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审计与编制技巧研究 宋真真

发表时间:2020/5/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3期   作者:宋真真
[导读] 建筑工程预决算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摘要:建筑工程预决算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它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建筑工程中资金的合理运用。因此各建筑企业都必须加强自身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过程,提高审核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本文简单说明了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的重要性,并主要探讨了在其审核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预算编制
        引言
        建筑工程预决算是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对各类生产资料、资源的核算管理工作。从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角度分析,预决算是一项动态管理过程。预算为工程项目投资提供必要的决策与管理依据;决算则为项目的审计、评价提供量化参考依据。通过对预算与结算的一体化管理,为工程经济管理建立全面的机制与方法。
        1、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增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市场中,社会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需求量逐步增多,建筑行业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文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现代社会这么多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另外,企业各个方面都对招商投资具有重大影响,其中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由于对工程造价影响颇深,因此也成为了企业之间比拼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预决算审核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以及机械费用等多个方面的费用支出。在工程之前除了实行工程造价工作,还应该通过预决算审核进行合理的运算和评估,以此来让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工程项目用材、施工以及进度等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控。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的预决算主要受到工程的图纸设计、收费标准、预算的额度管理以及市场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存在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因此如果在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预决算审核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造成很大的影响。小的方面来说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导致企业在整个建筑工程中获取不到原本应有的利润;大的方面来说会严重阻碍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以致不能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2、审计和编制存在的问题
        2.1人员问题
        在建筑基建工程审计和编制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准确把握,尤其是相关原则和要素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在工程结算的时候,相关审核人员将合同作为依据,并严格执行协议书、中标书、投保书以及通用条款等。倘若审核时不按照施工合同操作,预决算审计工作就缺乏有效性,限制了审计和编制工作的作用。部分人员在工作期间,对建筑工程相关资料没有全面掌握,造价变化信息混乱,相关审核人员需重复进行核算。
        2.2审计和编制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
        部分审核和编制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不能对施工技术进行准确掌握,影响整个工程的审核和编制工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施工部分,形成过程也是不一样的,相关审核人员必须掌握其概念,从而对套用定额进行评价。换个角度来说,定额对象是工程的分项结构,利用相关的施工工艺,审核和编制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建筑工艺流程非常多,且工作具有复杂性。审核和编制对工程消耗和定额价格具有决定作用。
        3、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与编制技巧
        3.1结合实际
        采取多样举措解决工程项目编制标准问题,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别加强审计与编制工作。实践中,应当注意关键影响因素及技巧要点。工程实际情况对预决算的影响因素较多,可分为地理分布、工程类型、设计施工及合作方四个方面,地理分布方面,从自然条件与地理区位出发,充分考虑工程项目个性特征。

实践中,预决算审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及施工条件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预先形成对该项目总报价及各类清单的基本认识与审计思路,关注重点问题。同时,在编制过程中应当掌握当地政策对费用记取的规定,分析劳动力价格的合理性,以提升编制准度。不同的工程类型中,预决算工作的审计与编制也存在一定差异。实践中应当结合工程类型特征,对分部分项结构及材料价格等要点开展相关工作。例如,公路、铁路、安装等项目中存在较多的隐蔽工程施工,为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应当加强对此类项目的审查力度,并在编制中充分收集资料,应用科学方法,以避免出现难以核验的问题。设计与施工方面的重点在于对设计概算与施工图的分析。在审计与编制工作中,应当充分了解前期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与方法。对概算存在的不足应在预算编制中进行针对性强化,以提升编制的准确性。同时,应当充分考虑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在审查阶段查阅设计单位的优化与创新记录,从而提升项目经济性。实践中,部分项目施工难度较大,导致潜在的变更几率增加。一方面可在审计编制阶段关注施工难点,另一方面也应当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签证管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为降低人为因素影响,应针对合作单位信誉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主要通过社会对其商业信用评价、过往合作经历等,对合作单位进行信用分级。
        3.2采取科学审计方法
        预决算审计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或采取分组、对比、分解等方法,或将各类方法组合配套使用。采用分组审计时,需要注意分组原则的把控;考虑工程动态经济管理的连续性,以内在联系作为分组基本依据,提升效度与准度。实践中,主要是以沟通提升效度,以计算关系提升准度。在同一分组内,计算关系在各分项工程量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改善准度。此方法适合金额大的大型建筑工程。对比审计主要是通过将已建成、未建但已审查及拟建三类预决算的对比,完成审计工作的方法。此方法适合于建设经验丰富的单位,当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与能力较高时,可显著提升审计管控效果,其预决算审查修正也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当工程分部分项结构复杂时,可采取对比分解法。分解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再将直接费用依照工程与分部工程进行分解。通过对比费用与审定标准,可以充分审查各项目预决算的合理性,从而提升整体效果。另外,审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工程量、定额基价等方面。工程量审计可以根据工程造价与复杂程度合理安排。当对复杂工程进行审计时,可采取抽查审计的方法,还应当注意项目的主次。以房屋建筑为例,钢筋混凝土、轻钢龙骨吊顶、块料墙面装修、铝合金门窗等均是数据审计重点。定额基价审计应当注意编号与名称的匹配性及定额换算,关注不可调定额的换算情况。
        3.3优化编制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预决算编制机制的优化基于建筑经济领域相关法规或文件要求,并结合工作实践经验从管理流程与形式着手。为解决相关问题,预决算编制工作需要结合管理流程进行机制优化。在投资估算阶段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自投资估算起确保信息向预决算各阶段传导。同时,全面考虑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对预决算设计与编制的影响。要求预决算编制人员充分了解设计单位勘察情况,加强施工图纸会审,以增强编制的准确度。发挥预算手册在编制与审核中的作用,对工程量、定额及收费等分别进行责任制审核工作。同时,落实责任降低主观恶意行为的操作空间,尤其在项目结算与决算阶段,严格控制现场签证制度执行情况。另外,不断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提升审计与编制能力外,熟悉常用领域的技术革新、市场情况等,为结算与决算管理提供保障基础。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基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预决算审计和编制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充分了解基建工程审计和编制工作,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实施,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章亮.简述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及策略[J].居舍,2018(03):4-5.
        [2]黄颖,唐小清.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审计与编制[J].建材与装饰,2018(01):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