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科技技术也在飞跃的发展,直至今日中国的科技技术也名列世界的前茅。与此同时,智能化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主要是对自动化的智能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工程;智能化;自动化;应用
1引言
美国麻省理工的温斯顿教授曾说:“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智能化的出现代表了未来计算机能够做的事情更多了。在电气工程领域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替代人工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和危险,电气工程自动化是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加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作用效果,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概述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智能化的技术可以更好地规范电气工程技术标准,对数据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智能化技术在运算方面表现不俗,这也进一步的提升了电气工程整体的工作成效,进而更好地保障电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的技术应用能更好地对电气设备进行科学的监控,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更好地优化电气工程的工作形态。与此同时,智能化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更好地突出电气设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不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员进行监控,这也方便了电气工程的发展。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的智能技术可以更加高效精简电气系统控制模板,有效提升控制模板、开拓管控区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计算分析系统,这样也可以避免资源的巨大浪费,确保电气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好地处理电气设备元件的关联。
3 智能化技术分析
3.1 PLC技术
在现代化的电气工程使用之中,智能技术中的PLC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控制器,其抗干扰能力相对更强且可靠性更高,因此能够更好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在现代化电气系统中的适用范围更广。在PLC技术中,可对供电系统进行自动化的切换,此外还要将相关配件转化为实物器件,最大程度上保证电流的运作安全、稳定。此外,PLC组建大多是通过半导电路的进行运作,依托于控制逻辑将程序进行存储,即使在相对较为复杂的环境下也能够流畅使用,技术稳定性得到了更高的保障。
3.2 故障诊断技术
在使用的过程之中,电气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或故障,而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下,是经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检测、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优化与解决,确保故障能够稳步解决。而伴随我国电气工程的发展越发完善,电气设备的复杂程度也越发提高,传统人工检测的方法相对较为落后。在智能化技术的加持下,系统的故障得以在自动化的技术下进行,并在以更高的效率找到潜在的故障点,推敲出最佳的解决措施方法,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作。智能化技术还能够及时侦测出系统的潜在故障,极大程度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后续的安全、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3.3 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化技术的一大核心亮点在于,区别于传统只能经由人工带动、起步和操作的电气设备系统,智能化技术的出现带动了自动化的控制生产,最大程度上提升系统的运作效率,使得系统能够具备更多的自主价值,与此同时加强对流水线的监控效果,最大化挖掘设备的使用意义与价值,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良性使用,尤其是在部分高位区域,人工不便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智能控制技术具备突出价值。
4 智能化技术应用实践
4.1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备故障自主诊断中的应用
电气企业通常都会有一支专业的维修团队,主要负责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修。然而要进行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原因在于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故障点;所以检修电气线路、电气设备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但是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依旧不高。然而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电气设备故障的自主诊断中,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对电气线路、电气设备进行监督和检查,一旦出现故障,会在计算机系统的辅助下,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的找到故障点,然后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检修,这样可以减少因为故障给电气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4.2 设计优化
电气设备要在电气工程中有效发挥应有的价值,就要进行有效的设计优化工作,科学有效的设计能更好地提升电气工程整体的稳固和可持续运行。设计工作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样,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也较高,需要具备更强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传统的设计工作都是依靠工人的经验和操作,通过手工的方式实现设计优化等工作内容,这样的设计方案并不具备很高的工作效率,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进步。但是将智能化技术更好地应用到设计优化环节中,可以确保设计的整体水平,也能避免出现较长的周期,进而更好地提升设计的水平,确保更好地满足发展需求。
4.3 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主要应用于高空作业或深水作业中,这些工种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人员的危险性,反之,如果将智能化技术应用进来,用智能机器来对环境进行检测,并完成危险的工作,那么就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风险,保障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未实现智能控制和自动化设计之前,在电气工程的生产领域,某些工作不仅伴随着高风险,并且生产效率也得不到提升,人工作业的日效率和生产率都存在波动,而智能化技术上的智能控制既是对操作人员生命安全的严格把关,更是对生产环节效率的保证把关,智能控制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稳定了产品的产出率,同时在高效率的前提下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生产质量。
4.4 电网电力自动化调度技术
首先,数据收集。伴随我国电网所服务的区域不断扩张,信息的增长量也呈现复杂的成长趋势,针对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机系统,为了实现更高效率、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分析,就需要建立在自动化调度技术基础之上,也为后续的可持续化发展、再改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一直以来,电网的正常运作的关键即为其安全性,如果出现事故不仅会导致供电系统地不正常运作,甚至会带来人民财产的安全问题,而自动化技术能够出台专门的应急处理措施,如第一时间采用后备系统,针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确保电网系统得以安全、稳定地运作。最后,自动化技术帮助电网系统真正意义上实现二十四小时全自动化的操作,无需人工进行指挥、调度,电网也能够源源不断地进行操作,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减小失误发生的概率和可能。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规范机械设备等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国的电气企业必须要加强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研究,充分的利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我国电气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资讯,2018,16(21):44+46.
[2] 杨荣国.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07):99+101.
[3] 陈剑,胡春霞.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8(13):104+106.
[4] 郝传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7):43-44.
[5] 焦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浅析[J].南方农机,2018,49(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