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必要性和关键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陈艳
[导读] 摘要:建筑材料的质量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
        湖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中心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建筑材料的质量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控,禁止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以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把控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质量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我国当前的建筑业发展迅猛,工程质量检测成为建筑行业的关键环节,旨在出具公正、科学以及准确的检测结果,为判断工程质量给予参考,是管理工程质量的不可忽视的手段之一,在监督工程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检测技术及方法层出不穷,也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因此加强对工程材料检测的重视程度以及完善相应的检测措施和质量控制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必要性
        1.1确保材料安全
        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数量庞大,且种类较多[1]。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质量,均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如材料质量不达标,极易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
        1.2确保质量达标
        建筑工程施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同样有助于确保建筑质量达标,使其施工结构与设计相符,满足国家标准要求[2]。通常情况下,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以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建筑物倾斜度、沉降指标、结构体系的稳定性,以及柱垂直度等为主。
        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关键点
        2.1严格控制检测场所的环境
        建筑材料检测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检测数据会出现很大差别。例如,很多防水材料的抗拉强度易受到所处环境温度的影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检测结果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一定要使检测环境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避免一些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控制检测的环境条件,检测场所一定要配有必要的监控设备,对检测的环境条件进行准确记录,以保证检测环境符合国家所规定的标准规范,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2确定检测项目
        结合建筑材料检测环节,确定科学合理的检测项目,同时需要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开展检测工作前,需要检测人员按照此行业相关规定以及标准等,对项目进行确定和检测。例如,水泥的鉴定,应当按照水泥凝结周期以及细度等,从保证水泥安全性和强度等方面,开展检测工作,如工程选用C30混凝土,应重点检测混凝土的压碎性能。严格的技术和要求,是建筑材料检测的重中之重,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操作技巧和较强的责任心,需对检测方法和流程进行创新和完善。同时,也要结合建筑材料各类检测标准,对材料进行取样,制定多种取样方案,按照随机化原则设置取样点的数目。例如,对袋装水泥进行检测,应按照生产时间、生产编号等将水泥放在一起实施检测,通过严格规范各个检测环节,提高材料检测有效性和可靠性。
        2.3规范检测流程
        为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还要对材料检测流程进行规范,促使人员能够按照材料检验要求操作。在实践工作中,还应加强不同材料检测问题总结,并制定操作细则加强管理。

在检测前,需要加强人员培训,确保人员掌握材料检测关键步骤,把握检测要点。推行责任制,将材料质量检测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能够督促人员规范作业。作为检验机构,还应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检查,确认人员是否存在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针对检测出现的问题,需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将检查结果与人员绩效工资挂钩,能够使人员行为得到有效约束。实际建筑材料种类繁多,需要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测。为提高人员检测水平,还应为人员提供更多实践学习机会,以便使人员在检测方法运用上积累丰富经验,从而根据检测需求和材料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方法的合理选用。在人员培训中,还应确保人员能够掌握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实现质量检测模块优化。作为施工企业,还应对使用的材料进行全部建档,对材料实施流程化管理,继而通过加强材料跟踪检验使材料质量检测工作得到规范。
        2.4抽取代表性较强的样品进行检测
        抽样程序应对抽取样品的选择、抽样计划、提取和制备进行描述,以提供所需的信息。抽样计划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分析抽样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抽样过程应注意需要控制的因素,确保结果的有效性,不可进行盲目抽样。抽样人员:应是接受培训考核合格,掌握抽样技术,取得上岗证的专业人员,能够熟练应用规定的抽样技术进行抽样。抽样方法:在实施抽样时,相关标准规范对抽样有明确规定要求的,从其规定;如未明确规定,可选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等。抽样实施:现场采样时,应对采样时的现场工作环境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符合后,才能进行准备工作,并将环境条件记录在现场采样原始记录上。现场采样原始记录填写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准确、信息量齐全,并在记录中画出位置示意图和环境状况描述。抽样检测是一种为了优化检测流程,同时能得到具有一定准确性结果的一种检测手段。如果不能保证抽取样品具有代表性,那么与之相应的结果也是无效的,这就失去了检测本身的意义。所以进行抽样前,需要先对本次材料加以分析,并针对他们的实际用途抽取相应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检测。保证检测数据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误差。
        2.5强化过程控制
        材料质量检测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整个过程都应加强各项因素的控制,以免检测结果受到影响。从材料取样开始,人员应根据材料规格、类型等基本信息加强统一划分,做到科学选择样本,做到分批次、分部位随机抽取,并做到分别检验。根据材料规模,可以确定样本数量。一般的情况下,规模越大取样越多,以便使样本选择体现代表性和随机性特征。取样期间应保证样品完整,避免遭受破坏或发生污染。如对水溶性材料进行取样,需要先均匀搅拌,然后用无污染、干燥的容器进行密封存放。在整个检测操作中,同样应加强环境条件控制。针对同组样品和对照组样品实施检测,还应保证环境温、湿度等条件相同,以免造成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变化。检测操作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在检测时做到规范编号,落实相关操作要求。针对得到的检测结果,还应加强分析与处理。在相同批次样本检测结果偏差较大时,做到全面分析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通过多次实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6建筑结构体系检测
        建筑工程中,结构体系质量检测的内容,以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检测为主。近些年来,建筑物结构的复杂性逐渐提升。与简单的结构相比,复杂结构建筑的施工难度更大,工程对质量的要求更高。为保证本工程无质量问题,应对工程的墙柱、梁板等构件截面尺寸进行抽检,通过随机检查的方式,测量出尺寸偏差。如偏差较大,则表明建筑结构体系不达标,反之,则表明建筑结构体系符合设计标准。本工程中,不同层数的墙柱构件数量不同。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成为建筑界面临的一大问题。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必须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优化质量检测的技术手段,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水平,以此强化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控。
        参考文献
        [1]李健.探析影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主要因素及其控制[J].散装水泥,2019(2):29-30.
        [2]肖生朋.影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控制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3):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