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对土地管理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覃胜忠
[导读] 摘要:土地管理是国家发展所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大,基本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多。
        广西平南县大坡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平南  537300
        摘要:土地管理是国家发展所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大,基本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多。在国家倡导鼓励农村地区进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村地区开展的土地管理便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在针对农村地区开展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地籍调查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将地籍调查工作进行加强,能保障对农村地区土地状况的全面了解,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管理不动产等国土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最终促使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更为合理及科学的利用。要做好地籍调查工作,我们便要了解在国土管理中农村地籍调查工作、调查成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意义,掌握地籍调查成果的类型,以下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村地籍调查;作用;成果
        引言
        对国土规建工作来讲,现有的农村土地资源具备着较强的管理潜力,我国各地农村的发展状况不同,对应的土地管理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农村地区中,合理化安排及利用集体建设类用地及宅基地,能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条件,促进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的统一政策要求下,各地的土地管理部门对应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地籍调查。这一工作的开展,能保障我国地籍资料库的尽快完善,保障土地信息的完善、真实且有效,为早日实现各地地籍档案的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提供条件,为后续的土地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一、农村地籍调查的成果类型
        在对农村地区开展地籍调查时,所产生的调查成果主要有外业调查、调查文档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成果[1]。在外业调查的成果中,主要包含了调查简表及底图,并涵盖有如调查设备主控制点成果以及地形图等信息资料;在调查文档的成果中,主要涵盖有技术方法、报告或者业务规划等方面;在信息化的建设成果中,顾名思义,是所查地区有关土地的信息化档案及数据资源,其中涵盖如房屋、宅基地等矢量图,细分还有房屋类型、结构或者登记信息面积等等,较为全面。上述地籍调查成果,能对农村地区内的土地现有状况、使用状况进行反映,为后续我国开展的土地管理及调查等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数据支持。
        二、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对土地管理带来的作用
        (一)有利于农村宅基地的强化管理
        在针对农村地区所开展的土地管理中,宅基地的管理十分重要且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在管理模式的固有特征下,土地审批手续存在着长期的欠规范状况,其它还有违规进行房屋建设,严重占用集体土地等土地管理问题[2]。在导致土地资源出现严重浪费,降低宅基地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对农民及农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产生了较大影响。精准且全面的地籍调查,能对现有的农村宅基地的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调查和分析,将土地的审批程序进行进一步规范,将宅基地的有关使用标准严明下来,清晰界定集体用地以及宅基地的概念,最终为上述工作提供有效且充足的信息数据支撑,最终实现规范及审批设计等方面的合理及合情,让宅基地管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进行。
        (二)有利于农村不动产的登记管理工作进行
        在国家对土地管理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下,我国要尽快完成对农村的房屋、宅基地以及集体建设类用地所进行的颁证还有确权登记等工作,通过上述工作的完成,最终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让国内农村逐步往现代化发展。而对农村开展地籍调查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能为农村地区进行不动产登记以及颁证核查等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进而提升农村地区的不动产管理统一性及准确性,让不动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三)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活力的提升
        在国内三农政策的持续推进下,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土地的利用形式也与以往相比存在差异,在放宽土地承包及流转等政策的背景下,更多农村地区内的土地往规模化及集中化的方向充分发展,而农村地区内的经济模式亦从传统模式往复合型的新农业发展,其中土地资源所存在的优势在此时被充分发挥。但从整体上来看,部分农村地区内也有很多的闲散土地未能进行合理的利用,例如条件较差的林地或山坡地,分散型的小地块等等,为实现上述土地的有效利用,为当地农民群众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政府部门便可通过对地籍调查成果的分析,最终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规划农村地区内的各类土地,整改土地,把散小的土地连片,合理转化劣势土地,最终利用地籍调查的信息数据,准确界定农村的某些山地权属,为后续规划土地及分配利益提供便利,让农村地区的用地能够逐步往机械化及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拉动地区内的经济发展。
        (四)有利于土地征收工作的开展
        对农村的土地管理工作进行加强,主要目标在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将其使用价值充分提升[3]。而土地征收工作的开展,是保障土地实现集中管理及合理使用的一种主要且重要的方式,能对农村地区现有的闲置集体土地进行征收,使其往国家开展的统一规划内纳入,最终通过国家部门的安排及规划,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对土地征收工作而言,该项工作的涉及层面较广,系统性较强且规模十分庞大,政府所进行的统一布局是前提,有关的规定及标准是工作开展宗旨,在征收环节中,还要能对征收范围之内的有关农户户籍、土地权属等状况掌握完全,最终才能确保各个工作顺利进行。地籍调查的进行,能对农村土地信息进行数据资料库的建立,政府在进行土地征收时,可以利用更小的工作量,通过资料库来对土地信息准确且直观的掌握,并以在地籍调查中所查到的数据信息和实际变化进行对比,最终保障在土地征收环节内的规范及合法性,避免因征收引起更多的土地权益争纷。
        (五)有利于城乡建设用地趋于合理化
        我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速度较快,在城市地区的发展下,部分城市规模逐步扩张,对应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等方面也受到了影响。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下,城镇地区的发展状况及规模呈现着逐步扩大的状况,城市地区内的建设用地,以及农村地区内的保障性土地,两者间逐步形成了较大的矛盾,在此背景下所产生的环境及建设等问题也愈发明显。地籍调查成果所提供的土地数据信息,能帮助有关部门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利用对农村地区内的土地状况掌握程度,从地籍调查所示真实资料进行城镇建设用地合理性的综合性评估,最终将建设性用地、保障性耕地间的界限进行明确区分,避免基本用于耕种的土地被肆意占用或破坏,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最终实现土地资源、城镇发展的统一及和谐,让城乡地区能实现统筹发展。
        结语
        结合以上,对农村地区所开展的地籍调查工作,能帮助我们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最终保障农村土地的有效及合理利用。对地籍调查的成果进行利用,例如信息化的平台系统、数据库信息或者各式的资源文档等等,能帮助土地管理工作将农村地区的土地状况清晰掌控,利用有效信息统一规划及布局农村土地,协助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制定有效性的各类政策。做好地籍调查成果的利用,也能让农村土地不断增效增值,让当地的各样农业经济逐步发展,最终为农民群众提升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为农村政策的逐步落实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农村地区的地籍调查成果对当地的土地管理工作进行有着重要作用,各地区应将其重视起来并灵活进行利用,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甜,陈霞.浅析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2019(8):122-123.
        [2]员铭杰.浅析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002):37-38.
        [3]关敏.浅析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7,(006):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