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王大林
[导读]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有其明确的培养目标,那就是培养当前汽车后市场需求的汽车维修工
        摘要: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有其明确的培养目标,那就是培养当前汽车后市场需求的汽车维修工。那么怎样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是汽修专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而实训教学又是整个汽修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关于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众说纷纭,相应的理实教学和实训资料各抒己见,但始终无法全面解决实训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样”的实质性问题。本人从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多年,在如何构建一个“多维、多边、互动”的实训教学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
        关键词:  汽修  实训教学  改革探索
        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科技含量己越来越高,从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己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才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
        正是因为这些,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涉及面广,学科跨度大,特别是电子和机械技术结合日趋紧密。现代汽车修理厂的主要任务是故障诊断、换件修理及维护保养。为满足目前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各职校也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在此领域开展了多项研究和实践,课程改革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凸现模块性、实践性,如大量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训实践课时,改变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设施及设备等。
        此外,中职学校的教学对象大多是中考落榜生升上来的学生,他们不可避免的存在文化基础薄弱、思维面狭窄、对学习信心缺乏。特别是对于本专业中的一些抽象的理论,经常表现出没有信心、缺乏耐心,而对技能实践却表现出相对浓厚的持续的兴趣。
        为此,针对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本专业课程凸现的原理性、实践性特点和职校学生的特点,我校围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密切联系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着实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改革:
       
 一、实训教材的改革
    目前,根据教学大纲选用的教材中,对每一章的实训项目均有指导内容,包括:实训的目的、实训设备与工具、实训步骤等,但基本都是文字叙述加少许图片说明,无法生动直观地反映实训操作中的动态流程。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编制配套的实训指导书
        尽管学生对实训指导书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差,但实训中学生手中不能没有实训指导材料,有了实训指导材料,学生在实操训练中遇到检验方法、技术要求等问题时,可以及时翻阅指导材料,同时,教师也不应该进行没有指导材料的实训教学。因此,教师必须编制一套与实训内容相配套的实训指导书,同时必须附有相应的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供学生在实训时做出判断与评价。
2.配备规范实操的影像资料
        近几年,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师资大部分来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他们在高校学习期间实操训练就不多,来到中职学校后马上接受繁重的教学任务,根本来不及对自身实训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加上学校实训指导教师匮乏,实训的设备、工具的配备不全等原因,普遍存在着自身操作缺乏熟练和规范,因此,教师应努力准备相应的视频资料,没有相应资料的可以到相关企业或院校见习该实训项目,在备课时对实训项目的操作方法、步骤做到了然于胸,对所需要的工具、量具、设备、物件一一备齐,对学生在实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估计,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具备驾驭实训教学的能力。
3.配备实训技能考核表
    教师根据实训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准备了实训技能考评表,分解实训项目、操作步骤,标明主要测试点评分标准,记录考核时间、考核情况和失分情况。让学生明确操作得分点和失分点,提醒学生注意,同时将现场5S管理和安全纳入考评中,强化管理和安全意识。
二、实训教学场景的改革
    作为实训教学的场景,笔者认为它应具备以下功能:可以板书的黑板,可以摄像投影的多媒体、可以查找技术资料的资源库。


1.板书功能
    实训教学前必须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学生只听讲解没有看到相应板书是达不到熟记和追忆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教师在讲述时需要适度的板书,这样,实训室就应配备可以板书的黑板,写明本次实训的课题、目标、步骤、安全注意事项,讲明本次实训的分组、考评方案等。有了板书,学生更明确了实训的内容和分工,大大提高了实训效果。
2.摄像投影的功能
    实操时学生需要教师先进行演示操作,按一个教学班30名学生,一位老师在操作台上操作,只有靠近的学生看得到老师的具体动作,即便学生围着老师也只能靠近操作台的几个学生看得清楚,而且,学生围着老师会影响到实训教学的课堂秩序,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老师的演示操作用摄像投影的方法投影在屏幕上,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得清楚。
3.查阅技术参数的功能
    实训教学中为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配备装有相关汽车维修资源库的电脑,一般是每组配备1台,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时查阅资料,逐步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分组和考评的改革
    一般实训时,将学生按工位分组进行操作,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与协作的关系,不利于实训教学的管理和技能的提高。因此,对学生应采取分组分工岗位轮换制,建立学生互帮、互考、互评模式,教师在整个实训分组操作阶段起巡视指导和安全监督作用。
1.按实训操作台分组分工
    在汽车维修实训中,不可能每个实训均是每生一部车或一个岗位的,目前,只能是根据学校设备分成3-6个实训小组。在每组中进行了具体分工,笔者一般是这样分的:操作员(1-2名),指导员(1名),考核员(1-2名),其余是观察员(等待的操作员)。
2.操作过程轮换
    操作员(一次1-2名),根据教师演示操作和实训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训操作,指导员查阅实训指导书,对操作员的操作方法、动作、技术要求给予必要的指导,考评员对操作员的操作方法、动作规范和技术要求按准备好的评估表给予评估。观察员注意操作员的操作方法,为下一个进入操作台做准备。最终,观察员、考评员与操作员轮换角色,完成整组训练及考评过程。
3.实训考核的改革
    实训考核的目的不是将学生难倒,也不是去筛选技能不及格的学生。而是通过训练与考核,使全体学生不论主动参与的或被动参与的均接受了实训,通过老师的演示、同学的操作、指导员的提示,最终掌握实训的方法,提高技能水平。
4.布置实训作业
    教师习惯于理论教学布置作业,很少注意实训教学布置作业,笔者认为,实训结束后,应布置一定的实训作业,这样便于学生巩固实训内容和操作方法,便于熟记一些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同时,也为评定学生实训成绩提供了参考。
四、实训场所管理的改革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教师重点放在实训操作方法的指导和考评上,忽视了实训场所的管理和课堂的安全教育,这样不利于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与企业劳动习惯的接轨。
1.引入5S管理
    5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五项任务。
2.贯穿安全知识教育
    汽车维修安全知识是维修过程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之一,在汽车维修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汽车维修安全包括:汽车维修作业安全和汽车维修工具设备的使用安全。
    汽车维修作业安全包括:用电安全、防火安全、个人安全防护、车下作业安全、工作场所安全、汽车危险性废料处理安全、机器操作安全等。
        汽车维修工具设备的使用安全包括:手工工具的使用安全、动力工具设备使用安全。这些安全知识,可以根据实训具体项目重点提出,但必须贯穿到每次实训。
五、结束语
        总之,在实训教学改革中更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进一步采取学做结合、理实一体等灵活教学方式,把实际工作状态和课堂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加强实训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性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学校教学与实践工作的零距离结合,也为进一步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证和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郝刚.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缩短学生就业磨合期——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骆美富,陈开考.对高职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3]朱军,汪胜国,陆志琴.汽车维修基础技能买训教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8月.
        [4]蒲永峰.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