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景下,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也是逐渐增多,而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都有着直接性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应该对每一个施工步骤实行监督管理工作,对质量问题进行监管,从而为工程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注意的施工要点有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便是建筑材料,因此,需要认真落实质量监管工作。为了使建筑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使其性能良好,需要开展高效的质量检测工作,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时间得到延长,最终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进行提升。
1建筑材料检测的特点
科学、真实、严谨、准确是建筑材料检测的特点。建筑材料检测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可以作为建筑设计合理化的依据,这也正是有关部门重视并要认真做好检测的任务的原因。建筑材料检测都会对建筑材料的组成成分,抗冻性,耐火性,抗渗透性,强度和颗粒的集配等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得到科学,准确的数据。之后建筑工程依据这份检测书设计合理的建筑方案,并要结合市场的价格,在建筑材料中优中选优,这样也可降低建筑成本。因为本身建筑工程的成本就相对其他工程要高,工程量还会很大,这样就会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相对要高很多,所以施工单位一般不会冒险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而选择已经普遍的建筑材料,如果我们可以对新型的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检测结果在我们规定的范围内,我们便可以考虑使用该产品。
2建筑材料检测环节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2.1设备质量存在问题,工作环境需要改善
在检测环节中,应该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在仪器设备的选取上应遵循合理性及科学性,要运用正确的技术服务,这样才能使检测环境和工作环境更加良好,从而使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得到提高。然而,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建筑单位只追求短期利益,只想对成本进行不断压缩,对这方面问题没有加以重视。首先,没有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在仪器设备购买方面只追求价格最低。很多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只能大致满足相关要求,但设备的可操作性以及持续性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不能进行技术服务工作以及后勤的维修保养工作。这些仪器达到了合格的目的,但并不合适。因此,在具体使用期间,经常会出现“带病”工作的现象,无法与现场施工环境和施工强度相配合。其次,不重视工作环境。举个例子,检测工作在湿热地带进行,如果没有安装空调,或者空调效果不够明显,将会导致检测的湿热度与标准不符,还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2.2环境的温度及湿度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温度与湿度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材料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出现性能上的变化。例如沥青为沥青混合料中的胶凝材料,沥青的软化点,反映沥青的黏度和高温稳定性。当环境温度比沥青软化点高时,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会出现大幅度下降,稳定度也会随之而下降。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应根据使用环境进行选择,软化点不可以过低或过高,否则在温度高的环境下会软化,而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会产生脆裂。
2.3检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高素质的检测人员是实现检测结果准确、有效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检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检测人员检测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检测经验,不能规范地使用检测设备,尤其是比较精密的检测设备,使得检测结果与实际不符,使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的检测人员缺乏应有的道德感和职业精神,工作态度不认真,在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中粗心大意,造成错检、漏检等严重后果,使不合格建筑材料蒙混过关。
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种类日益增多,更新换代更为频繁,而很多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很难对新型建筑材料做出有效检测。
3建筑材料检测中检测结果控制的措施
3.1使操作过程得到优化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如果检测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那么将不利于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实际操作中,检测人员可能出现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自身工作的工作目的,只是草率地来应付,那么将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造成影响,易出现误差。要想对材料检测结果的质量进行提升,需要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检测工作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不断充实他们的技术知识储备,提升其专业素养,这样将会减少检测环节出现由于人为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失误。对于材料检测部门来说,不应该忽视质检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需要开展道德素养培训活动,以便使他们养成正确的工作态度,使其抵制住各种诱惑,以免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出现,可能会对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产生影响。在材料检测工作中,需要掌握相关的检测标准,并严格执行,这样有利于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3.2保证温度与湿度的稳定
保证温度与湿度的稳定,是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稳定性的重要措施,进而降低检测误差。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中,水泥、沥青及混凝土等材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温度与湿度的影响。因此,相关检测人员需要做好对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工作,例如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室,需控制环境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
3.3建筑材料检测的工作人员的要求
建筑材料检测的工作人员是最直接接触我们需要检测的材料的人员,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熟练程度都会影响,目前普遍来看我们的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不是很高,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当时检测时的温度和湿度等进行观测,设备的使用也不算是十分的熟练,导致有时候不能正常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适当的注意到这一点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来看,检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低是普遍现象,而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也似乎没有开展相关专业素质的培训课程,这将会使得在一些特别精准的检测过程中会出现数据的读取,解析,处理过程不精准,不规则等等问题,导致检测失误。
3.4引进先进检测设备,提高设备检测性能
引进先进设备,优化设备性能,是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水平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随着大量新型材料进入建筑市场,新设备的引进显得尤为必要。在引进设备时一定要对该设备的生产资质进行考察,以免购入不合格设备,造成工作损失。引入新的设备后要对相关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规范操作设备,提高检测的有效性。
除了引进先进设备,对已有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不断优化设备的各项性能,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如果检测人员或管理人员发现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告知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设备,坚决杜绝检测设备故障带来的检测失误,以免给整个建筑工程造成损失。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很多,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把控。在实际操作中,应应用正确的检测方式、仪器设备,保证操作过程正确,建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使其检测结果的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孟玲.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及结果处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8+21.
[2]王微微.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居舍,2019(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