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场工程试验中,通过对混凝土某个物理量的检测,可以推导出混凝土质量的,这是传统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但是在很多次的检测中,这种方法会存在着很大的误差。所以,运用多种检测方法能够非常高效的对混凝土试验的安全性进行提高。当前,混凝土的没有损伤的检测方法在当前情况下主要有混凝土强度检测和混凝土的损伤检测。现在的研究应重点学习混凝土在受到损伤后的损伤程度,在现在的监测技术上对检测精度进行大大提高,以满足现在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应用;发展
引言
目前来看,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提升,当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后,便会对建筑工程要求更高,这也是人们的生活追求,对建筑材料展开检测是时代的必然性。
1无损检测技术
随着新型材料和结构的不断出现,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采用新的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一门应用型技术学科,它以不损坏被检测物体内部结构为前提,无损检测技术指的是利用声、光、热、电、磁和射线等方法,在不破坏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和使用性能的情况下,可以重复、连续测定有关混凝土性能方面的物理量,检测物体内部或表面的物理性能、状态特性以及内部结构,检查物质内部是否存在不连续性(即缺陷),从而判断被检测物是否合格,进而推定混凝土强度、缺陷等和探测钢筋直径、位置、锈蚀等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价。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测量混凝土强度、超声法测量混凝土内部缺陷等。
2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的应用
2.1回弹法无损检测技术
作为常见的建筑检测技术,回弹法无损检测技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该检测技术是以弹簧为驱动力,通过击打混凝土表面来获取相关数据,以此来确保混凝土实际强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将具备动能的重锤撞击于混凝土的表面,重锤的动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重锤反方向的动力势能,另一部分为混泥土吸收。需要明确的是,混凝土吸收的能量同混凝土的强度存在必然联系,在混凝土表面硬度较小的情况下,混凝土会缓冲大部分的能量,转化的动能较小,重锤的弹起高度较高,通过重锤的高度反应其抗压强度。也就是说,回弹法就是一句混凝土表明的硬度及其弹起高度反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此间接获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检测的目的。
2.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结构缺陷
超声法适用于常见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与表层损伤的检测。涉及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内部空洞和不密实区的位置与范围、裂缝深度、表层损伤厚度,以及混凝土结合面的质量和钢管混凝土中的缺陷等。超声波无损检测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检测对象的内部状态,还准确显示了其内部缺陷的大小和位置。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很大的穿透能力,并且因为科技的进步,超声波检测设备的便携性不断提高,并逐渐摆脱手动化检测。
2.3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检测技术。红外无损检测就是利用被测体连续辐射红外线的物理现象,通过检测通过物体的热量和热流来检测物体的质量。如果红外成像仪所检测的对象内部或者表面有缺陷时,这些缺陷将改变物体的热传导进而对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产生影响,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并且通过成像技术形成被测体范围内温度场分布的图像,由此可以直观的检测出建筑物缺陷的位置以及相对大小。测量人员可以直观识别和判定被测体存在的缺陷和损伤,进行质量评定。针对大范围、宽视野内的测量,非接触式的红外无损检测是高效并且低成本的,因此非接触式的红外无损检测非常适合高层建筑外部装饰屋的质量检测。此外,非接触式的红外无损检测还广泛应用在墙体剥离层检测、屋面、墙面的漏水检测、装饰面层质量检测等工程质量检测中。
2.4雷达波检测无损检测技术
雷达波检测实际属于微波检测技术,它利用微波具有的频率高、频带宽、电导率敏感、方向性好等特点,它与其他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超声波),具有穿透能力强、检测内容全面(裂缝、分层、脱粘等缺陷),非接触性检测,对检测面状况要求不严即可检测表面状况较复杂的构件等特点。雷达检测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也广泛应用。如公路工程中路面测厚、路基路层缺陷探测(软弱层、密实性、裂缝、孔洞等);建筑工程中地质勘察(地层分布、软弱地基、暗沃、枯井、旧建筑物基础、沟道等);桥梁工程中桥墩灌注质量、桥墩桩基础的校长、钢筋分布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分布、混凝土缺陷、预埋物状况、混凝土挠筑质量等;地质灾害预埋中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探测。可见,雷达检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深入应用于各个领域。
3检测的要求
3.1创新材料的发展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其质量将会影响到工程质量,据此,把握好材料质量对工程检测结果具有直接影响。随着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还应对制造材料的创新进行研究,确保建筑材料的优质行,提高建筑检测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建筑材料逐渐呈现出一些不良现状,在应用过程中难免引发质量问题,为了提高工程建筑检测效果,应对传统施工材料加以创新,并将其应用到工程建筑,能起到一定效果。例如:吸音板、隔音棉、防火板,将其应用到工程建筑中,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3.2技术及设备要配齐
在建筑项目实行中,必须规范施工技术,并在施工质量控制中体现技术功能。在项目建设初期,召集相关技术人员召开相关会议,以确保质量检验部门对项目的验收,并对验收结果合格的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可以施工。监督员可以通过巡逻检查,侧面监督和随机抽样的办法来监督工程的施工过程以确保项目质量。专业人员可以利用施工技术的特点来减轻质量控制管理的压力,改善施工质量控制,减少技术问题。技术是建筑质量的必要保障,所以对技术的改进也要尤为重视。
3.3对建筑材料要准时复检
在建筑项目实行中,需要及时对材料进行检查,以免出现各种不合格的产品。对于某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在抽样测试中,根据相关标准,在接受质量时,需要指定一个抽样批次,以确保抽样频率符合相关标准。这是对材料质量控制的需求,也是项目顺利验收的条件。同时,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取样并送检。如果取样频率不足,部分材料的质量无法保证,进而将影响建筑项目的质量。因此,建筑公司需要加强对工程材料的复检,以确保工程质量。对工程材料的要求必须要做到严格要求,这与建筑工程的最终检测结果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材料进场后复检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因为漏检而失去对建筑材料质量的保障。
结语
在实际工程检测中,本文所研究的通过检测混凝土介质的某一物理量推算出检测混凝土的质量的无损检测方法会存在一定的检测误差。因此,综合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检测的可靠性。现有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大多针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混凝土的缺陷检测,未来应该研究针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程度等方面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以适应建筑工程发展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王之超.浅谈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05):222.
[2]赵书全.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河南科技,2013(18):149.
[3]毕标.对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运用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6):100.
[4]玉秋团.关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