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并认识到新时期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以此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并在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夯实的基础上,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对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作用及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以学生为主;教学;作用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注重以学生为主,强化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才能确保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依据学生的学情,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而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的好奇心,活跃语文教学氛围,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微课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只有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并根据教学活动的实施,自主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且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通过对小学生主观学习的意识增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1]。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通过微课的应用,不仅可以将学习内容通过微视频更加形象、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而且还能通过生动、鲜明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2)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储备。小学语文课本中选择的内容通常具有较强的学习与教育意义,其不仅体裁繁多、内容多样,而且种类丰富、涉及到较广的范围,仅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学生通常无法有效的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微课的运用,通过微课视频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同时,语文教师在对微课视频进行录制的时候,可依据课文内容添加相应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以此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与完善,以深化学生对文本情感表达与中心思想的理解。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策略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氛围通常极为严肃,学生不仅无法随意发表自身的见解,而且还无法与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且在被动的接受知识中,学生的求知欲与思维能力都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并对学生后期的学习以及成长造成不利影响[2]。基于此,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情境的创设,为小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最终实现在课堂上的“当家做主”。例如,在对《观潮》开展教学时,语文教师仅通过直白的语言对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进行描述,通常无法得到小学生的认可。
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在上课前,需通过互联网搜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与视频,进行拼接、剪辑制作成微视频,并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学生,利用视觉的冲击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钱塘江大潮的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通过动图与文字的结合,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微课的运用,有效转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其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龄较小,且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通常对教师有着极强的依赖感,因此,教师需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对教学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其通常对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此时,教师需按照小学生的学情与文本内容相结合,制作相应的微视频呈现给学生,或者是通过自主预习的形式,设置相应的作业,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解析,以促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3]。例如,在对《蝙蝠与雷达》实施教学时,语文教师可通过微视频,展现科学家对蝙蝠进行三次试验的情形,引导学生探索蝙蝠探路的秘密,找出飞机夜行安全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以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的欲望。在语文具体教学中,通过微课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联系到自己学习的知识,从而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同时,在微视频的设计中,语文教师需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以此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有所收获。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要求与指示进行学习,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就会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种状况下,通常会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与微课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促使学生实现自由、高效学习。例如,在对《爬山虎的脚》实施教学时,对于县城里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可能很少接触到爬山虎这种植物,很难理解它是如何爬墙的。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其好模仿、好奇等特点,以微视频展现爬山虎爬墙的方法,让学生观看后互相讨论交流,还可以制作爬山虎的叶子、枝蔓、脚等道具,以自主合作的形式演示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鼓励学生积极寻找答案,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微视频的引导,学生则能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对文本进行探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自身的想法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教学与微课相结合,不仅可以使教师获得多样化的教学资料,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并在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促使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的发展,从而使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慧.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60-61.
[2]岳岷泰.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微课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54.
[3]徐钰霞.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C].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20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