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在提高投篮命中率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4期   作者:许余有
[导读] 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实验法对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篮球选项课24名男学生进行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实验法对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篮球选项课24名男学生进行试验研究,运用不同的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测试分析实验前后力量水平变化、身体素质变化、定点投篮和跳投命中率的变化等,探索数据产生变化的以及对投篮球命中率影响的原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定点投篮成功率和跳投命中率来说,核心训练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定点投篮;跳投命中率
 
1 前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喜闻乐见,广受群众喜爱的全身性对抗性集体性运动。篮球比赛攻防转换节奏快、运动强度大、技战术要求高。投篮是篮球运动技术的关键动作技术之一。从力量素质的需求程度看,投篮不仅要求具备强有力的手臂力量、肩部力量、腿部力量、腰腹力量,同时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核心力量做保障。无论是原地投篮、行进间投篮还是跳起投篮,在运用技术动作过程中,急停、后仰、跳起滞空以及对抗投篮时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等技术动作,对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的需求程度都很高。
        本文通过对篮球选项课的男学生在原课程计划的基础之上,历时8周,对核心力量训练是否对影响投篮命中率产生影响进行试验研究。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在校男学生24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和体检,所有被试者身体和智力都为正常发展水平,没有心血管疾病,没有智力障碍和精神疾病等。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训练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符合实验条件,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实验前的基本情况
 
    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计划在原先制定的篮球课程计划基础上制订了针对实验组的8周力量训练方案。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课程和作息时间,教学实验方案拟安排在上课过程中进行,不占用课外活动时间。此外,教学实验方案也征求了学生的意见,然后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基本身体素质进行了收集和测量。
2.3 实验设计
        选择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篮球选项课24名男学生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时间为2018年11月份~2018年12月份,每周2节,共8周,总共32课时,每节课的最后30分钟。
        对照组按照原先课程计划不变,一般性力量训练时间约30分钟,实验组按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传统训练中。常规力量训练主要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而核心力量训练主要采用不稳定状态下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考虑到此次实验数据的精准以及有效性,在安排训练的期间需严格规定并执行两组运动员始终是在进行相同的训练量。
2.4 实验方案
        8周力量训练方案主要分2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分别为4周,第一阶段(2018年11月)主要是进行徒手的核心力量训练,如卷腹、侧抬腿、平板支撑等训练;第二阶段(2018年12月)主要是使用实心球进行训练,如带球抬腿、抛投等练习。主要的训练手段包括侧抬腿、反向上抬腿、仰躺抛投、侧面抛投、向后抛球、右侧对角线的抛投、实心球训练、带球仰卧起坐等18项训练手段。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投篮专项力量测试数据分析
3.1.1 全身协调性爆发力测试数据分析
        表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全身协调性爆发力变化情况(m)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员正手抛实心球和反手抛实心球两项测试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运动员在全身协调性爆发力这一测试指标上初始状态较为一致,说明符合实验要求。经过8周的训练后,实验后测试,可以发现实验组正手抛实心球的进步幅度较大,均值从9.27米提高到9.93米(P<0.01),与此同时实验组的反手抛实心球也有一定幅度增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实验后的正手抛实心球和反手抛实心球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一定程度上说明经过8周核心力量训练,实验组在核心稳定性和专项力量能力上有明显提升。而且实验后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正手抛实心球和反手抛实心球的指标上也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说明传统的训练方法虽然有效,但训练效果没有核心力量训练效果显著。
3.1.2 下背肌力测试数据分析
        表3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腰背力量测试结果(单位:kg)
 
        本研究采用拉力实验的方法对两组运动员实验前后的腰背力量进行测试。
        表3的测试数据显示,实验前两组运动员的腰背力量测试P值>0.05,并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实验条件。经过8周传统力量训练后,实验后对照组运动员其腰背力量值与实验前对照组的腰背力量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运动员腰背力量与实验前实验组的腰背力量测试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可见,运动员的腰背力量不管是基于哪种模式的训练方法都可得到提升,但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成效要明显高于常规力量训练。从这一测试指标的测试数据情况看,核心力量训练对于提高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腰背力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3.1.3 下肢爆发力测试数据分析
        表4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下肢爆发力测试结果(m)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测试球员双脚原地纵跳摸高这一指标,以此判断篮球选项课学生下肢爆发力的训练效果。
        实验前,通过双脚原地纵跳摸高测试两组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实验组为0.45±0.13,对照组为0.43±0.08( P>0.05),两组在实验前测试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条件。经过8周传统力量训练后,对照组在这一指标上的测试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 P>0.05),即传统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效果不大。实验组同样在这一指标上的测试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 P>0.05),即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效果也不大。实验结果表明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作用于运动员的下肢力量的效果一般。
3.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投篮命中率测试数据分析
        表5  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定点投篮命中率测试结果分析(单位:%)
    
3.2.1 定点投篮命中率测试数据分析
        实验开始前24名运动员都相应地进行了测试定点投篮的命中率,根据表5测试数据显示,实验前,实验组定点投篮命中率的投中次数为45.0%±6.85%,对照组定点投篮命中率为47.0%±7.52%,两组定点投篮的命中率实验前并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定点投篮命中率在实验前能力相当,符合实验要求。在八周的训练结束之后,实验组的定点投篮命中率为52.5%±6.25%,实验后篮球运动员定点投篮命中率有所提高(P<0.01),即训练效果非常有效。对照组的定点投篮命中率为50.4%±6.42%,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定点投篮命中率也同样具有了显著性的提高(P<0.05),两组实验后的定点投篮命中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两组的定点投篮命中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通过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在定点投篮命中率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核心力量训练的成效要明显高于常规力量训练。
        表6  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一分钟急停跳投命中率测试结果分析(单位:%)
    
3.2.2  1分钟急停跳投命中率的数据分析
        实验开始前24名运动员都相应地进行了1分钟急停跳投命中率项目测试,根据表6测试数据显示:实验前,实验组男子篮球运动员一分钟急停跳投命中率均值为56.30%±7.09%,对照组一分钟急停跳投命中率为54.70%±9.9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一分钟急停跳投命中率在实验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符合实验要求。在八周的训练结束之后,实验组男子篮球运动员一分钟急停跳投命中率为63.20%±6.61%,实验后实验组的篮球运动员一分钟急停跳投命中率有所提高(P<0.01)。实验后对照组的一分钟急停跳投命中率为58.80±6.43,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定点投篮命中率也同样具有了显著性的提高(P<0.05)。两组实验后的一分钟急停跳命中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两组的一分钟急停跳命中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通过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在一分钟急停跳命中率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核心力量训练的成效要明显高于常规力量训练。
        表7  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跳投命中率测试结果分析(单位:%)
 
3.2.3 跳投命中率的数据分析
        实验开始前24名运动员都相应地进行了跳投命中率项目测试,根据表7测试数据显示:实验前,实验组男子篮球选项课学生跳投命中率为50.28%±8.73%,对照组跳投命中率为51.68%±7.4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跳投命中率在实验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符合实验要求。在八周的训练结束之后,实验组男子篮球运动员跳投命中率为69.31%±5.96%,实验后实验组的篮球运动员跳投命中率有所提高(P<0.01)。实验后对照组的跳投命中率为63.98%±10.8%,对照组在实验前后跳投命中率也同样具有了显著性的提高(P<0.05)。两组实验后的跳投命中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两组的跳投命中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在跳投命中率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核心力量训练的成效要明显高于常规力量训练。

4 结论
4.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经过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之后,进行测试发现,实验组的正手抛实心球和反手抛实心球的测试指标数值都是比对照组(P<0.05),在部分程度上说明通过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在全身协调性爆发力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核心力量训练的成效要明显高于常规力量训练。
4.2 实验后实验组运动员腰背力量出现大幅增长(P<0.01)。测试数据得出的结论为,为了提高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腰背力量,核心训练是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的,且核心力量训练的成效要明显高于常规力量训练。
4.3 为了测试两组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进行了双脚原地纵跳摸高测试,测试后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效果也不大。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作用于运动员的下肢力量的效果一般。因为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训练的重点是核心,对于下肢的爆发性训练较少,故核心力量训练不能提高下肢爆发力。
4.4 实验在8周的训练之后结束,测试两组定点投篮的命中率可知,在部分程度上说明通过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在定点投篮的命中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核心力量训练的成效要明显高于常规力量训练。
        
参考文献
        [1]Ian Hansegawa. The use of unstable training for enhancing sport performance[J].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15,4(4):15- 17.
        [2]Travis Brown. Core flexibility static and dynamic strenths for the core[J]. NA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15,4(4):8- 10.
        [3]Paul J·Goodman. Connecting the Core[J], NACA' 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 2014,3(6):10- 14.
        [4]韩春远,王卫星等.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117.
        [5]韩春远,赵晓雯等.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5):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