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黎晓凤
[导读] 摘要: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着高校的党建工作质量。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545616
        摘要: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着高校的党建工作质量。高校党建工作可以保障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优化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和管理机制,对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进行创新,使党建工作实现网络化、信息化。
        关键词:高校;党建;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
        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高校党建中的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可促使高校的党建工作在网络信息化潮流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信息化的浪潮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需要应对各方面的挑战。高校党建工作需要顺势而为,与时俱进,针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提出确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党建工作各方面的创新,多层次创新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确保其拥有较高的实效性、有效性,加快党建信息的准确传播,有效提高高校管理、科研及教学水平。
        1.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创新的高校党建工作
        高校的党建工作主要由党支部书记组织开展,很多高校由辅导员老师担任这一职务,但学生管理事务较为繁忙,因此辅导员老师应对党建工作中难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党建组织建设工作中难以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且建设工作缺乏创新。随着高校支部不断增加的基数,党建工作的要求和任务也不断增加[1]。
        1.2不合理的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
        高校党建工作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时间不算短,但专门运用于工作中的网络平台却十分有限,已有平台所展现的内容也不够充分,党建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工作内容也有限,在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的推广力度不够,导致党建工作涉及的人群范围较小。在网络平台,信息共享力有限,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限制了共创先进党的范围。党建工作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级党组织的信息互通,实现网络信息零距离交流和沟通,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不合理利用信息化平台,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难以达到最初的目的,信息化平台形同虚设,难以有效开展党建工作[2]。
        1.3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国内全面深入推进从严治党的工作方向下,党建工作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党建信息化平台,需要对信息化平台严加管理。当下的党建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项目,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机制,目前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仍处于浅层的阶段,党建工作的效率较低,也会影响党建工作的全面进行。缺乏一项完整的制度规定,完善网络信息化平台的相关管理机制是必要的。
        2.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索
        2.1 把握高校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必须正确认知网络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确立党委领的校长负责制,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党建管理的核心作用。在党建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党组织必须结合实际,对领导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提升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的领导效率和影响程度。党建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积极主动性,网络平台提高了高校师生加入了党组织建设的积极主动性,但也可能激化师生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党建工作人员需要熟悉党的最新理论和党建理念,积极引导高校师生加入党建工作中,在现有基础上巩固党建地位。不断更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确保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明确党建工作的目标和提升技术水平,在现有阶段构建和谐的党建网络信息化平台环境。


        2.2 创新党建工作的网络平台的建设
        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开展党建工作,在网络平台建立新闻发布渠道,有利于高校党组织、党员、学生党员更好地了解党的建设知识,同时,通过高校网络平台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政治、经济内容,高校的日常管理、教育、宣传必须结合党和国家的重要信息,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平台建立党建理论研讨阵地并定期发布有关的党建理论研究以及世界各国的政治情况,高校党员要掌握最新的理论热点,并将热点实践于工作中。建立专门的党建管理系统和鼓励党员进行网络化思想汇报,收集网络化的思想反馈,指导各级党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3]。
        2.3形成高校党建工作合力
        在高校的党建实践工作中,必须保证高校党建工作管理目标的明确性,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领导人员的决策能力。在现代党组织网站及思政宣传教育过程,党委在其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实践中必须高效开展党委信息化工作,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水平,确保各种硬件平台和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党组织需要不断优化信息资源,创建高效、高品质的网络信息吸引和党建平台,保证党建信息化和网络化信息的专业高度,完善传统的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为了确保党建工作中的网络信息化建设,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时刻掌握高校师生的情况,确保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平台普及和深化德育知识教育。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必须精通党政理念及党史,党建工作必须融合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以习总书记的思想为指导,结合高校的特点构建合理、科学、高效的党建队伍和体系。
        2.4创新规范管理体制
        党建工作在网络信息平台的开展,需要提高高校师生的自律意识,确保师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受冲击,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观的理解,党建的有关人员必须加强在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宣传与教育力度,保证师生在复杂的网络平台保持独立的思考、学会思辨和分析信息。高校的党建工作必须完善校园网络监管制度,实时监控校园的硬件与软件系统以及各种网络信息,及时处理和维护不良信息,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纯净。在校园网络系统上安装防火墙,确保校园网络平台的安全性。校园网络的管理工作要保证有序开展,提高其实效性,必须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抽查与考察师生党员,必须根据奖惩制度惩处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保证党建队伍的纪律性、纯洁性。对高校党建的网络信息化建设进行创新,引导好正确的舆论,凝聚先进的理论,塑造高尚的品格,提升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积极主动性[4]。
        2.5 创新办学方式
        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最不可忽视的是要最大化发挥党建网络平台多方面功效,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提升党建网络平台的完整性、独立性,避免对校园门户网站产生较高的依赖性,增强党建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功能性,必须突出办学特色、加强人才培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多方面功效。高校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办学方式进行创新,优化完善党建工作网络载体,在干部选拔、人才配置、表彰评比等方面客观展现党建网络平台,借助多样化网络载体,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党建工作,有利于党员干部更好地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素养[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党建工作融合网络信息技术,更好地帮助党建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党建思想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吸引力。优化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丰富高校党建工作内容,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水平,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蓓.计算机技术在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220.
        [2]游志云.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索[J].现代企业,2020(02):54-55.
        [3]柳娟.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3):131-133.
        [4]庞文娟.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9):83-84.
        [5]刘威.开放数据与高校财务管理关系探析[J].财会学习,2020(12):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