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自然资源紧张,全面倡导资源合理利用的背景下,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我国发展中十分重视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国民数量庞大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域间的自然环境、水资源状况都存在不同,仍有地区存在用水难的问题,影响着国民的正常生活。在此环境下针对雨水的有效集蓄和利用便被提倡,雨水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自然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能为很多人民解决一定的用水问题,满足人们的基础用水需求。
关键词:水资源;雨水集蓄利用;可持续发展;利用策略
一、雨水集蓄利用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地域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的国家,例如在国内的西北山区或者海岛地区等等,地域内的地下水资源以及地表水存在着缺乏或者季节性缺乏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当地人们的正常生活。例如农业发展、农作物生产需要水资源的支持,但在该类地区中,自然水资源的缺乏导致作物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雨水,进而影响了作物的生产质量,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地域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抑制。
(二)做好雨水集蓄利用的意义
我国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作已有一段时间,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国内已经对西北、华北等地区开展雨水集蓄以及再次利用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家庭的生活用水,以及对旱作农作物的灌溉补充需求,成效明显。该类针对雨水的集蓄以及利用,不仅能有效改善地域内人们的生活,更能让农作物生长摆脱缺水的限制因素,大力拉动地区内的农业经济,逐步改善地域贫困,因此对雨水的集蓄和利用意义深远。
(三)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的主要方式
开展雨水集蓄与利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有:①将雨洪进行拦截,并利用该类水资源进行地下水补给或者淤灌;②采取一定的水土保持的措施,例如梯田建设、鱼鳞坑建设,或者在小流域的治理中采取的谷坊等措施;③在旱作农业中,农作物对雨水资源的即时、就地利用,以及丰产沟种植等提升土壤水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措施;④微型的集雨措施,如利用树木或作物间的空隙,利用塑料薄膜铺盖等措施来收集雨水,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的方式;⑤雨水集蓄利用类工程的建设。该类方式相较前几类较为特殊,更加强调人工措施的参与,以此来进行雨水的高效收集以及利用,主要包括如微型水利等工程,以一定投入的工程建设来满足地域内的人畜饮用水需求或者农业灌溉需求。
二、以雨水集蓄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降低水资源利用工程的建设成本
在对水资源的开发中,部分地区地下水以及地面水存在缺失,开发利用难度较大,雨水因此成为解决该类地区供水较为合理的方式方法。部分山区的地形会直接限制跨地区调水工程的建设,并且运行的费用以及造价也较高,导致地区内人民难以受益,因此对雨水的当地集蓄和利用,建设成本更低且建设难度较低。
(二)满足国内地区的农作物用水需求
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大部分地区开展雨养农业,半干旱地区则开展旱作农业。缺水问题是该类地区中影响农业发展。致富脱贫的重要障碍,要推进该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根本问题在于解决他们的缺水问题。在传统形式的雨养农业中,解决水资源缺乏的思路在于利用土壤蓄水来大幅度的提升对于土壤水的有效利用。
(三)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
在利用雨水集蓄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地区内部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也能得到更加有力的支持。例如土地的生产率能被水资源的充分而拉高,地区内人民可以将陡坡内用作农作物的耕地进行退耕还林。部分地区在自然条件的改善下,还可进行一定的果树种植、养殖业等的发展,作物、种草以及植树等手段,都能保障一定的生态恢复,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做好雨水集蓄利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重视对工程场地的合理规划
在部分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的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所限,从气候、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来看,不适合进行涉及面过广、数量过多的该类工程建设,需要国家部门结合地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性的、对应性的工程设计和规划。例如在工程规划前期,有关部门应做好实地考察,并结合如降水量的分析统计、地质问题分析以及居民用水量、农业发展需水量等综合因素,分析工程建设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建设目标。做好对自然、人文以及经济方面的考察,保障最终集蓄用水工程的建设合理性。
(二)确保水资源能有效利用
保障雨水资源能被合理利用的一个前提是做好有关工程的施工,将雨水集蓄收集、存储以及利用环节的建设合理规划,提升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以此保障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在集蓄池的建设中,针对水池的防渗、防漏、防冻以及防蒸发和污染的有关措施需要落实到位,并要保障有关的建材质量达标,选择合理的水净化、输送设备和方式。例如当雨水收集被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时,所选建材要满足无毒、无害以及不易腐蚀的特性。当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由当地人民参与建设时,有关部门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建设指导,保障最终的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农业甚至工业用水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三)优化项目施工的制度性建设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开展,和项目资金的利用关系密切,因此为了保障地区节水工程的有效建设,当地应做好工程的建设资金管理,并将工程的规划、审批以及立项实施和验收等环节的资金、施工管理利用各项制度来规范和监督起来。工程用款要做到专款专用,并从工程建材质量和成本管理、用人成本管理等方式来提升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将工程款花费到该用的地方。在资金筹措上,政府投资、民众筹资都是有效的方式,地方可采取两者并行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渠道,以此保障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能得到满足,保障最终的建设质量。此外,有关用水工程的施工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地方要提前做好环境调查,明确工程建设带来的污染等影响,并及时采用科学的补救措施以及绿色建设手段,将工程建设中、投入使用后会对当地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降低。
(四)持续进行雨水利用的技术研究
尽管国内的雨水集蓄利用方面的技术和设备投入使用已经获得了一定成果,但对蓄水利用技术、设备的升级和优化,是有利于用水质量、效率以及建设成本降低的根本方法,全球范围内的用水问题也反映了节水用水、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工作不是短期性的努力,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五)城市建设也要考虑水资源利用
除我国一些严重区缺水的贫困地区外,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往城市聚集发展,城市内的商业、工业建设发展良好,导致各个城市用水量增大、用水更加频繁,因此对于城市的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雨水的集蓄利用也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四、结束语
雨水作为一类长期以来人们关注较少的有效水资源,在近年来的资源利用形势愈发紧张、人们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对于雨水的集蓄和利用工作值得我们重视起来。政府要从城市和农村两类地方做起,做好对雨水集蓄利用的支持、宣传以及建设工作,最大程度收集有利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雨水资源,让其充分利用进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当中,满足人们的用水需要,维护水资源利用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陈西明,丁来玲.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雨水的集蓄利用[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1):195.
[2]罗辅燕.干热河谷地区雨水集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以攀枝花市大龙潭乡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35(05):56-63.
[3]闫晓玲,孙耀胜,李垚林,etal.高塬沟壑区雨水集蓄高效利用技术及发展对策[C]//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