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解析 章国友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章国友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水利工程逐渐扩大施工范围。水利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应大力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注重更好地优化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白荡湖闸站管理所  安徽铜陵  246716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水利工程逐渐扩大施工范围。水利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应大力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注重更好地优化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水利工程施工中应当重点解决导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以先进的施工方法控制可以降低水利工程的风险,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采用合理化的建议措施达到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目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问题;技术解析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作为一项关乎到民生的工程,保障其施工效率及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施工效率、安全及质量往往会受到威胁,而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则恰恰有效解决了这一方面问题。
        1 导流施工技术特点
        当前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已被广泛应用,其中水利工程坝址选择、施工方案制定与水电枢纽施工方案制定这三者与导流施工技术有着重要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第一步通常为坝址选择,在进行坝址选择时需要施工人员根据水道流向、地理位置等环境因素进行考察,综合水利工程自身的应用目的,对坝址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这一步对于导流施工技术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水电枢纽施工方案制定是基于坝址选择之上的,根据坝址位置制定合理的水电枢纽施工方案。在这一步中,工作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施工起点和施工方向,通常采用以导流明渠为开端,逐步对厂房建设进行规划。制定施工计划较为复杂,这一步会对整个施工进程以及质量产生影响,合理提高技术人员的设计水平以及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会使得整个施工方案得到有利支持。导流施工技术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其目的是对水利工程中存在河道水道中的水流加以引导,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在稳定的施工环境中进行,从而使施工过程免受环境不利因素的干扰,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随着导流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保证了相对稳定的施工环境,同时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也有所提高。导流施工技术分为截流、基坑排水、下闸蓄水等部分,每个施工部分对于整体质量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做好每一部分的施工作业,导流施工技术的整体效果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 影响导流的主要因素
        2.1 水文因素
        水文因素是影响导流最重要的一项自然因素之一,因为导流施工技术的主要对象就是要将水流进行控制和疏导,直接作用的对象就是水流,因此,自然的水文环境会直接影响着导流施工的发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素质和能力,将水质和深度等水流特征进行精确的判断,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导流施工技术,如果忽略了水文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2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影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导流作业方法。首先,施工人员应当加强地形勘查工作,了解河床的基本情况,防止因为复杂的地形造成的施工难度增加的问题。其次,还要熟悉河床的宽窄,选择适合的导流作业的方法,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尽可能地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水利工程周边植被。
        2.3 地质因素
        在水利工程导流技术施工过程中,影响其施工的重要因素中还有一项就是地质因素,地质环境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都会存在着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造成导流的方向和大小难以控制,这种影响很难克服,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详细的勘察,将这种地质因素造成的麻烦提前进行研究解决,使其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在发生危害的时候可以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
        3 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指的是通过在河岸、滩地位置挖设渠道,并在基坑上下游设计围堰,促使流水经由渠道实施下泄。

当前明渠导流技术在平原河道和宽广滩地中实现了广泛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施工强度及施工工作量明显减轻。除此之外,还要合理设计明渠长度,并科学合理的做好对挖掘深度的控制工作,确保满足施工需求。
        3.2 围堰法
        根据具体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全段围堰、分段围堰两种。在水流不大,非汛期施工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全段围堰,将河流水全部截断。在断面的两侧或其他合适位置,设置泄水渠道,实现分流。但是在一些河床较宽、水流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全段围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分段围堰。其特点是在河床内更改水的流向,而不对水流进行拦截和阻挡,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在技术难度上也比全段围堰更低。
        3.3 隧洞导流法
        由于不同的水利工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对于一些导流需求地、河床相对较窄、地形极其险峻的施工环境中,可以运用隧洞导流法。首先,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前期应该确定施工主轴线,然后开展后续施工工程。一旦主轴线需要面临转弯问题,则应该按照设计图纸控制好转弯的长度与角度,保证主轴线的可靠性与合理性。一旦主轴线位置与角度存在明显偏差,将严重影响到后续的施工工作,如导流施工效率。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等。除此之外,在设计隧道进出口时,应该避免运用反向坡度,有效降低隧道受到的水流冲刷力,保证隧道的稳定性与牢固性。采取这种导流方法,极易增加施工成本,并使得水流下泄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如果在河流汛期进行导流时,可以运用淹没基坑式的施工模式,与隧道有效结合。
        3.4 坑基排水
        坑基排水主要在截流施工后进行,在施工时需要对基坑进行抽水操作,将基坑中的降水与渗水进行排除。导流施工时应重点减少基坑的渗水量,可利用抽水机进行操作,应根据导流的需要配置功率适当的抽水机,以及保持足够的扬程,还要在抽水时准备备用的抽水机。坑基排水还可与坝体缺口导流相配合,该技术可用于排水量较大时,这样可做到将水流快速导出。
        4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对策探讨
        4.1 提升导流施工技术创新性
        为了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做好导流施工技术的创新优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的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否达标,是影响工程使用期限、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最近几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及数量的不断扩大,施工质量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达标,要认真做好技术创新工作,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施工技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实际状况展开创新,形成更加切合实际需求的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4.2 优化和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否对于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同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在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下,工程质量会有较大的提升。如今,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完善和发展相关的施工管理体系对导流施工技术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可靠性起到了正面影响。因此,相关企业需要对已有的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探讨,主动对其中存在的不可靠因素加以解决,以使得水利建筑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5 结语
        总之,通过对水利工程导流技术的研究和分析,这项技术对于水利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导流技术还要不断地创新,使得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技术要求下都可以顺利地进行,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博.试论施工导流技术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运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7(12):140.
        [2]冯海霞.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9):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