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所指不同原因导致的骨结构完整性中断,骨折可导致骨骼畸形以及骨骼功能丧失,特别是关节功能的丧失。当前社会工业及交通业的不断发展,导致外科创伤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骨折一旦发生则可导致局部出现疼痛或肿胀,严重时短期因出血及疼痛等因素会诱发休克,威胁生命,远期由于骨折畸形愈合或者不愈合将导致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故骨折的康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一、骨折如何治疗
一旦发生骨折,需要采取及时的治疗,严重的骨创伤需展开急救处理,骨折采取手术治疗时,通常以固定复位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后2—3个月期间被称作康复黄金期,在这期间需结合有效的康复训练来促进骨骼愈合,同时降低畸形发生率。
目前针对骨折的治疗方法,除了手术治疗,还可进行保守治疗和一般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恢复相对较快的一种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安全性较高,同时也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保守治疗术虽不存在手术创伤,但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与手术治疗相比,卧床时间较长,可诱发褥疮、压疮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一般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法复位、牵引或固定等几种。有关药物治疗,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骨折后存在明显的疼痛,可给予镇痛处理局部肿胀,若出现炎症,需采取抗炎药物,如果患者已经采取手术治疗,需要在术后恢复周期内给予促进骨质愈合的药物,围手术期为预防感染,可短期合理使用抗生素。
二、骨折后康复黄金期,千万别错过
发生骨折后,采取手术治疗进行复位,术后三个月以内是骨骼愈合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段内,患者不但要从饮食上注意,还应尽快展开康复训练,同时要遵医嘱,积极展开个人护理,防止骨骼畸形愈合。而骨折手术后三个月以内又被称作康复的蜜月期,在这期间患者需要按时入院复诊,配合医生完成康复治疗,同时也要严密监测骨折的愈合进度。
现如今有关骨折后畸形愈合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例较多,已经明确手术后错过恢复黄金周期或未进行康复训练,则会导致肢体功能损伤,同时会有关节僵硬或粘连等事件的发生,这些症状均会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鉴于此,需要及时把握这一黄金周期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
三、骨折后康复黄金期可展开的康复锻炼
我们将骨折后康复时间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在这三个时间段内展开良好的康复治疗,可以提高预后效果。
骨折后早期康复治疗,通常是指7至14天以内,此时组织愈合尚未稳定,需以肌肉被动训练、以及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和抗炎治疗为主要的康复目的。术后7至14天以内,患者多处于卧床状态,由治疗师展开被动肢体舒张活动,针对全身大小关节以及患侧肌肉组织做收缩和舒展运动。过程中可结合按摩的手法,促进血液循环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要严密监测骨折创伤部位,观察伤口恢复状态,若出现肿胀加重或局部红肿等感染征象需按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反应,疼痛严重时需给予镇痛治疗。
骨折后中期康复治疗通常是指14天至30天以内,此时骨折创伤部位得到基本愈合,肿胀已基本消退,在这期间疼痛反应逐渐缓解,此时为防止关节僵硬,可逐渐增加关节被动活动(使用CPM机),康复训练开展时应由轻到重,需规定每日锻炼时间和锻炼次数,同时要评估采取康复治疗后的疗效。
骨折后期康复通常是指30至90天以内,在这一周期内骨折创伤愈合进一步加深,此时不但有了纤维连接骨骼,周围神经、肌肉等软组织也已基本愈合,此时不采取康复治疗,可导致关节功能受限或出现僵硬状态,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配合药物以及物理疗法,以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出现。
骨折后在黄金周期内,除了采取康复训练,还应配合平衡的饮食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全面促进骨愈合,以此提高患者躯体功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