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与抗震性能分析

发表时间:2020/6/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周圆圆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并且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
        浙江中检海德标准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并且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但是由于火灾等事故不断发生,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文在具体施工实例中,对火源调查和现场检查的结果进行调查,对火灾后家庭的地址特征和家庭框架的结构损坏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屋;火灾;结构检测鉴定;抗震性能
        引言
        由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世界上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其中就有一些人为了过上好的生活,而去破坏伤害环境。在最近几年来,由于地震的发生频率增高,所以人们开始在思考自己的行为。并且地震就会有受害者,于是人们为了减少地震的受害者,就对居民住宅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与此同时,火灾也是人们在设计房屋时要考虑的因素。因此,本文站在不同角度上分析了房屋火灾的抗震性能以及探测和鉴定结构,以此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
        1建筑概况
        某商住楼全长50m左右,宽42m,总建筑面积达18000m2,房屋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共10层,地下1层,地上9层。其中,地下1层拟定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上的1层、2层和3层为商场,层高4.5m,其余楼层为住宅,层高3.0m。该建筑在投入使用11年后由于线路故障发生火灾,火灾的影响面积为8000m2,主要受灾区在地上的1层到3层,几乎所有店铺都被烧毁,损失巨大。火灾持续7小时后扑灭。
        2灾后安全检测鉴定
        2.1初步检测与鉴定
        事先检查和确认房屋结构。首先工作人员,用肉眼观察火灾后建筑物的结构损坏,或使用简单的工具判断火灾。在此过程中,有必要确定损坏的性质和程度,并评估火灾的程度。然后翻阅相关的文件和证据资料,包括房屋的原始建筑图纸和房屋的检查数据。同时,审查房屋的实际结构,以确保文件和证据的准确性。完成这些任务后,需要进行官方的预检和检查,还有则是灭火的方式,寻找证明温度的证据,以此对火灾温度进行明确。
        2.2详细检测与鉴定
        详细的检测和鉴定任务需要制定具体的计划。工作人员需要调查初步鉴定的结果。应对火灾温度,功能和范围进行详细检查。在这里工作人员可以找到火灾扑救报告,调查报告和火灾现场残留物。根据结构的表面特性,确定火灾温度和范围,并根据需要分析和计算火灾现场温度。在这个阶段,需要详细考虑房屋构件的损坏的程度。例如,我们通过分析房屋构件的燃烧程度,房屋构件的材料特性和变形等来分析房屋的结构,通过全面详细的检测来对房屋的受灾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最后,在建筑物发生火灾后,需要制作一份检测和验证报告,该报告需要与土木工程评估标准的相关规定相结合,其中包含具体火灾情况的详细报告。火灾影响评估的结果是强制性的,以及房屋内部件的损坏程度。
        2.3火灾后现场查勘及构件初步评级
        规范《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根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程度将火损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分为四类:Ⅱa级、Ⅱb级、Ⅲ级、Ⅳ级。含义及特征如下:Ⅱa级: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Ⅱb级: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提高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和外观修复措施。Ⅲ级: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著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Ⅳ级: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本次检测是在火灾发生后约1个半月后进行的,火灾现场已经清理并有临时支护,通过现场火损残留迹象可初步判断火灾发生时的温度分布和构件受损情况。
        2.4强度检测
        灾后混凝土结构强度是十分关键的检测内容,为对强度进行准确测定,需使用钻芯法和回弹法进行检测。①钻芯法。在受损较为严重的构件上钻取不少于46个芯样,然后对芯样的外观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主体表面的灼烧深度超过30mm。在制备标准芯样的过程中,要先剔除掉烧伤的部分,然后在施以加工、研磨等处理,处理完毕后即可进行强度试验。②回弹法。利用回弹法检测共64个受损柱体的抗压强度,施测表面为浇捣作业侧面,按水平方向进行回弹。为了对超声与回弹数据实施校核,需在部分位置进行取样,检测样品的抗压强度,再根据相关技术规程的要求,修正强度换算值。通过强度检测得知,地上1层柱体的灼伤深度超过30mm,强度推定值保持在13.4MPa~29.4MPa范围内,芯样存在较大的强度离散性;地上2层和3层的受损构件强度推定值保持在18.1MPa~27.9MPa范围内,同样具有较大强度离散性;地上4层经测定受损构件强度可满足规范要求。
        2.5房屋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内容及依据
        由于公司的需求和项目的情况不同,所以对于火灾的检查内容如下:①现场检查和消防检查:火灾结束后,通过对结构损坏的部件监测火灾的状况。并根据火灾后公司的表面状况以及发生火灾的原因,能够先确定火灾的温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再将其写入书写过程。②要对温度进行测量,检查是否有部件破裂,变形,移位等损坏。并根据部件上是否存在松散混凝土,保护层是否剥落,露出钢筋,生锈等情况,来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损坏程度,并分析火灾情况。
        3房屋火灾后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在对车间的结构空间进行分析时,我们能够在空间图中清楚地看到车间的层次结构。在进行地震特征的分析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车间一楼横梁和柱元件的刚度。此项目的作用是用于对地震前后车间结构设计模型的分析。通过仔细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火灾发生后结构的刚度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并且结构本身的失效期也增加了。在车间第一层中,结构的位移增加了约15%,不仅是纵向位移增加到了14.5%,顶点横截面之间也发生了恒定的移位。经过分析发现,火灾的发生导致车间的抗震性能明显降低,而地震的反射增加。对于火灾后结构的抗震设计,设计师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以此来提高车间修复后的有效结构和地震活动性。
        4处理建议
        1)针对第一类损伤以下的柱体,凿除外部受损层,直至外露内部未受损界面,同时对外露钢筋实施除锈,使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与平整;2)针对损伤较轻的柱体,在凿除受损层以后,使用同标号的砂浆进行抹灰处理;3)针对第一类损失以下的梁体,凿除外部受损层,直至外露内部未受损界面,同时对外露钢筋实施除锈,使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与平整,然后再使用环氧胶泥对裂缝进行封闭,底部粘贴碳纤维布;4)针对损伤较轻的梁体,凿除外部受损层后使用环氧胶泥对裂缝进行封闭,最后利用砂浆抹灰即可。
        结语
        火灾通常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较大的损害,降低了结构的安全性能和抗震性能,但一般通过修复加固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因此,对于火灾后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鉴定以及合理、准确的计算分析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火灾现场调查、火灾温度判定、受损构件的损伤鉴定、钢筋性能衰减和构件截面混凝土损伤情况鉴定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件承载能力以及结构安全性能,并就火灾前、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构件和结构的损伤程度作出合理的评估,进而制定相应的修复加固策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梁兆强.房屋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与抗震性能分析[J].广州建筑,2014,42(3):13-15.
        [2]周荣胜.火灾后房屋结构的安全鉴定[J].中外建筑,2014,10(03):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