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发展也在加快,水利工程机械设备不断增多,给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带来一定的问题。影响水利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因素有很多,只有多了解机械设备的运行故障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做好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保养的工作。文章介绍了水利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问题。
关键词:水利;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保养
引言
在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中,机械设备是施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具,具有资金密集性的特点,不仅具有较高的购置费用,维修成本通常也较高,而且从最初的购入机械设备,到账卡的建立、设备的使用、设备维修、安全生产等阶段管理都贯穿始终,因此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设备的管理中不仅要有科学性,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在稳定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创新发展,使设备的管理契合实际生产过程的操作和使用。
1水利机械的概念
在水利工程服务过程中,所有用于水利工程服务相关的机械设备被统称为水利机械。水利机械设备按照作用主要分为土方挖掘设备和水利设备,负责农业灌溉、水资源调蓄、防洪抗旱等工作,为沿岸地区及水利工程相关流域的人民群众提供便利,随着水利机械设备的功能性不断完善,现代水利工程还要同时满足电力供应需求与生态服务需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形勘探、结构设计、基坑土方挖掘和河堤修筑等步骤流程,施工项目和工序的不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也会存在差异,例如在土方施工中需要使用挖掘器械和拖运器械对基坑进行施工和钻孔工作,修筑河堤时需要引进混凝土搅拌机和浇筑设备,为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做好工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无论是土方设备或是水利设备,都关系到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对更好发挥水利工程服务社会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2水利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的措施
2.1构建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
为提升水利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保证利用率,避免资源无故浪费,必须构建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标准、现场工况等指标,制定水利机械设备管理管理目标,进行统一化、规划化、标准化管理。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水利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合理划分管理职责,降低人为因素对机械设备造成的损坏。比如: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组建专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机械设备的采购、租赁、使用、维修、保养等工作,选择经验丰富,专业技术高的人员出任机械设备管理负责人,并详细划分每位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及职责范围,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施工要求,调整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提升利用率。第二,通过绩效考核方法,落实奖惩制度,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机械设备检查评比后动,通过随机抽检的方法,对机械设备使用维修情况、磨损度、保养达标率等进行分析评价,选择优秀的个人或者班组进行资金及物质上的奖励,针对表现较差的个人及班组进行适当惩罚,如果在检查评价中分析问题,及时整台,以提升每位水利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2.2基层人员全面参与,提高人员素质
由于大检修工作工作量大,牵涉各个方面比较广泛,只有把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组织进来,才能更好的完成检修任务。不仅要动员使用机械设备和维修机械设备的人员,还要动员普通工人,仓管、资料人员等。通过机械设备大检修进行人员教育,调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调高领导干部“重生产,轻检修”的思想;调高维修人员“求速度,轻质量”的思想,树立检修为生产服务的理念。
2.3加强水利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实现水利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应用到多种类型和结构的机械设备,因此,需要管理机构处理大量的管理数据信息,大大增加了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机械设备的各项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可有效降低工作量,避免发生人为操作失误。如施工单位可以按照水利工程实际需求,引进一些高新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通讯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办公室自动化技术等,建立水利机械设备管理综合系统,将各类机械设备的型号、性能、使用状态、维修情况、保养时间、零配件更换等全部录入此系统中,然后进行合理配置及调整,提升各种机械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2.4种设备配合作业,构建流水线式施工管理模式
现代水利项目服务过程中,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调度,经常采用多种设备配合作业的方式组建流水线生产施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利设备的使用效率。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由于机种类型复杂多样,加上涉及的施工部门较多,各种设备之间的能力不匹配都会导致使用效果受到限制,由于水利设备的运行周期相对有限,对各个设备运营作业的规划更加需要专业化的调度来辅助完成。所以在组建流水线时,应当尽量协调好设备之间的状态,使流水线上的每台机器都能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实现资源的合理调度和分配。此外,流水线长度尽量保持在可控范围,不要因为流水线过长使生产作业流程变得复杂。由于流水线生产的特殊性,无论哪个设备出现了问题,都会使流水线作业断裂,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难以保障项目进度,所以设备管理部门要尽量缩短生产线长度,灵活调节施工方法,保障水利工程施工有序开展。
2.5水利机械设备的保养措施
全面、科学、合理、系统的保养措施是提升机械设备运行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就水利机械设备而言,常用的保养措施有以下几种:第一,清洁。定期清洁水利机械设备每个部位的油泥、污垢、灰尘,保证机械设备处于相对清洁的环境中,降低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机械设备造成的腐蚀。第二,紧固。对机械设备的连接件不定期检查,发现松动及时紧固。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振动,容易导致连接件松动,如果紧固不够及时,可能发生漏水、漏油、漏电等故障,尤其关键部位的螺栓发生松动,还能会改变原设计部件的受力分布情况,致使零部件发生变形,容易发生操作失灵等安全故障。第三,调整。对机械设备零部件的相对关系及工作参数,如:间隙、行程、压力、角度、流量、速度等进行及时检查调整,确保机械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结语
机械设备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可知:面对越来越先进的机械设备,要想更好的使用和管理设备,还要更深入的实践和探索人员、机械和环境等因素;在任何情况下,管理机械设备的目标都是使设备完好率得到提高、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都要以现场管理和维护保养为中心开展设备管理工作;都要注重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技术素质。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更好的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更显著的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单继生.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与维修[J].东北水利水电,2018(12).
[2]汤全林,等.深入学习贯彻《条例》把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推向新阶段[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
[3]孙海燕.水利施工机械管理水平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9(5).
[4]雷国菊.对水利工程施工设备管理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8(3).
[5]陈毛头.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刍议[J].质量,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