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李朝军
[导读] 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还未发育成熟,在语文的学习阶段,
        摘 要: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还未发育成熟,在语文的学习阶段,很难理解消化群文阅读这些逻辑连贯的知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应用到语文课堂中,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发展,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和构架,让学生能够更快速地找到群文主线,理解阅读,从而有效提升阅读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都会从看图阅读开始锻炼,由浅到深,慢慢理解、掌握长篇阅读的技巧,拓展知识量。与普通文本阅读不一样的是,群文阅读是将多文本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有层次、结构完整的知识阅读,更加注重文本的质量,逻辑严谨和思维连贯性更强,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开展群文阅读,帮助学生理清群文主线,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育。我国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教师们要注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应用思维导图方法,根据群文主体结构设计学习导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思维导图与群文阅读的价值
    1.1 思维导图加入教学的意义
   思维导图以人的大脑发散思维为载体,促进人的记忆力提高,更加快速地理解事物,应用于现代教育,能够促进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得到全面开发。小学生的身心都处在发育阶段,思维逻辑还不成熟,学习的时候很难形成连贯思维,对一些深奥的知识无法理解,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分析整合事物规律,形成条理清晰的脉络,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一目了然,分清知识点的主次,更好地接收消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1.2 群文阅读的价值意义
    互联网基本已经覆盖社会各行各业,在全民步入信息时代的趋势下,群文阅读也是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衍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群文阅读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将网络电子化阅读与书籍纸质版阅读融合起来,实现兼收并蓄、有机整合更丰富的知识信息,让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群文阅读打破了传统文本阅读的单依据现行,通过阅读主题,将更多相关内容有效整合,形成逻辑思维缜密的阅读序列,能够让学生顺着逻辑主线,不断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形成健全的思维意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阅读中所涵盖的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三观道德价值。在群文阅读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多文本阅读的技巧,学会从庞大的数据库中精简有价值的知识点,对事物发展保持批评创新精神,掌握语文学习的真正意义。
  2 基于思维导图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讨论
    2.1 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体,构建群文阅读思维导图
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发育的基础教学,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知识量,提升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小学生的思维发育程度,以文本内容为思维导向,引导学生的思维跟上群文的主线,去发现文本中隐藏的规律,让学生分析总结群文脉络,提升阅读和解题能力。

思维导图的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方法,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向,将语文群文通过图像化、故事情节连线等方法,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群文阅读传递的意义。小学生思维发育不成熟,对群文阅读消化比较困难,而利用思维导图,将群文用关键词、图形和情节连线等结构整合起来,让阅读变得生动形象,学生自然能够快速记忆重点知识。
2.2 以课文为主导合理使用导图辅助阅读
不管是单文本阅读还是群文阅读,都要注重阅读材料的内涵价值,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德育价值的阅读材料,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划分单元的形式,不同的教学单元对应不同的知识主题,这样其实是最基础的群文阅读。
    比如学习寓言故事的单元,一般都是通过一些具有讽刺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教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三观。三年级会学习两则寓言《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通过《亡羊补牢》教导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做错事是正常的,但是要学会及时改正,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孩子懂得要为人处事要学会及时止损,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而《南辕北辙》则教导学生做事要有符合实际的规划,要树立正确的目标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一开始的方向错了,目标志向在远大,也没办法成功。
    根据课文设计的主题作为思维导图,让学生立足于寓言故事的主线,探讨更多有深刻意义的寓言,如《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全面梳理主题结构相似的寓言所涵盖的精神价值和故事发展规律,让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技巧,思维也能得到拓展延伸,为写作积累更多素材。
2.3 使用思维导图理清文本构架提升阅读效果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能够让文本结构更加清晰明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逻辑性和结构性的导向,深入理解文本中心思想。思维导图的教学比较灵活,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育情况,将群文阅读课程加以分解,如果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老师就要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先对课程进行全面预习,通过自主阅读熟悉课文之后,在让学生慢慢梳理思路,标记好词好句,重点难点,阅读完全部文本之后,将记录下来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做好主体结构导向图,形成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的思维导图,学生的阅读技巧自然得到有效提升。
另外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由探讨如何规划思维导图的方向,让中心思想更突出,通过集思广益的合作模式,学生能够归纳总结更多知识点,对文章阅读的核心内容和段落划分,层次结构布局等更加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3 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奠定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开展群文阅读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拓展延伸。在互联网时代下,思维导图的构建更符合当代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够有效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老师在教学群文阅读是,一定要尊重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发展,构建符合学生实际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更快速的理清文本结构,掌握更高效的阅读技巧,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玏.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08):70-72.
[2]边会艳.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05):110-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