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郭祥毅 张国庆 冯双 高清军 宋延明
[导读] 目的研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单孔胸腔镜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研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单孔胸腔镜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单孔胸腔镜组(35例)和两孔胸腔镜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结果单孔胸腔镜疼痛应激指标评分明显低于两孔胸腔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单孔胸腔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高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疼同应激反应较少,有助于提升术后康复效果。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两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指除小细胞肺癌外所有肺内上皮性的癌症,其中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是常见非小细胞肺癌[1]。目前,临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单孔胸腔镜和两孔胸腔镜。单孔胸腔镜只有一个切口,创伤性较小;两孔胸腔镜能清除了解病灶部位,有助于手术观察。两种手术方法都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哪种手术治疗效果好还存在质疑。为此,本文主要选取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单孔胸腔镜和两孔胸腔镜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单孔胸腔镜组35例,男女比例21:14,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5.72±2.01)岁;两孔胸腔镜组35例,男女比例20:15,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6.12±2.1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方法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引导患者保持健侧卧位,行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后实行单肺通气。在切口部位进行消毒,在侧腋中线第7根肋骨切开约1.5cm切口进行,并置入刺鞘,放置胸腔镜。游离胸腔镜观察胸腔内病灶情况,了解肿瘤分布情况、大小等。接下来在侧腋线和锁骨中间,位于病灶部位第3根肋骨处,切开约5cm长切口。使用切口保护进分离肌肉和筋膜,分离胸壁肌肉,并置入手术使用器械,在胸腔镜观察情况下清理病灶部位。最后将清理组织放置在标本袋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部位,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引导患者保持健侧卧位,行全身麻醉。在腋前线第4根和第5根肋骨之间切开2个约4cm长切口。在腋中线第7根和第8根肋骨之间切开约2cm长切口,放置两孔胸腔镜。接下来操作与单孔胸腔镜一致。
1.3 疗效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包括肺表面活性蛋白(SP-D)、前列腺素(PGE2)、去见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单孔胸腔镜组SP-D为(9.01±1.21)μg/ml,两孔胸腔镜组SP-D为(14.31±2.11)μg/ml,t=12.89,P=0.001;单孔胸腔镜组PGE2为(155.82±6.92)pg/ml,两孔胸腔镜组PGE2为(214.82±6.72)pg/ml,t=36.186,P=0.001;单孔胸腔镜组NE为(156.72±5.12)ng/ml,两孔胸腔镜组NE为(221.23±5.11)ng/ml,t=52.754,P=0.001;单孔胸腔镜组Cor为(133.24±4.21)ng/ml,两孔胸腔镜组Cor为(156.23±5.41)ng/ml,t=19.841,P=0.001。单孔胸腔镜疼痛应激指标评分明显低于两孔胸腔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癌是指原发于肺部的恶性肿瘤,又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泡癌,是临床常见癌症。早期肺癌患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去,切除肿瘤,从而控制病情发展。但是由于肺癌主要表现症状为咳嗽、低热及咳痰等临床表现,会误以为正常情况,未引起注意,导致癌细胞发生转移,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进一步加大治疗效果。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手术治疗逐渐向微创手术治疗方向发展。在治疗非细胞肺癌中主要采用双孔胸腔镜手术。该治疗方法创伤较小,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易被患者接受。近几年,李辉贤[2]团队发现,单孔胸腔镜相较于两孔胸腔镜更具有优势,其主要是通过单孔就能完成手术操作,创伤更小,且治疗效果与两孔胸腔镜效果一致。在单孔胸腔镜治疗过程中,可直接对准病灶部位,垂直面操作,效果更显著。但是临床对单孔胸腔镜治疗效果还存在较大争议,故本文主要对单孔胸腔镜和两孔胸腔镜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与胡一淼[3]团队研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单孔胸腔镜疼痛应激指标评分明显低于两孔胸腔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研究完全一致。说明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相较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提升治疗舒适度。
        综上所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单孔胸腔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高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疼同应激反应较少,有助于提升术后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家顺.单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及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1):129-130.
[2]李辉贤,闫立佳.探讨单孔胸腔镜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0):179-180.
[3]胡一淼,吴君旭.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208(07):69-7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