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来说,电力工程的发展历史并不算久远,主要是从20世纪以后才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在电能生产方面的工程主要是包括火电厂、核电站以及水电站的建设。电能的分配和输送主要是通过各种电塔、架空线以及电缆线路等工程的施工来完成。其实电力工程也可以看作是电能的一种传输和转换形式,相较于传统的电力工程来说,现如今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前提下以及在高压直流输电等技术完善的背景下,电力工程也一直不停地进行改建和扩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更多的电网系统,从而加强电力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为其他产业打好基础。
关键词:电力工程;精细化;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也愈来愈大。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均需要特别重视,因为无论哪一部分出现问题,均会影响到电力工程的顺利施工,并且极有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以及其他危险。基于此,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工程质量控制,是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的内重中之重。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概述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着专业性要求和特点。首先,电力工程是我国经济基础产业,在建设中涉及了比较广的范围,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可以说工程建设的质量会对国民经济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其次,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与材料在项目中的资金占比非常大。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机械设备和材料,而这些物资所使用的资金会占据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节约,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最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项目施工时大部分在露天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关注天气等因素,一旦碰到恶劣的天气则会影响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加之电力工程涉及到了国民经济等方面,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要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在施工设计、设备物资管理、施工过程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手段,进而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保障。
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措施
2.1科学整理管理资源
过去原有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现在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现有电力企业的需求,伴随着我们国家现今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等高新科技产业的蒸蒸日上,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研究和制定全新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重要时刻。想要在过去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新的元素,就必须要彻底的改变和革新过去那种老旧的、已经与时代脱节的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模式,使其成为完全适用于新时期高速发展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价值,用以应对新时期、新需求的挑战。
2.2风险管理
2.2.1变压器及母线操作
在变电站中,变压器及母线操作具有工作量大、操作复杂、所涉及的元件较多等特点,因此在变电运维工作中,需特别注意变压器及倒母线操作。可通过以下措施防范风险:①当备用母线或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将母联断路器直接切断,以防止事故扩大。②为防止母联开关出现误跳闸的情况,在倒换母线过程中,应当将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直接断开。③在进行母线的倒换时,应注意由停电造成的电感区,对输送装置进行保护。
2.2.2直流回路
作为变电站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项操作,直流系统的误操作会直接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可通过以下几个措施进行直流操控安全事故的防范:①在直流操作中,如遇到需要立即拉路的情况,应在将开关保护程序退出后,按照顺序将直流空开拉开。②当需要停电试检断路器时,应当以保证断路器的安全为前提开展。③在恢复断路器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断路器的电流进行相应的控制。
2.3应用三维技术
2.3.1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是基于BIM-4D信息模型实现的。4D信息模型是在三维信息模型基础上,加入时间维度,按照时间进展对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实现三维技术对项目施工计划与施工管理过程的影响。4D信息模型的出现,不仅有利于项目管理质量的提升,而且对于项目进度安排、成本管理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三维技术的施工进度管理主要通过反复进行施工过程模拟,让那些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模拟的环境中提前发生,并对其逐一修改,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使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达到最优,再指导实际的项目施工,从而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
2.3.2质量管理
(1)项目可视化模拟
项目的施工过程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高度动态的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通过三维信息模型可以对变电站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最佳方案的模拟,通过实际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与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行比较,直观地了解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从而帮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资源冲突、工序交错等,继而可以提早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确保目标的实现。
(2)施工过程分析
施工过程分析是指在利用三维信息模型进行变电站施工安装过程中,对进度拖延或质量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变电站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业主或设计方原因造成设计变更的现象较为普遍,利用三维模信息型可以在施工开始之前通过可视化模拟,进行错漏碰缺检查以及管线综合检查等工作并形成综合分析报告,及时反馈给业主或者设计单位进行修改。除此以外,三维信息模型还可以对变更进行预测,了解项目变更方案对于工程后续工作的影响,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减少设计变更,更加有利于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3)施工过程管理
基于三维信息模型的施工过程管理主要包含施工资源管理和施工场地管理。施工资源管理是对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机械以及各种资源的三维模型信息管理,模型系统将各项施工资源与构件的三维信息模型关联起来,从而实现对任意构件、构件组从及流水段在不同施工时间的资源需求进行计算,通过更新资源模板实现对所有相关构件的资源属性的更新,从而实现资源管理的目标。施工场地管理可以辅助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场地的布置,利用模型系统提供的一系列工具进行各施工阶段的场地布置,包括施工红线、围墙、道路、现有建筑物和临时房屋、材料堆放、加工场地及施工设备等场地设施。
结语
现今,电力设备技术水平正处于飞速发展的大时代,各种过去不敢想象的智能化变电站也随着时代的潮流建立起来,变电运转已经成为新型变电站的核心技术之一,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变电工作管理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制度和方法已经基本完善。在电网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机制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为了解决日后所要面临的各种挑战,就必须要从管理机制上下手,引进新的管理理念,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来改变变电运转的方式,以这种新的方式来提升变电运转的科学化水准,为日后变电站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振奎,王磊.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145.
[2]吕作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精细化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3.
[3]候德政.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问题解析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7(10):157-158.
[4]李勇志.浅谈变电站设备的精细化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