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郝晓艳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月3期   作者:郝晓艳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创新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创新,现如今的社会发展速度比较快,各种创新科技和教育领域的融合给了教师更多的选择。教学方式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可以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强烈,而且课堂效率也能不断提升。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下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利用学生们的兴趣心理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所以教师需要积极融合学生意见,让教学方式更符合学生们身心成长的需求。积极改良才能让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疏漏和问题得到科学解决,让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工程中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式
        引言:
社会发展趋势在不断变化,教育体系不断科学化的影响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们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让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启蒙阶段。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们的成长特点来对其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现,避免学生无法适应不断更新的教育体系。
        一、深入理念探究,加强意识培养
        (一)结合数学教学理念,让学生们形成正确学习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改革的具体理念来进行教学方案制定。根据科学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学生们才能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意识,这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具备强烈的学习意识才能有更加认真的听课态度,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才能更深入的渗透到学生们的脑海中。例如,在学习“方程”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们联合生活具体场景进行题目联合,等式关系以及具体的方程解法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将题目和生活场景相联系就是科学教育理念引导下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们在熟悉的题目背景下才能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思路开阔的前提下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会有更深刻的理解[1]。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不断上升。联合生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们具备积极学习意识的重要方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具备更强烈的数学思维,习惯用数学思维思考是学习意识增强的表现。
        (二)根据科学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理解数学内容,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有很多种,学生们的思维不能被课堂所桎梏,教师一定要积极鼓励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利用科学教育案例来引导学生们进行思维开拓。例如,在学习分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分数具体的历史背景,让生动形象的历史案例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们从知识根源找到学习灵感,进而对自己的学习思维进行转变[2]。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难以合所有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契合,教师要积极变换教学思路,争取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更完备的思维模式来理解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积极引进其他教师的科学案例,来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有更大的可能性提升教学效率,教师之间要积极进行交流,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而共同努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
        (一)铺垫基础,帮助学生具备核心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中大部分知识都需要学生们具备变通思维,联合各单元的知识进行学习思维整合才有可能有更多解题思路。想要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让学生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提升教学效率,让知识普及率不断提升,学生们有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在思考过程中有更多构架素材。

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网络技术渠道了解更多带有统计内容的新闻或者消息,这种知识储备不光可以让学生们丰富自身的课外知识,还能让学生们了解多种统计图的具体应用形式,这有助于后续了解具体统计图的优势。传统课堂中大部分教师都是让学生们直接对统计图优势进行记忆,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难以让学生们具备灵活思维,在学习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灵活思考,从多个角度切入才能有独特的学习视角,进而提升核心素养[3]。采用创新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为后续学习知识铺垫基础,才能让其加深印象,形成独立思维。
        (二)创新形式,加强课堂吸引力
数学知识本身比较复杂,学生们对枯燥的公式以及定理内容难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对现有的形式进行创新。了解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和元素,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各种创新方法来将其和数学知识融合,这样可以提升数学课堂的魅力,让学生们有更多积极思考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各种学生们喜欢的动画形象来进行生活场景对话,通过生活中的超市结账场景或者市场买菜等交易场景来让有关于小数的题目表达出来,动画形象是吸引学生们的主要元素,精心制作的课件可以让学生们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学生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增强才能有机会增强核心素养[4]。
        三、从细节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注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细节,整合基础提升核心素养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让其具备充足的知识基础以及灵活变通的思维,教师要对课堂之前的铺垫进行整合,让学生们的各项能力不断融合,最终达到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才算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注重课堂中学生们的细节表现,积极鼓励才能完成培养目标[5]。
        (二)融合多种数学能力,让学生理解核心素养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需要在学生们加强各种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让其清楚核心素养的体现方式以及具体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对自身学习目标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通过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评价,来帮助学生们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学生们重视核心素养的作用才能在平时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有较高的要求,这属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范畴,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动态,设计相关内容来帮助学生们提升综合能力,让其核心素养在平时得到重点培养。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和情感表达等能力培养巩固走进行融合,让学生实现综合能力提升,在数学课堂中不光要锻炼运算能力,对解题思路也应该具备自己独有的想法,这对学生们的思想发育有很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才能有更强的接受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开平.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部曲"策略[J].考试周刊,2019(38):85-85.
[2]何开平.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四部曲\"策略[J].考试周刊,2019,000(038):85.
[3]陈艳梅.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落实[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000(003):P.47-47.
[4]钟慧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路[J].读书文摘(中),2019,000(003):1-1.
[5]罗春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当代家庭教育,2019,000(010):P.5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