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摘要:建筑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性。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行业产值处于领先地位,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安全施工管理模式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并影响了建筑工程市场健康模式。安全施工管理是近年来建筑工程改革重点,研究安全施工可以减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现状,维护企业声誉,减少企业因为安全施工管理不到位所产生的额外成本。由此可见,探析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施工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其包括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则需要加强对该问题的重视,以从根本上提升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
1安全施工管理问题
1.1安全监管不到位
建筑项目具有特殊性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各施工队间协作配合差,施工过程中作业危险性大,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多、作业强度高、作业环境条件差、施工作业非标准化,需要加强安全施工管理,但多流于表面形式。研究调查表明,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开发商和项目经理将工作重点放置于工程工期、工程进度、工程造价以及工程质量上,忽视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专职安全员数量过少,甚至一人身兼多个岗位,安全施工管理人员技能掌握不到位,无法发挥安全监管作用,另外,企业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的缺失,未做到定期安全检查,进一步加剧了安全施工管理不到位的现状。
1.2消防区域不明确
火灾事件在建筑施工区域并不少见,多与消防区域不明确有直接关系。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施工区、办公区交错分布,工人居住地多为临时搭建的板棚房,电线也是随意私搭,火灾安全隐患极大,工人居住环境卫生也不过关。多数工地消防设备安全措施不到位,缺乏足量消防器具,甚至出现以残充好、以旧充新的情况,一旦出现火灾将无法发挥作用,酿成严重的安全施工管理事故。
1.3安全防护不规范
施工现场开展安全施工管理,需要施工人员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并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现场存在着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现状,具体现象如下:①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不带安全帽,容易被高空坠物砸伤头部;②高空作业时,不穿戴防护带,高空坠落后由于缺乏保护措施会造成伤残;③检查设备时不断电,易发生触电事故;④操作设备时没有按照安全流程进行施工;⑤设备启动时站在危险位置,容易造成机械伤害。
2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策略
2.1推动施工企业实行安全总监制、项目安全督查员委派制及项目安全生产包联制。
目前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层级架构中,有的单位设置了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有的单位设置了安全总监。从长远发展来看,应当设置安全总监岗位,使安全生产工作从公司领导层面,由兼职转变为专职,专门负责监督管理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对企业法人负责,不再兼任或兼职其他工作。
项目安全督查员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中选定派驻施工现场,代表企业对工程项目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直接对委派单位负责,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有权责令相关责任人立即停工、整改,并向项目负责人、企业安全总监和企业负责人报告。对作业人员的违规违章行为有权予以纠正和处罚。
企业应当对本企业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安全生产包联制度,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包联人和安全督查员定期组织项目安全检查,加强安全工作指导,消除安全隐患。
2.2优化施工设备管理方式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其要想对施工设备安全管理设施进行优化,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人员方面:对于操作人员要求必须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考核,持证上岗并每年进行不少于24个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岗前技术交底,提高业务水平,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尽可能的降低施工人员的失误,确保机械设备与人员实现较好的融合;②机械方面: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并且按照维护保养制度进行定期的检修保养,根据用途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减少设备损耗,杜绝设备带病作业,从而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的效果,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要及时淘汰,切不可超年限使用;③管理方面: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安装、顶升、拆除工程一定要由具有相应安拆资质和安拆人员的单位进行,并且安装队伍要配备专职安全员,施工时项目监理工程师要进行旁站式监督,安装完毕后要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在当地建设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使用登记后,方能使用;④环境方面:在设备周围设置排水沟,避免机械设备被污水浸泡,造成基础腐蚀,及时清理周边建筑垃圾,在设备运转时杜绝无关人员来回走动,减少机械伤害和高空坠物造成人员伤害的发生机率。
2.3增强安全隐患整改力度
要想提高安全管理模式的质量,施工单位就必须增强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一方面,施工企业要组织定期检查,提出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并定人、定岗、定时间、定措施推动整改,整改结果形成纸质回复进行闭环;一方面还要分析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提前编制施工方案,并做到安全防护工作,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和企业技术负责人认为有必要实行专家审查的,施工单位还应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还要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对其进行监测,避免出现问题;尽可能的对每个环节的施工都能进行有效的管控,确保及时科学的整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2.4控制危险源
安全管理人员的设置要首先考虑责任意识,并要求对安全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对大的危险源具有识别能力。还要按照相应标准建立危险源台账,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要求全体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化施工,按规定配备安全防护装备,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规范管理槽、坑、沟、通道等部位,确保现场有标准照明,有安全警示,确保库房内的危险品得到合理摆放。
2.5明确管理规范
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能够精准落实,提高工作人员施工水平,具体措施如下:①安全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好设备管理,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对机械设备、卸料平台、脚手架和模板等关键部位,使用前由各方责任主体进行联合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②施工现场用电需要提前报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严格按照TN-S系统进行设置,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非专业建筑电工,不得随意对用电设备及线路进行改装和维修;③在划分生活区域、办公区域、施工区域时,一定要将安全因素纳入其中,确保彼此之间具有一定安全距离,做好生活用电管理工作;④做好防火安全建设,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定期巡查和检测并做好记录,对于已使用和过期的消防器材,及时进行更换。
2.6加强对分包企业的监管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分包企业的全面监管,选取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并与个分包企业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确保分包企业严格按照合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工程施工。要坚持日常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定期对分包企业履行安全施工情况进行巡查,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要从源头把控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从强化建设队伍安全素质、完善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要求,同时与分包企业的人员结构、成本管理等联系起来,通过奖惩手段、标准制定等方式强化对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为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结束语
由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其需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安全问题中去,并分析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尽可能的减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此外,针对其中所反应的问题还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要想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加大对安全设备的投入,才能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艺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54.
[2]万伟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处理措施探究[J].江西建材,2019(12):169-170.
[3]丁凌云.浅析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6):189-190.
[4]龙昌枝,何小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