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的分析 吴东亮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吴东亮
[导读]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案例,从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概述、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比工作要点、高性能混凝土配比参数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比中的密实系数法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天津筑信混凝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案例,从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概述、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比工作要点、高性能混凝土配比参数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比中的密实系数法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设计;质量控制
        引言
        某地区工程项目设计年限是100年,设计强度等级是C30。与此同时,混凝土施工使用集中搅拌、搅拌运输车运输等各种方式。倘若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施工水平,那么就要对混凝土配比环节做好严格的把关。鉴于此,本文结合这一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1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概述
        通常情况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原材料;二是对各原材料的科学配比,以迎合施工标准的混凝土,令强度富余适宜,工作性迎合施工需要,经济性迎合成本最低要求等。从客观的立场出发来讲,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质量控制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质量的好坏会对施工成功与否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怎样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加以完善,已然演变成现阶段值得深思的课题。以往混凝土配合比仅仅对以下几点予以高度重视:一是安全性;二是经济性;三是工作性,并在此基础上把材料强度当作设计主要指标。就高性能混凝土而言,其通常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重要标准,结合各种用途要求,来对以下几方面予以保证:一是耐久性;二是适用性;三是体积稳定性;四是工作性;五是经济性。就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念而言,其简单的说是借助于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减少水灰比,并且添加适量矿物掺和料来优化其流动性等各种指标,继而得到最佳的混凝土。一般而言,原材料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水泥;二是细骨料;三是粗骨料;四是生活饮用水;五是外加剂;六是矿物掺和料等。
        2高性能混凝土配比工作要点
        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全新高技术混凝土,是在有效增强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同时借助于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不仅如此,这种类型的混凝土有着较多的优势,像有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等,因此在相关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显然,强化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就显得格外主要。第一,减水剂应用要点。在实际配比期间,高效减水剂的有效运用能够起到强化混凝土整体性能的作用。灵活运用减水剂能够降低搅拌期间水的用量,并且针对水泥影响程度不大,继而促进了搅拌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开展搅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将目光放在高效减水剂的用量上面,通常把胶结料的含量控制在0.7%~1.5%的范围内为宜。由此可见,这种减水剂能够充分确保满足配比工作的需求,并且还能够起到节约资金的作用。第二,水灰比应用要点。针对水灰比来说,其在高性能缓凝土配比当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相关设计者应当对胶结料的应用状况进行充分考虑,继而设计出最为合适的水灰比。第三,掺合料应用要点。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矿物掺和料的有效运用能够优化混凝土的整体性能,矿物掺合料能够在无形当中减少温度对混凝土的干扰,继而强化混凝土的适应性能。第四,骨料的应用要点。结合相关资料可以发现,骨料在高性能混凝土构成当中占据大部分比例,显然骨料的选择针对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是十分关键的。现阶段市场上的骨料种类较多,在具体施工期间应当科学选择,这样才能促进施工水平的全面提升。
        3高性能混凝土配比参数设计
        3.1水胶比参数分析
        针对水胶比而言,其针对混凝土的强度会产生一定的干扰,相关人员通过将骨料有机的和水泥结合起来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质量的科学管控。结合相关调查显示,强化水胶比的用量针对充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有着显著的效果。从客观的立场出发来讲,混凝土强度以及水胶比之间的公式应当表示为:F=φ×[1÷(W/B)],该公式中的混凝土强度通过F表示,试验系数通过φ表示,用水量通过W表示,胶结料的含量通过B表示。一般而言,为了可以从根本上使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保障,相关工作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水胶比保持在0.21~0.25的范围内为宜。
        3.2胶结料参数设计
        为了进一步确保外加剂和所挑选的胶凝材料存在着较强的相容性,通过货比三家的方式对各类高性能减水剂做好了相应的试验比较工作,并结合各减水剂的推荐掺量与减水率,基于原材料一致、环境一致、配合比一致的状态之下,还应当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混凝土试拌;二是成型试件。与此同时,通过对混凝土拌合物中的以下几个内容进行试验对比之后,应当选择最为适宜的外加剂生产单位当作投标单位:一是含气量;二是坍落度;三是泌水率;四是30min以及60min坍落度损失;五是电通量;六是抗裂性;七是各龄期抗压强度等。紧接着通过厂家质量保证、生产水平等相关方面加以分析,继而明确高性能减水剂。相关设计者应当在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水泥品种,其次矿物外加剂在高性能混凝土当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因此针对矿物外加剂类型以及掺量的选择十分关键。从客观的立场出发来讲,高性能混凝土会对减水剂质量提出诸多要求,尤其要时刻关注减水剂以及水泥的适应性,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几种减水剂的复合,继而迎合工程的需求。
        4高性能混凝土配比中的密实系数法
        针对密实系数法来说,其通常倾向于骨料密实系数的作用,相关设计者应当将目光放在对骨料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指标的上面,这样才能得到最为适宜的混凝土配比方法。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对混凝土骨料密实度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内容请看表1和表2所示。在整个流程中,坍落度主要是将160mm当作参考依据的,其中的混凝土强度属于最终的抗压强度。
        表1  细骨料密实系数关系表格
       
        表2 粗骨料密实系数关系表格
       
        借助密实系数法开展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管控好水灰比的配比比例。第二,深度剖析配比需要的水量,继而对最佳配比水量加以明确;第三,对细骨料与粗骨料的密实系数关系进行深度剖析之后,可以对相关密实系数加以明确,通过日后计算得到与之相匹配的骨料质量;第四,对具体的原材料以及类型加以明确;第五,该单位应当借助于实验室来对混凝土的配比情况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目的是为了明确骨料质量是否迎合配比标准,以便可以在具体工作期间当作参考依据。
        5 结语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处理基于低水灰比状态下令新拌混凝土得到高抗离析性能以及高流动性能。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相关设计者要深入挖掘与实验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以及高抗分离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配置手段以及评价标准加以优化,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合理分配以及运用,继而促进我国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林涛.谈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J].山西建筑,2018,44(9):80-81.
        [2]乐国武.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几点联系[J].城市建筑,2015,(27):205-205.
        [3]叶子坤.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砖瓦世界,2019,(24):61.
        [4]梁伟雄.C6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及现场拌制[J].广东建材,2004,(7):3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