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活即教育”这一教学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化元素有效融合,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
新课标背景下提倡小学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通过生活化的方法为学生们呈现数学知识点,降低学习难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要擅长在生活当中紧抓生活现象,挖掘出数学知识当中的生活内涵,从而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无处不在,领悟到数学应用价值的同时,全心全意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开展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一些教师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采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部分学生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小学教学中数学科目占据主要地位,小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玩耍,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非常短。由于受到年龄的约束,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不也参差不齐。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也基本上是简单的知识,大多数的知识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些知识为学生未来学习数学打好基础。因此,为了可以良好的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新课标对小学教学提出全新的标准,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可由于当前教学当中使用生活化教学的时间不长,虽然有部分人比较重视,可教育部门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落后地区的教育人员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造成生活化教学策略发展迟缓,不能全面普及。
二、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
(一)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则直接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重视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在教学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将生活素材与理论知识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化场景中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说明的是,在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时,教师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生活化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将理论知识与生活进行叠加,应深入落实在小学数学的每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真正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时,必须对其进行改编和创新,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地选择生活化素材;最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教师不能通过一两次考试成绩来衡量。
(一)挖掘生活元素
在全方位推行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数学教材被整改,开始丰富了数学教材当中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这就给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数学学习本身是为了学以致用,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肯定会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生活化教学探究当中,要试着从数学教材当中挖掘生活元素,并且由此作为基础展开数学活动,重视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教学当中激活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可以全面探究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全方位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生活化的情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照本宣科地开展教学。但这一教学形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故事、经历等融入其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利用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身板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由此逐渐带领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有关“认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将生活场景融入进来。在课堂当中教师让学生模拟生活当中超市购物的场景。通过学生付款以及收银人员找零的行为,促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人民币,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加强生活实践
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组织教学活动,利用开展教学活动来凸显学生的学习特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效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对基本的长度单位进行简单讲解后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桌面上的各种物体进行测量,也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对学校的一些基础设施以及小型建筑进行测量,让学生亲自动手,深刻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长度单位以及测量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布置生活作业
总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要从教育理念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理念的贯彻落实,大胆实践,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大部分数学概念可以在生活当中找到原型。教师口语为学生们布置对家中物品进行观察,找到几道加减乘除的算式,记录家里每一天使用电量,制成表格,形象化抽象的数学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师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着手,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展开探索,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深入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探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生还要采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当中的现象,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与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要从教育理念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理念的贯彻落实,大胆实践,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永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11):42-43.
[2]董彦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0(10):76-77.
[3]林木姬.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0(09):150.
[4]徐远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实施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28.
[5]沈淑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20(0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