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空产品开发过程复杂,其项目质量控制相对于其他产品也更为复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专业化协作,航空装备研制项目主要采用“模块集成商-模块供应商”的研制模式,以模块集成商(主研制单位)为核心的战略企业联盟进行协同创新研制。因此,从项目模块化视角,研究研制项目的 模块化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国内外航空产品研制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内外;航空产品;研制项目;质量管理
一、前言
航空装备研制项目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创新性系统工程,中央将发展大飞机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国务院将其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国务院曾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颁布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将航空制造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统筹航空技术研发、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市场开拓及服务提供;至 2015 年,形成国产飞机整机集成和关键部件研制生产能力,航空产业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2020 年,航空产品、航空服务形成竞争优势,航空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1 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为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航空装备研制项目管理研究
航空装备研制项目由其自身产品的复杂性以及高附加价值的特性决定了该项目的复杂性以及项目管理的多样性。
(1)航空装备研制项目的特点
中国航空工业的型号研制己经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研究、设计、实验、制造手段配套的高科技产业体系,能够自主研制生产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轰炸机、侦察机、直升机、运输机及通用飞机等多种机型, 这些型号的飞机在性能质量、经费投入和研制周期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航空型号研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有机结合的大规模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巨大、技术复杂、综合性强、协作面广、研制周期长、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高、风险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研制过程中,项目管理对产品质量、周期、成本的影响较大,为解决传统的型号研制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计划与经费管理不规范,项目责任人自主性较弱等问题,各航空企业相继引入了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
(2)航空装备研制项目进程及风险管理
针对航空装备研制项目进度风险,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德尔菲法比较适合适用于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影响比较重大而又无法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加以识别的风险。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权重的详细方法。但德尔菲法具有局限性,只能反映比较一致的意见而对于这种意见正确的理由无法证明,并且项目风险预测与识别非常容易受项目风险管理者主观上对调查的选择影响,从而导致结果发生偏差。故障树分析法非常适用于大型项目对于风险进行识别,并总结了该方法的分析步骤。另外, 对航空型号研制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的原则及程序、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评价的方法、框架、流程都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索,并对项目进度控制的原理、方式、过程、趋势做了透彻和详细的论述。
(3)航空装备研制项目管理方法
项目管理适用于任何项目活动,特别适用于大型、复杂或阶段性的活动管理,而航空装备研制项目往往是长周期、大容量、多环节的复杂项目, 因此特别适于采用项目管理。
航空装备研制项目管理有利于项目各子系统目标的控制和各子系统项目之间的协调以达到项目效益最大化针对项目管理执行过程提出成本效益原则,以避免设置不必要的部门或环节导致进度管理成本的上升和管理效率的降低。提出一种着眼于快速取得研发成果和充分发挥组织职能的组织形式,即矩阵的组织结构模式,以满足航空型号产品研制项目中各组织部门的相互协调与配合。航空装备研制项目进度计划有多种方法以对项目进行排序和制定进度计划。针对关键线路法(CPM),
利用网络图找出项目关键路径,以确定各活动时间;针对甘特图,该学者提出以日历形式列出项目工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用以描述项目进度信息, 并将其“可视化”。
2.2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1)项目质量管理内涵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于质量的定义是:质量是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和隐含的需要的能力和特性总和。质量在项目质量管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项目过程的质量和项目产品的质量。对产品而言,质量主要是指产品能够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所具备的功能特性, 一般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外观等具体特性; 对服务而言,质量主要是指服务能够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一般取决于用户对服务的期望和对服务的实际体验二者的匹配程度。项目质量管理就是指为确保产品质量,且实际发生的质量成本不超过预算计划而开展的管理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要实现所有的管理职能,其目标是按照众所周知记录在案的业务需求来确定的,即在项目实施过程的各阶段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提高各阶段的工作质量,以最终获得客户期望的质量水平。
(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随着国际标准化组织各类体系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项目质量管理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迈进通过对建设工程各参与方的调查,认为项目质量体系通过质量计划加以描述,可以被定义为一套特定的程序,成为组织质量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描述了一系列关于改进建设项目设计及现场过程管理的建议,提出了获取质量的 22 个重要因素, 并对其进行逐一考查,每个因素都与质量体系的原理密切相关。
(3)项目质量管理方法研究随着项目质量管理日趋重要,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种类也越来越多。运用模拟方式改进设计质量,并在项目建设之 前模拟验证各种设计假设,通过模拟,评价设计方案,以改进建设项目设计、质量及管理。项目质量管理是宏观的层面,而项目质量保证是微观的层面,并设计了一条贯穿整个项目的研究主线“项目质量管理——实施质量保证——质量保证的输入和输出——质量保证的工具与技术——质量审计——质量体系的融合与运行”。运用 WBS(WorkBreakdown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方法对上汽商用车项目质量管理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最终整理得到一套整车项目质量管理 WBS 法。
结束语:航空装备研制项目的成功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军事及战略利益,能否在实施过程中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是项目能否成功的一个最关键、最本质的因素。本文对航空装备研制模块化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 能够有效促进航空大型研究院各个项目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航空装备项目由于其所遇到的技术以及管理问题的复杂性超过一般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具有技术扩散效应和管理扩散效应。
参考文献:
[1]冯良清.服务型制造网络节点质量行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黄泰岩,李鹏飞.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03):36-42.
[2]曹虹剑.网络经济时代模块化组织治理机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彭本红.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形成机理及治理机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王立文,邓鹏,杜端甫.我国航空项目管理的演变与发展[C].中国(首届) 项目管理国际研讨会,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