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生产工业化在美国、新加坡等工业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早,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其建筑工业化的程度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虽然我国的建筑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但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如天津市,按照天津市关于装配式建筑建设管理的要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和中新生态城区域内的商品住房项目全部实施装配式建筑。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电气施工;施工安全要点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构配件后,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建筑等。建筑生产工业化的本质就是生产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过程的集成化、技术生产科研的一体化。
1 装配式住宅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主要特征为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
(1)保护环境。传统做法,在现场施工时要着重考虑施工噪音、施工垃圾、施工粉尘等对周围环境与施工进度的影响。装配式建筑方式可减少现场湿作业工作量,现场产生的粉尘及建筑垃圾少,整洁度好,后期可直接施工涂料饰面,实现绿色施工。
(2)提高质量。预制建筑构件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按照构配件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责任制等成熟的质量管理措施,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生产构件的原材料,并对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完成后的质量进行把控。做到构件尺寸精确,构配件质量可靠,混凝土平整度好。同时与常规现场施工相比内外墙面可以省去抹灰工序,从质量上杜绝了室内墙面抹灰空鼓和裂缝等质量通病。此外,外墙自带保温,防止后期结构外保温脱落。
(3)方便施工。构配件实行标准化工厂生产,“量体裁衣”,无浪费。现场实行装配式施工,所需施工人员相对少,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大部分都是吊装作业,一次成活,节约模板及支撑体系成本,减少现场作业。同时,减少常规湿作业时的水电预留预埋施工原材料的浪费。
(4)缩短工期。传统建造方式受恶劣、季节性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对施工工期影响较大,使得工期无法保证。装配式施工可以对施工进度进行精准控制,施工过程中按照现场进度情况可以进行穿插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缩短工期。
(5)控制成本。装配式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减少,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对现场施工中所需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大幅度减少,避免了浪费,节约了成本。由于减少内外墙的抹灰,继而降低了后期因养护不当造成空鼓的维修成本。
2 电气施工
目前市场主要预制构件有预制剪力墙、预制叠合板等。根据项目经验,此处仅阐述与预制叠合楼板相关的经验做法。传统建造方式,强弱电专业的预埋盒与预埋管线是在模板支设完成,底层钢筋敷设绑扎完成后再进行预留预埋施工,待土建专业盖筋绑扎完成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本层预留预埋完成。采用预制叠合楼板时,由于预制叠合楼板是半预制半现浇构件,强弱电专业的预留预埋盒应提前预埋在结构预制构件内,而强弱电专业管线则应敷设在预制叠合楼板的现浇层内。由于强弱电专业的预留预埋盒与预埋管线分别敷设在预制板与现浇层内,为保证预埋管路的通畅,就需要在后期进行预制叠合楼板的现浇层施工时对预埋盒与管线进行连接。通常预制叠合楼板的厚度为60mm,为保证后期预埋盒与管线能正常连接,要求在叠合楼板预制构件中预埋的强弱电预埋盒高度大于预制叠合楼板的厚度,一般采用86mm*86mm*100mm的深型接线盒。
在施工时,楼板内敷设的强弱电管线众多,不可避免的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在正式施工前,需要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强弱电管线敷设路由的优化,研究管线布置及管线交叉的施工方案,尽量避免或减少管线交叉的情况。尤其应着重考虑进出强弱电箱的管线,如存在多层管线交叉的情况应适当调整强弱电箱的安装位置。
3 施工安全控制
由于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参与人数多、环境复杂多变,使得安全生产的难度很大。装配式建造方式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控制方式与安全控制要点也不尽相同。
施工单位要按照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结合装配式建造方式的施工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由于装配式建筑形式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事过或接触过的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相对较少,所以在实施前,必须对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仔细的系统的施工培训与安全培训,并将施工中的每个阶段进行危险性拆解,做到人人掌握,人人理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有装配式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流动。
在平时的管理中做到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尤其是危险程度高的施工阶段。定期召开安全总结会与安全培训会,总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布置安全工作、传达有关安全文件。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全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做到人人掌握、人人签字。对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作业如高空作业 带电作业、吊装作业等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安全保障措施到位。
以下就装配式住宅施工中的安全重点进行简单阐述:
(1)装配式堆场设置
由于装配式构配件重量大,装配式堆场尽量布置在楼边,如必须布置在车库顶板上,车库下方进行回顶加固。装配式墙体采用专用堆放支架,支架底部采用螺栓与地面进行连接,防止倾倒砸伤。装配式堆场需搭设围护栏杆封闭,非吊装作业人员禁止入内。
(2)装配式构配件吊装
装配式施工大部分是吊装作业。吊装时采用专用吊装梁,挂设安全防护带。塔司和信号工必须专人且有操作证,操作指挥保持一致,并应提前进行试吊。在雨季与冬期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并应定期检查起重设备、道路、构件堆场、临时用电等。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待地面不滑时再进行吊装施工。
施工单位应对从事预制构件吊装作业及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与交底,明确预制构件进场、卸车、存放、吊装、就位各环节的作业风险,并制订防止危险情况的处理措施。
预制构件的吊装安装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审批审核合格后实施。应定期对预制构件吊装作业所用的安装工器具进行检查,发现有可能存在使用风险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安装作业开始前,应对安装作业区进行围护并做出明显的标识,拉警戒线,并派专人看管,严禁与安装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吊机吊装区域内,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吊运预制构件时,构件下方严禁站人,应待预制构件降落至距地面1m以内方准作业人员靠近,就位固定后方可脱钩。
(3)检查叠合板支撑、墙体支撑杆件、外挂架穿墙螺栓是否有松动、缺失等情况。钢筋材料禁止集中堆放在叠合板上,应放置在小跨度板上,且材料重心搁置在墙体上,避免集中荷载出现叠合板断裂情况。钢筋材料应轻拿轻放,禁止大力撞击叠合板。
4 结论
装配式住宅是复杂且系统的,它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于一体,具有实施时间短,普及面小,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等特点。作为新的施工类型,在施工前,从公司管理者到施工队再到具体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全员的系统的全面的技术培训与安全交底,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很清楚的了解装配式住宅的基本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场施工,才能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3] 华水根,李大立,朱斌.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分析[J].建筑安全,2017,32(9):8-10
[4] 经新辉.装配式建筑的电气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3):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