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的快速发展,每个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建筑也在逐年增多,逐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与之而来的是对建筑施工要求的大大提升。近些年来设计人员比较倾向的就是装配式建筑,这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有着很多的优点,不过在工程整体的流程管理中还是存在着一点不足。本篇文章将针对此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关于弥补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流程管理不足的一些建议。
关键字:装配式建筑;建筑模式;施工管理
引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大面积建设,对建筑的需求和要求逐年上升,涌现了大批新兴的建筑模式,其中比较受设计者和使用者认可的就是装配式建筑,这是一种可以大大缩减施工时间的模式,不过目前施工技术并不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待处理,给整个工程流程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威胁。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这些风险,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于它的了解,并尽可能的完善整个施工管理过程。
一、正确认识装配式建筑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模式最初起源于大约70年前,不过最初的装配式建筑并不受到设计者的欢迎,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科技、建筑工艺等并不发达,各方面条件都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限制作用,导致装配置建筑并没有发挥到它原本的水平。不过随着近些年来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的混凝土现浇工艺,大大的推动了此类建筑模式的普及。同时,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水平和施工的质量与速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提高。不过即使这样,目前此类建筑的整体管理与施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要求设计者和施工人员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严格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二)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以前的建筑施工一般是将施工材料运输放置到施工场所,然后在施工场所进行一系列的操作。而装配式建筑则是一类全新的模式,和以往的施工过程有着巨大的不同,装配式建筑中一般是预先订购制作的构件,施工过程中所要用到的片段或者整体都是提前定制然后在运送到施工场所,再进行处理的。换句话说,就是在工程开始之前的准备阶段,由其他组织将建筑中可能会用到的结构的一部分预先制作出来,然后检验合格,就可以将这些构件运输到施工场所,然后再使用其他工具,继续接下来的处理。
(三)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此类新型建筑模式有许多优点,首先,因为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是可以预定制作的,这样就省去了原本要在施工场地需要进行的很多操作,加快了施工的进度。同时,降低了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噪音、环境等影响。而且,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对于构件进行拼装的这个阶段,施工人员不需要进行大量的体力操作,只要进行一些调整即可,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工作量。此类模式的好处很多,不过目前我国使用的时间还较短,技术整体不够完善,约束了装配式模式的推广。
二、分析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一)装配式建筑的流程缺乏规范性
因为我国使用装配式建筑的时间较短,所以目前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施工系统,这种情况对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因为此类模式中使用的构件一般都是在其他的工厂内建造的,这就导致,构件在定制工厂和施工场所运送的这个时期,有很大的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有完善的流程来保证在运送的过程中构件不会有损伤。目前,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中用到的构件的运送和安装等阶段都并不完善,这就导致了构件非常易损伤。构件的质量对于整体建筑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构件在运输保存的过程中受到损伤,会导致一系列的建筑质量漏洞,威胁到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发生这些问题。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准备工作不完善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来确保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如果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的不充分的话,就会大大增加后期施工的困难,所以一定要充分做好建筑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过因为目前的很多施工团队对装配式建筑的了解并不完善,所以导致很多团队在施工的前期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没有为接下来的施工工作打好基础,制作出高效完善的工作计划,导致很多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逐渐暴漏,难以解决,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造成了建筑的进度减慢,施工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增加了金钱的消耗等等对建筑施工产生消极影响的事情。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配合度不强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有不同的施工团队,为了加强施工效率,必须提高各个团队之间的协调搭配效率。假如上级和下级团队之间配合不好,就会导致工期增长,效率下降的问题。同时,也要加强团队的管理强度,确保工作的有效完成。此外对于一线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也要有一定要求,要保证工作人员对于装配模式的熟练掌握,这样可以提升整体的承载效果,提升整体的建筑质量。总的来说,虽然这些年来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和受欢迎度有很大的提升,不过,因为使用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还是存在者许多不足,限制了它的推广。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发现不足,制定方案,弥补不足,进一步完善装配置建筑。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风险的应对方案
(一)全面完善建筑构件的保存与运输工作
在实际的装配式建筑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质量问题都是由于建筑构件在厂区的存放和运输中受到了损害造成的,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建筑构件存放和运输的管理,避免造成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损坏。对于梁、板、柱等易于破损的构件,要使用一定的防护措施进行保存,可以使用一些软的物质把这些构件与地面进行分离。构件在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在构件之间使用棉布或者其他的软材料进行隔离,防止构件出现破损。
(二)完善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装配式建筑的前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施工单位要按照建筑项目和资金的情况,做出完善的工作计划,同时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合理使用和安排人员的工作量,并保证施工人员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掌握,避免因为技术问题导致施工进度的延误。在施工场地,必须准备好所需设备,并且施工前对其检查,同时要保证施工场地各个部分的清洁水平,尤其是一部分容易受到损坏的建筑材料,必须做好保护工作。最后,要完成好最后的收尾工作,对于剩余的一些建材,进行适度的保护,避免其受到损伤。
(三)实施施工全过程监管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各级人员一定要有充分的责任和安全意识,负责管理的人员确保施工场所的工作效率和人员的安全,保证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实际的价值,创建完善严格的管理规章,同时,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高标准,严要求的对团队进行监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问题,尽最大的努力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督促工作人员要严格的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来开展工作,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严格的现场管理,减少各种问题的发生。
四、结论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筑的大幅度上升,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新颖的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不过虽然它的优点众多,但是由于使用的时间较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问题,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建筑的质量,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思.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
[2]张程城.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风险评价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3]杨晨光.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应对措施[J].中国市场,2018(18):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