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研究李佩娣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李佩娣
[导读] 建筑安全和质量,与建筑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建筑设计的内容是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才能保证后期的施工以及竣工以后,建筑的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摘要:建筑安全和质量,与建筑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建筑设计的内容是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才能保证后期的施工以及竣工以后,建筑的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但是目前我国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因此,文章内容主要针对建筑设计审查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意见和对策,主要从审查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有效保证了建筑的质量。我国的建筑设计审查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而且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审查问题。首先,一部分是因为建筑企业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设计,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其次,则是因为审查的标准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审查机构在审查的时候,无法对“钻漏洞”的企业进行管理。因此,针对影响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审查方案;对策

一、建筑设计方案审查概述及审查技巧
        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是建筑工程施工前的重要环节。对建筑设计图纸的基础,设计的优劣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建筑的外形,颜色,材质以及抗震、消防等重要措施的设计等是否符合国家要求。这样可以确保设计的内容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要求,保证后期工程建设的质量是符合要求和标准的,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建筑设计方案审查,是建筑工程在动工之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之一,国家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建筑的结构,建筑用料,建筑颜色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是否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以及安全通道,消防设备等等措施设计,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我国相关部门在审查的过程中总结了四个相关技巧。首先,要把握规划原则性的问题和重点问题。审查执行者要清楚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如:位置,轮廓,高度和功能等内容是否满足要求。其次,要秉着维护公众利益,维护公平的原则。在审查过程中,要清楚,建筑不能影响周边建筑或者功能的利益,更不能占用城市的公共用地,如:不能占用城市绿化建设停车场等等类似的问题。当然,也要保证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建筑本身的公共配套设施也要符合相应的规定。再者,熟悉地方政策以及地方性规定。在大的国家法律下面还有省市政府根据本地的情况作出的相关规定,在项目审查的过程中,也应该对项目所在地的法规进行了解。最后,要提升服务意识,做好沟通工作。审查部门也是属于政府部门,政府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时刻保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审查部门作为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项目单位的桥梁,就一定要做好桥梁的任务,要在两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及时地协调和沟通。

二、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存在的问题
(一)违反规划条件
        在建筑设计中,一共有三个类别,分别是强制性的设计条件,限制性的设计条件,以及建议性的设计条件。但是在建筑设计中,有些规划建设单位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条件进行设计。首先,有些建筑设计的强制性的设计条件,都没有达到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了建筑工程所处的用地位置,以及用地的性质,实际的用地面积等内容,其中还包括了容积率,对建筑的日照要求,以及小区内部的绿化和公共场所等设计内容和要求,这些硬性要求,是建筑设计中必须包含的,而且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其次,则是限制性的设计条件以及建议性的设计条件,没有经过规划以及相关部门同意和批准,就更改了。因此,违反了相关的规定条件。
(二)设计方案以规定“漏洞”为设计标准
        ‏在建筑设计审查标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这是相关制度和法律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也是促进法律和制度完善的动力和前进方向。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在设计相关内容的时候,就“钻漏洞”,因为某些设计条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或者规定得模棱两可,就可以利用该“规则”进行设计,这样可以减少建筑企业的造价成本,提高其利润空间,而且有关部门还不能依据现有的法律和制度让其更改和修整。因此,这样会给建筑设计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造成不良的影响,需要减少制度和法律中存在的“漏洞”。
(三)建筑设计比较浅显不规范
        有部分建筑图纸在设计的时候,主要呈现的是建筑的外观,尤其是在设计效果图的时候,展示的就是小区的整体设计情况,以及建筑的外观,但是对内部的情况,没有详细地展示出来,这就是建筑设计浅显所导致。不了解建筑的设计布局是否合理,就加大建筑设计审查的难度,很难保证所有的建筑内部都是符合相关的要求的。而且即使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多项目的效果对比图,以及周边地形对建筑的影响等内容,都没有真正地投入使用之中,是流于形式的。因此,应该加强建筑设计中的效果对比图以及整体设计方案的内容展现。

这部分建筑图纸,审查者只能看到建筑设计的外观,对于建筑设计的内部是不能直接在纸上体现出来的,给审查部门的审核工作加大了难度,很难保证建筑设计的内部是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的。而且,无论设计在纸上做得多好,没有付诸行动都是纸上谈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遇到种种问题。

三、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改善对策分析
(一)完善审查管理机制
        通过分析建筑设计存在的几个问题,可以发现,根本在于审计机制的不完善,而想要完善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管理机制,就要设立三个机制,分别是建筑设计方案的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三个机制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帮助,可以让整个审查的过程更加的完善和科学,有助于全面审查建筑设计方案,减少建筑设计方案存在问题的几率。利用运行机制,可以加强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效率,整合其中不必要的流程,简化审查流程,加快审查速度,实现了高效化的管理。约束机制,则是让整个审查的工作接受法律的监督管理,实现法制化的约束目标,这样能够保证审查的规划是有法可依的。而监督机制,则是让整个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工作流程面向公众开放,这样可以接受大众的监督,确保审查的合法性。
(二)以建筑相关法律为机制设定的基础
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之所以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和弊端,主要就是相关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和健全,因此没有有效的法律作为审查机制的基础,导致审查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所以,想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在现有的法律内容和基础上,完善相关的法律内容。避免建筑企业在设计的时候“钻漏洞”,导致没有明确的法律可以管理和制裁企业的违法行为。而且建筑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会随着法律不断的修缮,暴露出更深层的问题,这样也是促进法律进一步的完善的主要动力。最基础的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然后再依据当地省市的具体情况,完善当地的相关法律内容和制度。只有以法律为基础的审查机制,才能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
(三)保证建筑设计审查是公平、公正的
        在建筑工程中,之所以会产生质量问题,是因为某一部分负责审查的工作人员的自身问题,或者是审查不认真。因此,想要保证对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查符合相关要求,就要接受公众的监督。所以,需要开放整个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工作流程,保证整个流程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而且在接受监督的过程中,也是给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一定要把有关工作做好。这样既可以提高审查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审查的质量,最重要的是,还可以保证审查的公平性,对建筑设计不合格的企业,必须重新设计和修改。

四、加强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的途径
一般而言建筑设计审查方案需要走以下流程:


4.1完善审查管理机制
        通过上述对于建筑设计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一分析后发现根本问题是审查机制系统不够完善,在我看来,可以设立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让审查的过程更加严格有效,然后整合建筑设计审查的流程,加入必要阶段,删除多余的流程,提高审查效率。
4.2以建筑相关法律为基础
        在设计审查过程中,一定会存在漏洞的,因为问题是不断发现的,有了问题之后才能够提出解决相对应措施的方法。要解决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要以建筑法律为基础,然后根据现有问题及时调整法律,完善相关的内容,避免有些企业发生上述钻漏洞以获取更大利益的事情发生。
4.3保证建筑设计审查是公平的
我们不能否认,有时在建筑方面出现问题是在整个工程中某个个人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信访举报部门,可以让大众来监督整个审查的流程,使整个审查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这样既能够提高效率,又能够保证公平。

结束语
        综合上述问题的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审查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建筑设计可大可小,大到个人安全,人民生命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是不能够被遗忘的。审查者一定要严格审查建筑设计,要更深层次地进行了解,因为这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想要改变上述问题,就要完善审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公开透明审查的全过程,在上述问题之下,也要结合本城市自身建设的需要,要保护城市自身的发展特色。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一些思考[J].陈环.福建建材.2016(06)
[2]欠发达地区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难点与对策[J].赵荣.住宅与房地产.2019(5)
[3]浅析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规划管理[J].周杰.低碳世界.2019(8)
[4]谈中建文华星城项目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J].程勇.山西建筑.2016(2)
[5]浅谈建筑设计方案中抗震设计思路[J].张玲.建筑设计管理.2015(3)
[6]《生态办公建筑设计方案》[J].王秀.现代装饰(理论).2015(1)
[7]多层住宅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王军.基建优化.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