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微课教学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数学小学数学知识脉络体系,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来。本文将提出当前小学数学微课课程的主要开发方式,通过对小学数学微课教育进行详细研究,希望能为后续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资源;课堂应用
微课教学法是依托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础上衍生的专题性教学形式,恰当地运用微课教学形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任务,合理地将微课资源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微课教学在课堂中的重要性
微课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中内容更加切合考纲要求的讲课堂APP来作为传授知识的渠道。其中丰富的图片、声音、视频以及反复性观看的优势,推翻了传统教学课堂中“你讲我听”式单一枯燥的课堂模式,从教学方式兴起以来就成为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逐渐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某种特定教学知识点,以十分钟左右的视频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视频和音频作用下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同时,微课教学方式具备较强的融合性特征,在对多种教学资源的结合下,将教学内容以更多样的形式进行展现,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教学设备的优化,给当前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也带来了更大的帮助,促进了新课改的全面实施。
二、应用微课资源自主学习,提升数学的应用意识
(一)课前多形式导入,唤起学生的学习认知
教师在课前预习实践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直观的微课资源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逐渐形成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资源,再通过课堂教学巩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知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说在进行“三角形高”这部分内容教学时,老师将三角形底和高的基本概念以动态图的形式制作成微课资源,让学生在教学前就能够对课堂内容以及技能有大致的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可以了解到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以及钝角三角形在画高上的区别,比较容易明白锐角三角形三个高、直角以及钝角三角形一个高的画法,但是不能够彻底明白直角与钝角三角形另外两个高的画。鉴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问题,在学生解题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己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利用微课资源验证学生的解答思路,让学生正确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
(二)课堂多方法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合理运用微课教学资源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充分掌握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与知识盲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来调整微课教学资源的运用或是新微课资源的收集与制作。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差异性来开展多元化的数学微课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触到符合自身学习实际的微课教学资源,让学生来定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型,进而转变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优化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
1.巧用微课,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合理使用微课程来调动学生思维,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乐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通过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既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可以成功地切入了课堂教学主题,实现寓教于乐。
2.巧用微课,突出重难点
当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概念较多且复杂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针对性的动态演示。通过将教学重点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单个知识点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来领悟教学中的重难点。
3.巧用微课,知识拓展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知识。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中,先利用一段小视频《车轮的起源》想引导学生的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然后,引导学生从视频故事中分析“圆”的性质;最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观看网络中的另一视频《方形车轮运动的局限性》,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总结“圆”图形的应用优势。这样通过三个阶段微课潜移默化的知识拓展,可以更好地发挥提升教学效果。
(三)课后多形式练习,巩固学生的学生效果
微课的翻转课堂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后练习,它设置的练习时间比一般新授课的练习时间要长一些。课后练习的形式要注重全面而多元化,因为教师需要注意到每一名学生的练习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活动自然就延长了练习的时间。其练习形式可以包括前测、基础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习、后测,其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关于“周长计算与平移知识融合应用”的题目,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吃透几道易错的习题。原因可能是学生对于面积这个看似形象、其实难以想象的概念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资源《巧算周长》的推送,引导学生在掌握周长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融合已学的平移知识,巧妙移动不规则图形中的一条边或几条边,从而转化成规则图形进行计算;可可以将易错题制成微视频,发布在班级平台上,让学生对照视频一遍遍地学习和分析,实现小学数学知识点教学与数学思维教学之间的融合与对接。
三、结语
微课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优点,可以帮助学生从各方面去认识、掌握和领略相应的知识点,使得数学认识的轮廓更为清晰和准确。教师在无论在课前、课中可是课后的微课资源应用,都应该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来引导学生在微课资源的学习中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巧珍.基于微课资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考试周刊,2020,(15):51-52.
[2]叶萍虹.浅谈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33):30-31.
[3]王庆芳.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0):144-145.
[4]戴强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37):219.
作者信息:黄立明,女(1973.10-),侗族,湖南怀化人,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兴隆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