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丰圣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工程,也是基础性设施,国家始终高度关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此种大环境下,水利工程行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围堰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常用手段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围堰技术可以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在原有基础上加快施工效率,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水利工程围堰施工的原则及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同类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围堰技术;应用要点
1导言
水利工程施工借助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又反作用于社会和经济,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用相辅相成来形容。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并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始终是水利工程事业重点思考的问题。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仅考虑到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兼顾了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原则,为水利工程施工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保障。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应意识到围堰技术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围堰技术的要点与注意事项,将其合理的应用至水利工程施工当中。也要注意创新与改革,在施工的同时对其进行灵活的转变,充分激发围堰技术的潜在价值与能力。
2水利工程围堰施工的原则
2.1稳定性
所有工程在开始施工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水利工程施工同样如此。施工准备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需到达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和自然条件等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最为合理的围堰施工方式,保障围堰技术可以在施工区域内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功能。事实上,施工前的准备较为繁琐,不仅要进行施工方式的选择,还要结合工程需求和实际状况做好地基处理,按照顺序和要求挖基坑、埋桩体,确保围堰结构坚固牢靠。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由施工材料来决定,前期准备中就要意识到施工材料的重要性,选择质量合格的正规厂家购买施工材料,并对其进行检验,确保施工材料符合工程要求后才可进入场地。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选择建筑材料时应考虑的水流、土质的特殊性质。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施工都会选择钢筋混凝土,这也是水利事业最常使用的材质之一。但还是要在施工前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基于稳定性的原则,选择最佳施工材料。只有选择质量合格、参数合适的施工材料,才能保证堰体的稳定性,以免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蚀或渗漏等安全性问题。
2.2设计合理性
从本质上来说,围堰结构是一种临时性的工程,是为了后续的施工工作而搭建的临时设施。一般而言,大多数围堰结构都会在水利工程完成施工工作后被拆除,但也有少部分工程保留了围堰结构。这是因为围堰结构可以与水利工程以融洽的方式保留下来,共同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围堰结构都可以保留,而是只有设计合理且质量达到要求的围堰结构,才可以留下来与水利工程一起使用。这就要求设计人员遵循合理性的原则进行围堰结构设计,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给围堰结构乃至水利工程带来的影响,利用严谨且科学的方案维护施工工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除此之外,围堰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是否合理,还会直接决定整个水利工程的成败,因此,大部分施工人员都会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堰结构进行加固。如果设计合理,质量符合要求则不必要进行后续的维修或保护。由此可见,设计工作的合理性十分重要。如若在后续的施工中加以维护或保养,就会投入更多的成本,致使施工单位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一定要在设计过程中保障围堰结构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2.3因地制宜原则
围堰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对水利工程形成保护。围堰技术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存在多种不同的应用类型,可以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进行使用。在选择围堰类型时,施工单位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保证围堰类型的应用合理。若在河边浅滩建设围堰,水深不超过1.5m,水流不超过0.5m/s时,可以选择土石围堰。若水深低于3m、流速低于1.5m/s,河床会存在一定的透水性,则可以考虑使用土袋围堰。
若水深低于7m,水流不超过2m/s,则需要对河床进行打桩处理,建设木桩围堰。若河流情况较为复杂,水流较快,河床存在不规则的土层分布时,则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板围堰。
2.4重视围堰的经济性
围堰工程贯彻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且与水利工程的建设成功与否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性。在建设围堰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选取高效、安全、经济性的施工方式。围堰的材料选择可以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从当地周边区域选取一些可以直接使用的材料。同时,围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均需要通过精巧的设计与规划,并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建设成本,并加强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保证技术应用的规范性。
3围堰技术的应用要点
3.1围堰施工
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当中,施工单位首先需要挖掘水渠,对施工区域进行基础清理。尤其是水底存在大体积的岩石时,需要将岩石清除后使用特定的石料进行填充处理。当围堰的填筑高度达到目标的高度之后,即可开展出口阶段的施工。在填筑作业之前,施工单位应当明确所要使用的填筑材料,规划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流畅性。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采取分阶段流水施工的方式,交错开展填筑作业。同时,土工布主要应用于围堰墙体的内外侧,并使用粘土进行填筑,以保证土工布的结构安全性。围堰建设时所需要的石料一般就地选择,水渠挖掘的渣料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具体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保证各个机械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施工效率可以达到预期的标准。
3.2围堰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施工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分别是指围堰建成后的一次性排水和后期持续性的排水。前者指的是围堰内部的渗透水、积水、施工废弃水。后者则包括持续性的基础渗水以及自然降水等。
3.3联接技术
围堰与防汛墙之间的连接是施工的关键所在。在建设围堰工程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定期检查围堰及周边的环境,确保其连接的稳定性。若发现连接处存在问题时,可以使用沙包进行填充处理。
3.4围堰的拆除
在拆除围堰时,施工单位需要确保围堰内外两个部分的水平衡问题,因而在拆除之前,需要使用水泵等装置向围堰内部进行注水。同时,施工单位需要以招投标文件为施工基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并清除围堰正面的可移动土石,避免可移动土石在注水的过程中对围堰新城各行冲击。最后,围堰拆除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坡底进行清理作业。
结束语
综合来看,围堰技术的作用价值无需多言,其对于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的围堰技术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和施工流程,但从技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角度来看依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相关技术人员及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在实践当中总结经验,加大对于先进围堰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围堰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并重视围堰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洪波.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5):210-211.
[2]陈立,张伟,陈爱鑫,韩朝胜.新型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12):172+174.
[3]栾刚.围堰技术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34):129-130.
[4]王宇.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