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3期   作者:张婷
[导读]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普遍比较低,缺乏必要的科学常识,迷信现象严重、科学精神缺失。尤其是时广大农村地区,至今还存在着大量的迷信现象。语文是小学的基础科目,也占有大量的课时,在语文教材中也蕴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张婷    广西省南宁市宾阳县宾州第二小学  广西  南宁  530400
【摘要】如今,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普遍比较低,缺乏必要的科学常识,迷信现象严重、科学精神缺失。尤其是时广大农村地区,至今还存在着大量的迷信现象。语文是小学的基础科目,也占有大量的课时,在语文教材中也蕴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并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167-01

        我国国务院在2006年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科学素养是了解到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语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之一。语文教材是中也蕴含了大量的科学素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科学探究兴趣很足,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传统的应试教育强调学生的的分数,轻视学生的能力,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特征得不到发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次,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这一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可以为社会创建一个科学的氛围,也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最后,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学的功能能够得到更好地延伸,语文教学也会更加有魅力,学生也会更加喜欢语文学科。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1.立足语文教材,挖掘课文中的科学素材
        语文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小学语文教材经过了几次修订之后,布局更加合理,选择的内容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小学语文知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特征,包含的知识也十分多,既蕴含了人文知识,也蕴含了科学知识。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充分地利用语文教材,挖掘课文中的科学素材,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科学知识的良好环境。
        例如,在学习《太阳》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了关于太阳的知识。首先,我给学生播放了一个关于太阳的基本介绍,比如太阳是一个恒星,而且是恒星当中的黄矮星,地球是太阳的卫星,太阳是我们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太阳有了一个大致地了解,也明白了古代关于太阳的传说是假的。在学习《扁鹊治病》这一课时,我也借机给学生讲授了关于中医的有关的知识。此外,语文教材中也蕴含了许多科学精神,教师也要充分地利用起来。
        2.开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版块,当期的新课改要求我们开展课外阅读,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完整的阅读学习环境。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有趣味,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科普类的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无形当中渗透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价值与魅力。
        例如,我经常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科学知识的阅读材料,比如《太空生活趣事多》讲述了在太空中一些常人无法遇到的趣事,宇航员可以在舱内漂浮起来,他们的生活起居也与地球上完全不同,为学生介绍了宇航员是怎么睡觉、喝水、走路的。此外,我还订阅了一些科普杂志,定期给学生讲授关于科学的小故事,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我发现学生对阅读也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从而实现了更多的教学目标。
        3.设置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也是这样,当牛顿被苹果砸中之后,他虽然先是进行了猜想,但是后来也是通过更多的实验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必要的时候要通过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或者科学实践活动等等,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好的语文学习体验。
        例如,在有一次写作教学中,我就让学生以“我的科学小实验”为选题进行写作,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并将实验过程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完成一篇科学探索的作文。这样一来,就给了学生进行科学实践的机会,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科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下语文教学中一项很紧迫的任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新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学知识渗透——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甘肃教育,2019(17):140.
[2]陈天顺,赵诗雨.语文课程培养小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78+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