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对城市电网进行科学规划,需要建设安全可靠、运行灵活、节能环保的城市电网。进一步提升电网能力和电力质量,从而有效满足城市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在具体规划过程中,适当借鉴国外规划方式,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我国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工作效率,提升我国电力运行平稳性,对资源进行有效应用,是十分重要的。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电网规划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智能电网;现代城市;电网规划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智能电网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加强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这对于电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在实际应用之前,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智能电网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使能源短缺越来越明显。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满足电力高效、节能的需要,这样有利于实现电力技术的实用性。
1智能电网的规划对于现代化都市建设影响
“电网”指的是电网、传输线、变电站、变压器等组成的网络,这些网络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家庭或企业。尽管电网被视为工程奇迹,但我们仍将其拼凑的性质扩展到其容量。为了向前发展,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智能电网,该电网是自下而上构建的,以处理依赖于此的数字和计算机化设备及技术的浪涌,并且该电网可以自动化和管理日益增长的电力复杂性和电力需求在21世纪。简而言之,允许公用事业与其客户之间进行双向通信以及沿传输线进行感应的数字技术使电网变得智能。与互联网一样,智能电网将由控件,计算机,自动化以及新技术和新设备共同组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技术将与电网配合使用,以数字方式响应我们快速变化的电力需求。智能电网为将能源行业带入可靠性,可用性和效率的新时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它将为我们的经济和环境健康做出贡献。在过渡期间,至关重要的是进行测试,技术改进,消费者教育,标准和法规的开发以及项目之间的信息共享,以确保我们从智能电网中获得的收益成为现实。智能电网带来的好处包括院电力传输效率更高;发生电源干扰后更快恢复电力;降低公用事业的运营和管理成本,并最终降低消费者的电力成本;高峰需求减少,这也将有助于降低电费;大规模整合可再生能源系统;更好地集成客户所有者的发电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系统;提高安全性。
2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电网规划策略
2.1老城区电力改造
城市发展期间,对于土地资源拥有迫切需要,这种情况下,变电站和电力线路走廊建设,会占据较大成本,同时导致土地资源更加紧张。这种情况下,使新变电站和电力线路走廊建设面临一定困难。而对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而言,部分城市中存在城中村、一级老城区等,均需要进行改造。这就面临着综合改造一级楼盘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电力系统受到一定影响,城市改造对于电网供电能力以及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但是,要想对符合所在地理位置进行改变,面临较大难度。这种情况下,需要在配电网结构当中对负荷所接入的位置做出改变,这样就能够有效实现更大程度的优化和调整。在具体改造过程中,可以针对老变电站的电源点接入方式做出适当改变,针对主变增容改造情况进行进一步优化,在不增加变电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有效负荷。
2.2开发区电网布局要合理
新开发的城区在规划电网时一定要科学合理,一方面要适应当前环境下,经济发展对供电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有能力应付日益增加的供电需求。新开发区的电力规划可以合理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取长补短,适应本地区发展的需求。比如,南方发达城市的新开发区一般需要500kV的变电站3座,220kV的变电站29座,同时还需要117座110kV的变电站,只有这样的供电系统才能够满足新城区发展需求。
2.3合理规划配电网
城市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分为对高压配电网、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在对高压供电网的规划中,必须要保证各类供电区的供电都能够满足N-1的安全要求。比如像深圳、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城市中心区域的供电则必须要满足N-1的要求。对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中,必须要满足N-1供电安全准备的供电区是A、B两类。A类的供电距离是3km,B类的供电距离是4km,C、D类是6km,E类为10km,F类为15km。而且为了能够提高智能电网的绝缘性,要确保ABCD类供电区10kV的配电路绝缘。
2.4充分使用新能源
进行智能电网规划和建设,应当重点考虑使用新能源发电,建立新能源接入点。我国部分城市中,多数电网均属于一种典型的终端负荷型电网,主要是因为一些南方城市中,分布较多水电站,这些水电站均可以得到应用。此外,部分水电站属于私人管理项目,因此具体开发期间,没有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具体开发过程中,需要和电力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开发,进一步实现对于水电资源的科学管理,促使其被接到智能电网当中去。在实际发电期间,不但可以对垃圾进行合理应用和处理,并且也为电网系统带来较高电力补充。
2.5数据格式的规划
对智能电网进行具体规划期间,存在严重的大数据不统一情况,这就促使城市智能电网数据交互不便情况,这种情况出现智慧,有可能对城市电网的建设带来较大影响。不同之能力电网,其系统一定要进一步加强数据规范化建设,实现统一的数据格式。
3智能电网现代化城市电网规划需要注意的几点内容
1)逐渐健全与完善信息化平台,加强智能电网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这有利于各种电网信息的发布,有利于工作人员在进行现代城市电网规划时有具体可信的参照数据和参照点。这样制定出来的规划方案才有实施的必要,实施起来也更加科学、完善、合理、有效,更加符合现代城市电网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到有根有据。2)加强变电的承载率,满足用电高峰期时的公用用电和民用用电量。不仅如此,还要合理规划配电网,以此来保证城市各种区域的用电量要求,保证供电的质量安全。3)优化地理信息系统作用,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城市电网规划要以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电网和地理等信息为规划依据,来规划城市电网中各个网点、变电站、输电线路,这些都决定着城市电网功能的发挥。这有利于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准确性,有利于现代城市电网规划制定过程更加的严谨与科学。4)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预防机制,不断的完善现代城市电网规划的结构。这样有利于加强对规划人员的监督,让城市电网规划人员在制定规划的方案与结构的过程中更加谨慎,更加科学合理。5)在现在城市电网中实现配网的自动化,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高性能的配电设备等,对配电网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自动化配网,使配电网永远以一种安全、可靠、高质、经济、高效的状态运转。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电网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电网系统优化问题,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多目标性和多阶段性的特点。电网规划是智能电网建设最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智能电网的出现是电力行业的一次技术革新,在智能电网发展的背景下,采用了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有效的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了电网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我们也应该要认识到,我国这项技术的实施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慧.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电网规划[J].中国新通信.2019(12).
[2]中锦辉.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电网规划[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9(03).
[3]闵小瑞,陈炜.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电网规划[J].信息周刊》.2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