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涂珍秀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期   作者:涂珍秀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是学生学习、培养自身数学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学生计算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提升学生计算能力是目前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计算能力;提高方法
前言:
         数学计算不仅仅是课程学习内容,它更贯穿于生活中,随时可见、随时应用,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其学习成绩,更加能够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针对这一点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方法,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其学习的意志力,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计算法则,高效地进行分析计算。
一、关于小学数学概念的介绍
         1.小学数学的发展
         在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改革教学中,逐渐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具体有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师资配备方面,小学数学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老教师能够不断总结教育方法,并结合时代发展革新教育理念。而且学校在对年轻教师的选拔门槛有所提高,年轻教师大多是名校毕业,受过良好的理论知识培训,因此教师在教学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其次是反映在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由于教育模式的转变,教学目标更加趋向于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展现出了更加优秀的思维计算能力,使得整体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作用
         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这门学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根据一般的教学情况来说,与其他学科相比而言,数学是属于偏重于要求计算的科目,所以数学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在小学阶段,一般情况下只有学生有着一定基础的计算能力,才能让他们以后可以更好地学习好数学这门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更多的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方面,而且教师在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需要做到的是不能仅仅立足于教材上的基本内容,而是应当有较为广度的拓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教师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它会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正好属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假设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有较大的进步,对于学生在接下去的数学学习以及日常生活都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现状
         1.教师忽略计算的重要作用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看重应用题内部的数量关系以及其所应用到的逻辑思维,并在小学数学的理论知识内容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这就使得在相关的计算方面,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被精简了许多,学生在实际的接收过程当中也存在着疑点与不懂之处。
         2.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项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接收知识的多少以及实际运用的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讲法与运算流程才能达到最大效用的发挥。但现今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运算步骤的机械性罗列,制作精美、工整的板书让学生记笔记,对相同类型的计算题生搬硬套,这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会促使学生的计算思维僵化并影响数学的教学质量。
         3.学生对计算有抵触心理
         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计算作为最基础的一项能力,是教师以及家长都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一项内容。

但是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正确以及运算过程中的不细心,导致计算题的正确率并不高,长此以往下去就会使得学生对于计算题失去兴趣,并产生抵触的心理,从而形成一个不良的恶性循环,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
三、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
         1.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一般的计算题中对口算能力的考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加强对口算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计算的基础。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其进行训练,注重累积的作用。可以在课前进行时间较短的口算测验,积量成质,而且课前这段时间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集中能够很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同时也能够为正课开始做好准备,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再有一点就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每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开展口算的专题训练,在学完某一种知识类型后进行统一的巩固提高,就拿学完整个小数加减法的课程后,教学收集较为有代表性的习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掌握好基础知识
         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好的,需要教师和学生配合好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对计算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遇到一道计算题时,首先就能够想到涉及到哪些数学概念,需要应用到哪些数学计算法则及计算步骤,对这些的准确运用能够考察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就像在分数四则运算章节的学习中,学生要想掌握其基本能力,就要先理解好分数的意义以及性质,并且要熟练运用通分、约分、带分数、假分数以及相互融合的计算技能。这样就需要教师把每个知识点都讲解细致,保证学生真正掌握使用技巧,以便减少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3.帮助学生对易错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数学教学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需要教师了解每一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在总结自己授课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且帮助其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这样是效率较高的提升计算能力的途径。以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为例,在这种类型题中运用小数模式运算时比较容易,但是否需要将所有的分数都转化为小数,就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判断分数是否能换算成有限小数,如果学生对这一问题掌握比较熟练,对这一类的计算题就能够很好的应付。同时教师帮助学生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在有规律的练习后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
         4.制数学运算口诀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计算速度是计算能力高低的指标之一,在数学计算当中有很多计算规则能够帮助学生计算速度,我采用编制数学口诀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这些计算规则。如在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算式结题方法之后,我将十几乘十几的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0占。”改为“头○头,尾○尾,尾○尾,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0占”,给学生“12×14=?16×11=?”一系列习题,鼓励他们在竖式计算之后观察得数结果,将口诀的空缺填好。例如12×14=168即1×1=1,2+4=6,2×4=8,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学生很快发现口诀的秘密,不需要竖式计算也能很快得到答案。经过两周的学习,在最后的测验中我们发现学习编制数学口诀的班级解题速度比其他班级快20分钟,准确率几乎一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这需要相关教师积极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点,并积极结合自身专业积累进行更进一步的教学优化与完善,使得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得以在科学化、完备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当中得到有效的提升与优化,以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以及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目的,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而负责,真正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世杰.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旬刊),2018(2):109.
         [2]张龙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8(26):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