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发展,这一点以社交网络尤为突出。党建工作是全国人民充分学习党的先进知识、了解党的动态的关键途径,做好党建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网络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网络党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络;党建
1、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8.02 亿,普及率为 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 2968 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7.88 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 98.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参与政治的方式已经由原来的物理性公共空间扩展到网络上的虚拟空间。据调查和研究表明,网络在当前业已成为中国网民表达政治意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途径。截止到2018年6月,社交软件中作为代表的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为 86.9%,并且随着短视频的兴盛,微博在粉丝互动和内容分发等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强化,用户使用率已经升至42.1%,较 2017年末又有所增长,用户规模半年增长 6.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网络迅猛发展的21世纪是先进的、不可动摇的,而通过网络这一渠道开展党建工作,运用新时代、新思想,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开展党政建设以及先进思想的传播,是21世纪不可或缺的热点的话题。因此本文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网络党建中的发展和重要性进行了陈述,为网络党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2、网络党建的重要性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媒体在发展自身影响力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打造全媒体格局、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大传统媒体的共同目标。作为主流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上的成功典范 ,新华社以其灵活丰富的产品形式及优质充实的新闻内容吸引了大量受众,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同时,新媒体有助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有力手段[1]。新媒体在实现政治参与和民主的良性互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同时,随着新技术的问世, 新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网络信息容量的无限性,网络信息的可操纵性,网络的虚拟性 、开放性和数字鸿沟的存在,使网络政治信息的客观性难以保证;同时也导致了民众非常规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政治参与的不均衡发展,使网络时代的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
学术界通过各种实证数据的分析发现,互联网可能会给政治参与带来积极的影响, 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存在着无差异效应、增强效应、 转化效应、极端效应甚至挤出效应等多种效应[2]。 关于网络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设和观点:
①无差异假设。有学者认为,尽管网络可能拓宽了人们政治参与的渠道,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利用网络参与政治与利用传统手段和资源参与政治、网上政治参与和网下政治参与的人群特征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②增强效应假设。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仅仅增强那些在线下就热衷于政治参与的人群的政治参与热情,并不能激起线下政治冷漠人群的政治参与热情。
③转化效应假设。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的出现具有将那些原来在线下不参与政治 的人转化为政治参与者的积极效应,这种效应对于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加明显。
④极端效应假设。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公共舆论很容易促使网络政治参与者的态度极端化。
已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较高、公共意识较强、 结社较多的群体选择政治参与的可能性大于其他社会群体。因此,大学生的政治参与问题就成为国内外政治学研究重点关注和考察的议题。如邹静琴等通过对广东省八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发现,虽然大学生普遍对网络的政治影响力和政治参与内容有着高度认知,且对于网络政治参与和国家宏观政治民主之间关系的定位也比较清晰和准确,但是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涉入程度较低,并未将网络作为政治参与途径来加以运用。
近些年来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广泛使用,有些学者认为,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国内微博的兴起在很多方面影响或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表达和行动方式,它们不仅是公众意见汇集和发散的枢纽,而且是公众进行民意表达、参与公共事务甚至参政议政的新途径[3]。
事实上,群体对于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热情但是热情不高,并且在网络生活中更多的人并不会主动进行政治参与,网络平台对于网民来说更多的作用是用于娱乐消遣和寻找学习资源,而在微博和微信中,微信的使用度和普及度在大学生要明显高于微博,但是更多的大学生却更愿意在微博中参与政治活动[4]。一些人愿意在相对安全和私密的环境里表达自己的政治看法,但是更多的人在参与政治的时候更需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想要和别人获得讨论的交流,去观察别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并且和当事人互动,并且在微博世界中,身边的熟人很少,可以更自由更不受约束的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微博操作简便易行,可以满足大家简单发表自己意见的需要。因此要如何正确的引导网民更深入的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是不是应该营造一个相同的开发又安全的环境值得我们在讨论[5]。有学者指出,网络政治参与具有较好的民主训练功能,我们应该利用好微博这一技术平台,通过制定保护言论自由的制度,建立微博问政的长效管理机制,引导网民进行有序政治参与,逐步推进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总结为“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这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有力撑起了整个体系的宏伟大厦。在网络党建的过程中,全民参与固然为广开言路、广泛吸收民众意见敞开了一条新的道路,也为社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提供了一扇窗口,但是毫无疑问,在网络中,数以几十亿计的网民的不可控性也为网络党建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境外反动分子更容易通过网络来传播、散播不当言论,因此,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促进网络党建的唯一准则,也是反击网络反动分子的最强有力武器。
3、结论
近年来,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 APP层出不穷 ,形式各样。 并且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人们的政治参与逐渐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的复杂性导致网络工作具有极大的挑战,不仅仅要直接面对境外反动势力的谣言攻击,也要一心一意正确引导民众的政治导向、了解党的最新动态、学习党的最先进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仅是网络党建工作的强有力指南,也是抵挡入侵、提升民族自信的源泉。在网络党建中,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发展网络党建的唯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李冬萍. 探微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J].科技风,2020,5:246.
[2] 韩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3] 韩强,刘苍瑜.论加强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的法规制度建设[J].理论探讨,2020,1:131-135.
[4] 韩强.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的科学内涵[J].广西社会科学,2018,8:17-19.
[5] 韩强.论加强党内条例体系建设[J].理论探索,2019,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