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期   作者:于沁
[导读] 小学音乐欣赏学习是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激情
        摘要: 小学音乐欣赏学习是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激情,进入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曾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通过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小学生能具备“音乐的耳朵”。但是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安静专注地倾听音乐是很困难的。律动活动是帮助学生感知音乐、参与音乐的重要欣赏形式。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被引进我国,通过舞蹈律动可以唤起小学生的音乐本能。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体态律动
        一、达尔克罗兹的教学基本内容
        达尔克罗兹体系由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的音乐活动三种教学基本内容组成。本质和核心是节奏运动(体态律动),与它密切相关的是听觉能力和自发性创造能力(视唱练耳和即兴创造活动)。达尔克罗兹在《节奏、音乐和教育》一书中,列举了66个练习实例,22个是节奏动作练习,22个是视唱练耳练习,22个是钢琴即兴练习。
        1.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是以身体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等变化。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训练有利于大脑与身体在音乐中有效地进行交流。
        音乐与身体运动之间有着相对应的表现元素,如:
 
        身体是最重要的教学媒体,学生可以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种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教师在思考音乐活动形式和教学方法时,应该参照音乐与身体运动的表现元素,通过学生的音乐律动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甚至会有惊人的发现。
        2.视唱练耳
        在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中,视唱练耳需要与身体律动紧密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听觉和记忆能力、发展内心听觉。学生先听音乐,让音乐刺激学生的耳朵,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感觉,用动作表现音乐。达尔克罗兹视唱练耳教学包括听辨听唱音的高低;全音和半音的练习、音阶的指导、音程的指导、和声的指导等。在《音阶、调式、乐句和强弱》一书中,达尔克罗兹论述了强弱力度和乐句、乐段教学的重要性,例如所有上行旋律用渐强唱,下行旋律用减弱歌唱,表现旋律进行的自然趋势;在大跳音级之后的第一个音符或第一拍后面须有停顿,以制造期待等。达尔克罗兹的视唱练耳不仅是单纯训练技能技巧,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即兴的音乐活动
        即兴活动是需要即时做出音乐判断的创造性音乐行为,是促进音乐思维发展的手段,也是验证音乐思维水平的手段之一。即兴训练包括以动作、语言、故事、歌曲、打击乐为工具运用节奏、音响材料进行即兴创作。在教学中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如用动作表现不同的力度、节拍、节奏、句法等。
        二、达尔克罗兹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应当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动起来,尽情体现音乐的美和力量,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达尔克罗兹贯彻节奏第一和身心并进的原则,通过节奏运动唤醒学生的音乐意识。音乐教育家贝丽尔·德·佐伊特在为《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入门》作序言中曾表示“如果孩子们除了运用耳朵外,还运用身体的其他部分,他们对音乐的反应就会变得充满无穷无尽的生命力,进步也会变得惊人地快。
        2.对学生节奏能力的培养
        身体是体验节奏的最好媒介,通过身体运动,学生可以感受和再现节奏。因此,运动即是节奏。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通过训练人的肌肉系统,让学生熟练掌握动作,从而获得音乐节奏感。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学习首先是运动练习,通过动作,先获得肌肉感觉的记忆和音响记忆。比如,训练学生辨别强拍与弱拍,学生在稳定的拍子中行走,踏出每一小节第一拍的重音。学生通过控制肌肉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从而掌握节奏。
        3.提升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达尔克罗兹强调训练“内心听觉”,也是“音乐的耳朵”,这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积累听觉经验,发展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分析、描述、评价音乐及音乐表演的鉴赏水平。体态律动让学生可以用身体运动跟随音乐做情感表现,不是单独对音乐要素的机械训练,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或音乐情绪,从而达到学生学会听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欣赏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积累聆听音乐的听觉经验;能够通过听赏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的变化,逐步领会音乐作品的整体情感,领会音乐要素(如节拍、节奏、旋律等)、音乐的表情手段(如速度、力度等)等与音乐情感的关系;能够听赏分析音乐作品的主旋律以及它的重复、变化、对比;能关注副旋律的节奏、曲调、和声等与主旋律的关系;能听赏分析简单的曲式;能听辨人声及乐器的多种演唱演奏形式及音色;能逐步对音乐表演与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评价。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强调发展学生运动觉、内心听觉、即兴创造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丰富的表现性,不能局限于掌握一个个孤立的音,而应该重视音与音之间组成的音型、动机、主题、节奏、节拍等,以及变化和不同演变方式(如渐弱、渐强)。因此,教师可以将达尔克罗兹教学方法运用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去,可以让学生通过体态律动,去认知音乐要素,领悟音乐情感,分析音乐形式。
        音乐欣赏可以通过律动语汇来学习,有两种类型的律动语汇:原地动作与空间动作,或称非移动性活动与移动性活动。原地动作包括拍手、摇摆、晃动、指挥、弯曲、转身、踏步、说话、歌唱。空间动作包括:走、跑、跳、蹦、跃、奔腾、滑行。这两种类型动作可以结合成各种形式,如一边行进一边唱;一边跑一边拍手;一边走一边划拍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动作与音乐联系起来,达到提高内部听觉和运动觉的能力、动觉的想象与记忆等的效果。在学生对音乐要素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可以尝试用音乐教材中的经典音乐作品。
        在欣赏教学中,图形谱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可以利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与视唱练耳结合的方式,用身体动作,表现出音乐片段的图形谱出示的节奏。听赏《雷鸣电闪波尔卡》,第三主题可以用图形谱表现出雷声、闪电的节奏型,让学生用拍手表现闪电,拍腿表现雷声。
        X       X  |  X      X  |  X      X  |  X       X |
        拍手    拍腿
        X       X  |  X      X  |  X      X  |  X       X |
        拍手   拍腿               拍手    拍腿
        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并沉浸于音乐,对他们的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都会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四、结语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对学生基础的节奏感、乐感的培养有很大的贡献,给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活力。音乐教师应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优秀乐教传统的经验,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有效地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提升我国的音乐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