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技工院校体育的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期   作者:戴吉明
[导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上升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上升,国家也在不断的加大对技工院校的教育力度。作为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供给点,提高技工院校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的问题;而且,技工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体育课经常是学生忽视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改变教学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革。
        关键词:技工院校;体育教学;高效
在我国当前技工院校发展的过程中,此类院校开设最本质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而学校如果想要更好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或者是劳动者,就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兼顾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这一方面。这就对技工学校在教学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当前形势下对技工院校如何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
一、技工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体育课程
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已经逐渐深入,但是部分技工院校和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依旧将专业课作为教学的重点,不重视体育教学的开展。
首先,许多技工院校的体育器材不足,许多课程都无法开展,学生很难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因此逐渐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其次,技工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从表面上看体育课程与学校的教学目标毫无关联,所以学校和教师都不重视体育课。最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体育“无用论”一直阻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因此,体育课程在改革时必须首先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为体育课程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脱离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体育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时代特征,与现阶段的体育发展相脱离。首先,体育教材的内容变化较小,还是向学生展示“走”“跑”“跳”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反复地学习让学生失去了参与热情。其次,教师在讲课中过于拘泥于教材。体育是灵活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体育教学目标,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己任。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死板,学生也接触不到最新的体育知识。
3.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目前技工院校的体育课程还是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会根据体育教材给学生讲解基本的体育知识,比如学生的身体构造、肌肉位置等。其次,教师主要以教材为基础,以现有的体育设施为依托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现场演示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模仿。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这种教学方式,会感觉此类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所以现有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技工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措施
1.技工院校的教师要致力于打造一种较为融洽的师生相处氛围
为了更好地对我国技工院校的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进行提升,技工院校内部的体育教师首先就要做到致力于在校园内部打造出一种课上融洽的师生相处氛围,从而让学生乐于去听取体育教师课上教学所给予的各种体能训练的建议。不仅如此,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时,它们还需要以学生为根本作为教学的总体目标,真正的做到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尊重学生、与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相信体育教师课上所讲授的各种内容。从古至今,在我国实施教学往往都秉承着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理念,而技工院校的教师,致力于打造一种较为融洽的师生相处氛围,也是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与其内部的体育教师进行亲密地交谈,从而让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活跃的参与到课堂上的体育锻炼之中来。而且只有技工院校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较为融洽的相处氛围之后学生才会积极踊跃的向教师反应体能训练等方面的问题。
2.创建特色体育课程
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特色体育项目,学生对此类体育项目耳濡目染,更喜欢参与其中。比如在海南地区会有沙滩排球体育項目,东北地区会把滑冰纳入体育课程中。所以在体育改革过程中,要将体育课程内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方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首先,学校的体育组要编制本校的体育教材。此类体育教材是以教育部的体育教材为基础,结合当地的体育特色而创编的。其次,在创建特色体育课程时,学校还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学生是体育教材的受众,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课程中,进而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3.技工院校要致力于将体育运动融入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
技工院校在对学生实施真正的体育教学的时候,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积极踊跃的参与到体育运动或锻炼之中来,还要能够将这些体育锻炼的活动形式融入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之中去,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带课外业余时间进行这方面的锻炼。这就要求了技工院校要为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比如说在校园内部设置一些体育运动的设施等,同时还要增加学生的业余活动时间让他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体育运动。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防止每个班级内部不积极踊跃参与体育运动的现象出现,学校要尽可能的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们在业余时间开展一系列的体育运动活动,久而久之就会让校园内形成一种崇尚体育训练的氛围。
        结语:总而言之,在技工院校进行体育改革,目的是让体育课程能够符合社会要求,满足学生所需。但是从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看,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学校与教师在改革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达到高效课堂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职体育有效教学的思考[A]. 曹建平.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十二)[C]. 2019
[2]何东亮.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品牌研究,2018(3):94-95
[3]李青.论如何提高技工院校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54+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