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杨晓辰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22期   作者:杨晓辰
[导读] 随着现代化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企业为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加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做到科学管控,高效利用资源。
        摘要:众所周知,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力行业的供电配电工作需要大量线路的传输,而在电路输送过程中,受技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会有大量的电力资源被损耗浪费,无法真正应用于实际。随着现代化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企业为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加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做到科学管控,高效利用资源。
        关键词:输配电;电力系统;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引言
        当前,线损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过程中因为过度注重技术管理导致往往忽视了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线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已经严重影响到供电质量和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全面分析我国线损管理的具体情况,只有做好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够促进线损管理的以后发展。
        1配电工程发展现状简介
        对于配电线路而言,工程线是工程开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设施,长期应用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损耗情况,导致工程线路损耗的原因很多,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多种不同的技术才能够做好基本的管理工作,做好线损管理工作能够避免企业过多的资源造成浪费,同时还能够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及持续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帮助。输配电工程应用及相关的管理工作需要耗费较多的技术及应用复杂性,实际开展工程过程中,人为因素是一种常见的影响因素,极其容易导致线路系统运行出现不必要的损耗情况,一旦配电线网络系统出现损耗情况就会造成大面积的电能浪费情况,这些情况不容小觑,严重者甚至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对于日常的电力管理工作而言,工作人员需要定期了解输电线路出现损耗的原因,这样能够防患于未然,掌握常见的几种损耗情况,这样能够保证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行,提升线路管理的运行水平。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内容
        线路损耗是电力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配电网络可以采用能源技术实现对基础问题的调整。不过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线损管理工作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实际上,线损管理与电力企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紧密关系,无论是生产还是调度分配,或者是后续的传输流程、经营管理等,均需要对线路损耗予以合理控制。此外,电力工程中涉及的现场情况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主要包括统计概率、线损理论基础、线损定额分配、线损管理不当造成线损及经济不当线损等。因此,在线损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控制,强化线路损耗管理的有效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电路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3产生线损的原因
        线损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型和用电型两种:①技术型指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生产与运输电力时,各个工作元件产生了损耗,主要是因为电网涉及范围广,客户呈分散特点,有的客户还在供电范围之外,对其服务需要延长电线长度,在此情况下就出现损耗。另外,我国电力发展时间长,很多设备和基础设施是很早之前建立的,至今还为人们服务,但是性能降低,已经处于落后和欠维修状态,提升用电安全隐患,减短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大成本输出。即使采取了电网改造,但是受导线横截面面积影响,在扩展供电面积的情况下,会加大输配电线路中的消耗,技术线损情况严重,阻碍客户用电质量。②用电线损就是指在电力运行过程中,管理部门工作不合理造成的一种电能损耗。我国早期非法窃电情况严重,随着我国技术和电力企业的发展,已经阻止了很多这种非法行为,但是随之而来产生了更加高级的电力窃取技术,隐蔽性更强,电力企业很难发现,加上缺少更加健全的法律机制,执法力度降低,犯罪现象屡禁不止。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措施
        3.1提高电网工程建设,保证配网结构的最优化
        首先,对于建造时间较早,老化严重的配网进行改造和重建工作,尽可能减少电力资源在传输过程中的电阻损耗问题,同时也可以加强电力的使用安全,减少漏电现象的发生。其次,对于设计建造时设计不当或线路容量较小的配网进行改造,提高输配电线路构造的合理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迂回供电,以最短的线路对两个地点进行连接,同时,为了防止或减少阳光和雨水对于线路的侵蚀现象,要尽量延缓线路老化现象的发生。
        3.2完善管理制度
        ①健全并执行责任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所有员工有自己的职能,各司其职,如输配电工程和用电工程中的线损管理工作,使用分层管理的形式,从上到下层,建立完整的管理脉络,层层落实工作,建立线损管理网。②提升员工工作态度,从职业素质上做起,利用党建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等,改善员工职业素养,建立奖惩机制,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特别针对基层管理人员,避免出现失误情况,利用有效手段,将线损情况降到最低。③将各个区域的线损率列入考核机制中,就是针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加入线损的管理情况,工作积极、线损率低的员工,可以获得更多年终奖,如果工作消极,管理的区域输电线路季度或者年度线损率高,减少年终奖金额。
        3.3注重线路检修,改变传统检修方法
        线路的安全使用和供电质量是电力行业首要关注的问题,而对线路的检修和保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从观念上进行转变,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管理者必须认识线路检修的重要性,突破传统观念,与时俱进,针对传统检修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完善方法。检测时间不能是提前安排好的,而是根据检修结果,定期检查或者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对电力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防患于未然,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检修费用。另一方面,电力行业的管理者,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需要多听听检修人员的建议和看法,以此强化检修人员对电力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度。
        3.4优化计量设备
        首先,在选择计量电能表的环节中,尽可能选择精度较高的设备,增强最终计量结果的精准性。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电能表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更换。其次,电力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电能表运行期间的损耗。例如,可以将一些具有高精度特点的电子表安装在其中,实现对计量设备的优化。需注意,为了避免虚报抄表数据、窃电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还应该构建一个高效计量的系统终端,将GPS负荷与计量表予以整合,实现对远程付费、远程抄表管理模式的落实,从而有效提高电能计量的精准性。计量设备的优化能够为线损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便于电力企业明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期间产生的损耗情况,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弥补以往现场管理的不足。
        结语
        总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探索。虽然目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漏洞,如: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受限等。但电力行业也在积极应对线路耗损,在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加强人才建设。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一定会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祎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1):41-42.
        [2]杨永义,杨长云,唐彦年,陈亚东.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221.
        [3]刘兆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7):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