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紫金县龙窝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产品之一。水稻一般分布在我国南方,但是南方地区到了雨季每天都是阴雨绵绵,所以气候特别阴湿,虫害也特别的多。因此,水稻在种植的过程中,常常遭受到病虫侵入,造成水稻受损。为了使水稻的产量不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需要各部门加强对水稻的保护和防御,提高水稻的产量。所以要实行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从水稻的根本上来预防病虫害。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病虫害一直是农业发展中需要攻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我国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都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有很大的基本需求,病虫害的出现对我国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农作物正常生长是关乎人们生存的最根本问题之一。在水稻种植业中加强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并且保障了水稻的安全生产,这对需求庞大的中国农业市场来说是最直接的利好因素。绿色防控技术的重点和核心就是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
一、水稻病虫害事前控制
种植水稻前预防病虫害的模式为事前控制。事前控制的措施是最适宜的防控技术,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前采取预防和保护措施,在源头控制病虫害。
1.1选种阶段对水稻品种的选择
在选种阶段,严格筛选水稻的品种,栽植抗病能力强的水稻种苗,提升整片稻田的抗病能力。同时,加强对田间地垄沟壑的整理,保证植株的行间距,确保没有杂物和杂草,这样有利于减少稻田中的虫卵。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要重视水稻品种的选择,并合理安排植株间的距离。
1.2保证灌溉水源洁净卫生
很多病菌虫卵都是通过灌溉水播到稻田中的,这就需要在灌溉水的源头采取措施,做好水源水质监测工作。例如在灌溉水的入口处设置过滤网,有效过滤掉虫卵和杂草籽,达到减少虫卵和病菌数量的目的。
二、水稻病虫害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指在水稻种植后的生长期间,控制可能出现的病虫卵及已经出现的病虫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病虫害已经发生,应以控制和消灭为主要措施。
2.1安置除虫害灯、灭虫板
在稻田中隔一段距离安置黏虫板和杀虫灯等设备,利用害虫喜好灯光及特殊气味的特点,将虫害吸引至设备周围,通过灯光照射和粘虫板捕杀害虫,以此减少害虫的数量。但是,这一方法存在不足,只能捕杀已经长大的害虫,对虫卵的影响较小,不能根治虫害,只能在一定程度控制虫害数量。
2.2喷洒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
通过喷洒能有效消灭病虫害的药剂,控制为害水稻的病毒和害虫。对于特定的病毒和虫卵,应喷洒特定的生物制剂或化学制剂,这样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但是,有些化学制剂的成分对人类健康有不利影响,消灭水稻病虫害后,部分化学制剂会残留在谷物中,最后被人类食用并吸收,这样就不能响应绿色环保食品的号召。因此,在研究化学制剂的过程中,要在确保化学成分安全环保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药物安全,不断深入研究,生产出更多既对人类健康没有不利影响,又能防治病虫害的高效药剂。
2.3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平衡规律,引入病虫害天敌
控制病虫害
在自然法则中,生态系统平衡的规律一直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天敌是确保物种持续均衡发展的前提之一。因为引进虫害的天敌是防治水稻病虫害最环保的治理手段之一,所以在田间引入青蛙、赤眼蜂等对减少病虫害有着积极作用。利用生物之间的生态体系构建水稻生态链,通过动物天敌的捕食,减少水稻中的害虫数量,实现生态平衡。
2.4通过协同共作的方式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在稻田中投放鸡、鸭、河蟹等,发展共同养殖和种植的模式,这种模式对养殖业和水稻种植业来说是互惠互利的。
鸡、鸭和河蟹可以将害虫作为食物,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田间的害虫数量,鸡、鸭和河蟹的粪便可以作为水稻田的天然肥料,有利于水稻田的生长。但是,要在协同共作之前对稻田进行消毒杀菌,防止鸡、鸭、河蟹感染病菌。
三、水稻病虫害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水稻病虫害治理之后对事件的总结和追溯。要求找出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分析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不是最合适的,下一次再遇到病虫害应如何更好地治理,或者如何更有效地防治。这需要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足够重视病虫害的防治,投入更多技术和资金研究病虫害,做好推广防治技术等工作。相关部门举办一些关于防控病虫害技术的讲座和培训活动,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多种途径宣传,使更多的种植人员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开设专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室,方便种植人员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进行咨询。通过事后总结,提高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治理技术。
四、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先进行试点,通过实践来证明绿色防控技术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要遵循自然规律,妥善的去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还要创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因为每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不同,受外界的影响也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区的不同特点,进行技术的提升。
因为种植水稻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对于绿色防控技术不是很了解,所以就需要提高他们对绿色防控观念的认识,让他们对于绿色防控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水稻的病虫害防护工作中,也要树立节约的绿色防控观念。以前病虫害工作都是通过打农药来解决,虽然效果很好,但是也造成了土地大面积的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问题,并且近几年农药的价格也不断断提升,水稻的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而且现如今我国提倡绿色环保,“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必须要加强环保意识,而绿色防控技术的出现也成为了主流。树立正确的绿色防控观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化学药品对土地造成的污染,也让病虫害的防治更加节约。
五、进行严格的监督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水稻生长的过程较长,有效的进行监督管理也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可以建立一个水稻病虫害检测系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进行数据信息的对比,可以知道水稻在哪个时间段生长速度更快,所需营养更多,病虫害更多,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种植通过高科技手段,可以减少水稻的损害,还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效率。
因为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在进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和应用时,还要提高农民的一些知识水平,农民在进行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时,要积极对病虫害技术进行研究和了解,树立绿色防护的原则。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防控技术的支持力度,可以让研究水稻的相关科研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培训。讲解预防病虫害的办法,以及如何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还要进行大力的宣传,让社会各界关注水稻产量问题,关注绿色防控技术。还要帮助农民正确的了解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实践操作去掌握要领和专业的知识,降低水稻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大对水稻的资金投入,努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结束语
水稻的产量影响着我们的生计,水稻是我国不可缺少的粮食之一,所以对于水稻的生产要更加重视。传统的防护已经使用了多年,这种传统的防护办法严重的损害了土壤环境,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还可以保护土地,保护生态环境。所以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中,要有效的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
[1]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方法探讨[J].刘珊珊.农业开发.2019(2)
[2]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思考[J].李林.南方农业.2019(1)
[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运用[J].黄兴战.农业与技术.2019(5)
[4]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J].李晓军.时代农机.2018(1)
[5]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J].黄建平.现代农业科技.2018(2)
[6]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刘广.北方水稻.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