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108219880707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更优质的产品。本文在深入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其应用建议,以期为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
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门最活跃、渗透力最强的科学技术,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中,能有效提升电气自动化的运行效率,并且可推动电气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做好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只有电子信息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性能,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好的效果。电气自动化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中,具有可靠性强,性价比高以及可操作性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而且能推动电气自动化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1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特点
电子信息技术以其自身优势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中,有效提升了电气自动化的运行效率,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较强的可靠性。将电子信息技术中的网络通信功能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中,能减少很多常规设备的使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操作更加简便,精准度更高,运行更加安全可靠。2)较高的性价比。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生产中,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是重要问题。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中,可以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就会发出警报,并且在发生故障时,能有效诊断故障并且及时作出保护动作,既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又能降低对设备造成的损坏。同时,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优化生产结构,提高生产的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性价比。3)较强的可操作性。电子信息技术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在操作电气自动化运行中,通过控制面板即可传达相关指令,进而控制生产过程。操作较为简便,大大的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可操作性较强。
2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2.1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直接面向用户的环节,根据用户的用电性质合理分配电能,确保电能的稳定供应。在传统的配电网运行中,对电力线路的运行与维修都是依靠人工操作完成的,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低,维护成本高。将电子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中,不仅能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与离线的实时监控,而且还能实现对配电网的自动化控制,可大幅度降低配电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实现预测负荷量、控制自动发电、分析运行、经济调度、预估设备状态等功能,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2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进行电压变换的重要场所,将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经过升压和降低处理之后输送给用户,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变压器将各级电压联系到电网中。电子信息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能灵活运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优化并重组二次设备,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对变电站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
2.3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及的领域越来越更加广泛,当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也逐渐变得广泛和突出。与传统的建筑行业相比较,现代化的建筑行业变得越来越更加智能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参与到高楼大厦的建设中,并逐渐将高楼大厦进行智能化、安装通讯系统和安全的电气系统。
在高楼大厦建造的过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对整个建造过程进行系统监控,以能够帮助建筑工人及时发现在大厦在建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及时地进行解决,这样不仅有利于保障大厦在建筑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还能提高建筑行业的智能化。
3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建议
3.1稳步提升电子信息系统性能
操作系统的性能是工业生产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程度有多高,其系统性能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特别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部分生产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下的生产系统是固定的,因此有必要不断更新系统,提高系统性能,实现有效生产,最终满足社会需求。
3.2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革
在计算机互联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关键作用在于其高效性。为此,我们可借用PLC技术,远程自动控制,电气系统自动远程编程工作指令,有效过滤电气系统非重要信息,快速高效地采集信息,并过滤信息的处理和存储。结合电气设备的温度和压力的相关参数,不断调整运行模式,提高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效率,提高市场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
3.3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更新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中关系到最终的生产效益,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气自动化在企业中的生产效率,就需要积极将电子信息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创新。工作人员可以在电气自动化专业运用PLC技术,对工厂的生产过程采用远程控制,然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将自己所接触到的指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划分,综合出有用的信息口令,然后再去执行产业的生产运转;且电子新技术还能够感应生产链的温度和压力,根据工厂的实际运行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模式,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子自动化运行的系统性、稳定性,能够确保企业在未来能够顺利持续性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4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了能够不断地扩大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领域,就是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使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未来能够更加深入的发展。目前,虽然电气自动化系统已经普及应用到各行各领域之中,但是在配电系统的应用范围还是非常狭隘的,集中监控配电、配电系统的合理管理与远程监控结合是表现最明显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这种模式的是一种最常见分布式的结构,通过将下面分布的子站和主站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将配电系统实行自动化有利于将配电资源合理分配,也有利于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且为了能够是配电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也需要不断地提高配电系统自动化技的水平。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在配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发现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差距措施将其解决。
结语
电子信息技术与电气自动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方面,自动化产业的生产需求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力以及目的;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也是在实践应用中最直接的体现。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与生产质量,减少人工作业量,降低人力成本与技术成本;同时还在可靠性、创新性以及应用性等多方面占有显著优势,具有较高的现实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称义.电子信息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7):172-173.
[2]方凯飞,祝凤侠.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8):225-226.
[3]郭津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8(07):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