使其建立起初步的阅读兴趣,为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以期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避免言不达意。第二,引导教师通过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抓住阅读教学的本质,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实训在整个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避免无明显训练效果的片面、肢解教学,让学生认为回答阅读题就是遵循套路,从而失去对语言本质的探索。此外,给予学生更具示范性的案例讲解,抓住最佳教学时机,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加强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效果的高低。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科学阅读。但是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逐渐积累和总结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我们要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思考;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二)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思想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允许学生阅读与成绩提升有关的文章,而不允许学生看小说、杂志、报纸,也不允许学生浏览网页上的文章。这种片面化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缩小了学生阅读的范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通过组织交流与学习,加深自身对阅读本质的理解,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文章,并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个灵感。
(三)尊重初中生的兴趣发展,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不能只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活动,还要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在学生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注重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高度。同时,教师要对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初中生正确面对阅读、生活中出现的各项问题。然后,逐层次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发现,多数初中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继续就此展开分析,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收获知识,获得创新性的启发。初中生初次接受正式的教育,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特别是初中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阅读内容,沟通交流能力差。初中生作为阅读的主体,要想参与到活动中,就必须正确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只有初中生在理解文章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够将行为和思想表达把握得更加准确,与其他初中生一起参与阅读,才能够逐步实现更长久的进步。比如,教师可以结合现有的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合作分组阅读,并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监督与学习,提高合作的意识。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网络化时代,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上。从上海市统计的学生数据可以看出,超过80%的学生每天玩手机超过三个小时。这些学生已经习惯了碎片化阅读,对于很多问题都缺乏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对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缺乏耐心,对知识的系统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保障学生系统阅读的时间和数量,如规定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阅读字数不少于2500字等,并引导学生将自己每天系统阅读的内容记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摘抄名言警句以及精彩片段,记录自己的感受。
结束语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而且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洁.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6):40.
[2]焦立兵.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8(08):157.
[3]孙旭辉.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8(0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