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特种警察学院 102211
摘要: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暴力与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起来,为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武警部队中,擒拿格斗更显出了它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并在军事教学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主导地位。
关键词:军事教学;擒敌术;擒拿格斗
当今,正是经济繁荣、百业待兴的年代,但是社会治安状况并不乐观,暴力案件也正处于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我们武警官兵在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如何利用有效手段,制服对手,从而突出了擒拿格斗在军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军事教学与擒拿格斗
部队的军事科目教学包括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两大部分。室内教学主要是对有关的军事理论进行的理论讲授;室外教学主要由体能、擒敌术、射击、战术和队列等科目组成。本文重点研究武警官兵在擒拿格斗过程中应具备的相关技能。
(一)体能
体能训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警营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集体活动。经常参加体能运动能力促进身体的发育,使肌体健壮,既是提高各项体能素质基础,也是保证武警官兵更好地掌握、运用技术和战术的重要前提。与其格斗密切相关的主要内容分别有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柔韧、反应及障碍、武装囚渡、攀登等。
(二)擒敌技术的实战技能
与武警官兵执勤与处置突发事件实践紧密结合、依法实施的应用技能。
1、擒拿格斗技能
擒拿格斗由擒拿与格斗两部分组成,以擒拿为目的,格斗为手段,合理运用技术和战术,并使用非杀伤性武器时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的基本技能。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⑴格斗技术:拳、腿、肘、膝、摔的踢打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反击技术、利用警械攻防制服对方的技术以及警绳、警棍盾牌、防暴枪的使用技术。
⑵格斗战术:
①主动进攻战术(要求:先发制人、知彼知己、力争全胜)
A.突袭战术(要求: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B.强攻战术(要求:快、准、狠)
C.佯攻战术(要求:具备欺骗性、目的性、真与假的对比性)
D.迂回战术(要求:诱敌深入,善抓时机)
E.利用地形地物制敌战术,灵活运用地形地物,将擒拿格斗与所处环境形成统一整体。
②防守反击战术(后发制人)
A.以弱制胜战术:a.声东击西战术;b.诱敌深入战术;c.“致人而不致于人”战术;d.出奇制胜战术;e.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战术。
B.以强制弱战术:a.强攻战术;b.攻防结合战术;c.威慑不战而屈人之兵战术;d.突袭战术;e.后发先制战术
2、射击技能:
主要包括:①基本的射击技术;②实用射击技术(利用地形地物、快速出枪、首发命中);③将对方击伤后,令其缴械,控擒技术;④防暴枪的运用技术;⑤射击战术(牵制战术、迂回战术、强攻战术、控制战术、引蛇出洞战术(调虎离山、打草惊蛇战术)、精密射击战术;⑥防暴枪与擒拿技术的综合运用;⑦杀伤性武器与非杀伤性武器的合理配置战术。
二、擒拿格斗与搏击、散打、军事格斗
(一)搏击
它是利用人体的拳、腿、摔、肘、膝全接触性的对抗性体育竞赛,它属体育范畴,有统一的规则、得分标准、禁击部位、特定的场所,以竞技比赛为目的,以提高人的攻击力和抗击力及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二)散打
它是中国武术的对抗形式,具有明显特色的中国健身强体,防身自卫的对抗性运动,有较健全的竞赛规则和具有特色的竞赛场地,既是比技术、体能,又是比战术,比智力的过程。法制越健全,社会治安越好,其体育性越明显,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
(三)军事格斗
它是以服务于军事战争为目的,在实施军事目的过程中的特殊手段,不过多地受制约于法律,具有较明显的暴力性。其要求一招制敌,内容简单实用,突出了较强的力量性和突然性,以一招制敌为基本要求,受制约于战术的行动和战术的目的性。
三、目前擒敌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武警院校擒敌术教学中,存在较明显的学的技术繁多,课时量不足,但不精,未能有效地将擒拿格斗技术转化为执勤与处突实战技能,主线不明显。实战性更多地被表演性所代替,教学过程中,未能将教学与训练,模拟实战,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起来,没有突出其武警官兵的特色,或者说武警官兵特色不够鲜明,未能更好地为执勤与处突服务。受体育竞赛、民间演练,军事格斗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将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战术训练与法律、法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武警官兵执勤与处突的特有技能。表现在教与学脱节,练与用脱节,缺少由学向用转变的“桥梁”环节。擒敌术的教学,应突出以擒拿为核心的特色,以格斗为手段,从教学上由以教学为主,向以训练实战为主转化;由技术复杂多样化,向实用性,单一性转化;由单一的技术教学,向与法律、法规相结合的综合性执法战斗转化。突出综合运用技战术的能力,使技能单一的战术运用向综合技能战术转化。
四、几点思考
(一)在擒敌术教学中,突出擒拿的核心性,格斗只是手段,指导思想在于擒得住,拿得牢,以打击罪犯和控制犯罪为最终目的。
(二)在擒敌术教学中,先讲技术,再讲应用方法,再结合案例、法律、法规和战术,反复的进行模拟演练,最后形成实践的战斗力。要从理论上、操作上,有较大突破性的改革。
(三)多组织技能培训、比武活动,并且突出培训的力度和业务培训的可操作性,创造性。切实加强培训教材的科学建设。
(四)将擒敌术教学与警械运用、武器运用、反劫持、反恐怖相结合,擒拿格斗与实战应用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