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坚决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淮北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全面开始实施。本文就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及技术标准进行阐述。
关键词:组织管理;广泛宣传;设计标准;质量安全监督;重点与整体并重;安全文明施工
前言
随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全面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之中。淮北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淮北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全面开始实施,本文就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宣传引导、设计标准、质量安全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加强组织管理,协调推进工程进展
雨污分流分流工程施工涉及面广,牵涉部门众多,如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地下管线单位、各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小区物业等部门。为保证工程能顺利开展,在开工前市委副书记、市长组织召开了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事不避难、直面挑战,切实扛起新时代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大担当,确保全面完成雨污分流工程。动员大会后,成立雨污分流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集中办公。
同时,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尤其是2019年以来,雨污分流工程实行市领导联系推进制度,市人大、市政府负责领导每月组织一次现场调度并召开专题调度会,高位推进项目进展,着重解决影响项目正常推进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强化问题落实,全面保障了雨污分流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广泛宣传、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雨污分流工程宣传工作,自工程开工以来,淮北电视台在《淮北新闻联播》和《直播淮北》栏目定期开展雨污分流新闻报道;淮北市日报社开辟专栏进行跟踪报道,并通过“淮北发布”、“淮北网”等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施工封路信息和工程最新进展。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代表和委员视察雨污分流工程,并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群众宣传雨污分流工程的重要性和意义。雨污分流办公室配合12345市民热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群众反映的施工影响问题,及时解释、疏导,获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通过一系列宣传,使雨污分流这项工作深入人心,形成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雨污分流改造原则
1、对现状只有一套排水系统的道路、小区,需对现状管道进行评估,评估其适合作为雨水还是污水管道使用,同时新建一套排水系统。
2、对现状已有两套排水系统道路、小区,只是部分点存在混接的,只对混接点改造即可。
3、对混入洗衣机污水的雨水立管改造,将原有立管作为污水管道使用,新建一道雨水立管。
4、针对即将开发的拆迁区域,在总排口处进行截流。
5、市政道路管道建设与周边小区改造相结合,市政道路管道改造在小区改造之前的,要统筹规划,给小区预留足够的管径和管道标高,已确保小区排水能顺利接入市政管道;小区改造在市政管道改造之前的,市政管道按照小区总出口标高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管道埋深,可节省工程造价和加快施工进度。
四、提高设计标准,保障工程质量
淮北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共分四个片区,三家设计单位,为保障工程质量,统一制定设计标准。
1、管材
(1)HDPE钢带增强双壁波纹管:环刚度8KN/m2,管材壁厚、环柔性、烘箱试验、冲击性能等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需满足《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 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19472.1-2004)中的相关要求。
(2)钢筋混凝土管:根据淮建质(2016)9号《关于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应当注明规格、型号、性能、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等技术指标,其质量必须满足《混凝土和钢筋混泥土排水管》(GB/T11836-2009)有关规定。
2、检查井
本次雨污分流工程检查井采用A型圆形模块检查井,砌筑满足《混凝土砌块式排水检查井》(皖2015S209)中的相关规定。为防止井盖井座沉降,要求在机动车道上,对井座进行加固,做法参照图集皖2015S209。
3、检查井井盖
机动车道上采用承载能力D400及以上等级重型球墨铸铁五防检查井井盖,非机动车道上采用承载能力D200及以上等级轻型球墨铸铁五防检查井井盖,绿化带内采用高分子复合检查井井盖。
4、沟槽回填及路面恢复标准
(一)小区内道路:
1、原为混凝土路面的,恢复结构:15cm中粗砂垫层+360°中粗砂包管+砂石基础(中粗砂40%、粒径0.5-1cm的石屑30%、粒径<4cm的碎石30%)+20cmC30混凝土;
2、原为沥青路面的,恢复结构:15cm中粗砂垫层+360°中粗砂包管+砂石基础(中粗砂40%、粒径0.5-1cm的石屑30%、粒径<4cm的碎石30%)+20cmC20混凝土+乳化沥青粘层油+4cmAC-13C沥青混凝土。
(二)市政道路:
1、原为混凝土路面的,恢复结构:15cm中粗砂垫层+360°中粗砂包管+砂石基础(中粗砂40%、粒径0.5-1cm的石屑30%、粒径<4cm的碎石30%)+20cmC20混凝土+22cmC30混凝土;
2、原为沥青路面的,恢复结构:15cm中粗砂垫层+360°中粗砂包管+砂石基础(中粗砂40%、粒径0.5-1cm的石屑30%、粒径<4cm的碎石30%)+30cmC30混凝土+乳化沥青粘层油+6cmAC-16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三)人行道:
15cm中粗砂垫层+360°中粗砂包管+砂石基础(中粗砂40%、粒径0.5-1cm的石屑30%、粒径<4cm的碎石30%)+15cmC20混凝土+3cm1:4水泥砂浆+6cmC30面包砖(原拆除的人行道面包砖利用)
四、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为加强对管材质量的把控,确保进场管材满足设计要求,建设单位采购管材压力试验机,对每批进场管材进行随机抽检,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管材一律要求退场,不得使用。
除了管材压力机,建设单位还采购了CCTV和QV管道检测设备,在路面恢复前对施工完成管道进行检测,对存在缺陷的管道不予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返工。
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度,雨污分流工程多为地下施工,安全风险高,为此市住建局成立由1名副局长任组长的安全工作督查组,每周对各施工作业面进行安全督查,通报督查发现的安全问题,明确整改单位和责任人,项目开工至今,未发生一起人身伤害事故。
五、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与整体并重
1、坚持重点问题重点解决的工作思路,始终将雨污分流工程进展与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相结合,在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整体进展的同时,优先实施了3座截流井和1座截流泵站,对老城区合流暗涵进行截流,每天可减少排入相阳沟污水量约2.5万吨,基本实现“晴天污水不进沟、雨天污水少进沟”的阶段目标,相阳沟下游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六、安全文明施工,减小影响
1、地下管线交底:由于该工程施工面均在现状市政道路或已建成小区内,地下管线复杂,为减少对其他管线的破坏,每个作业面开工前,组织管线单位进行管线位置交底,并在施工前开挖探坑,尽可能的减少对地下管线的破坏。
2、交通导行方案审批:道路施工时,需对道路进行半幅或全幅封闭。为确保施工作业面及尽可能的保证市民的出行,每个路段施工前,施工单位都先编制交通组织方案,方案中明确封闭方案及具体施工时间,报交警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3、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前,对周边居民发放宣传单,取得市民的支持和理解。施工现场设置六牌一图,公示工程信息,让市民了解工程进展。
(2)采用不低于1.8米的硬质全封闭围挡,并在围挡上张贴工艺广告。
(3)施工现场路面及时清扫,并进行地面冲洗和降尘洒水。
(4)对现场堆放的临时材料,进行防尘覆盖,并洒水抑尘。
七、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参与单位的团结协作下,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雨污分流工程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工程各责任主体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工程效果日益显现。下一步继续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结合长远规划,,按照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确定的3-5年建设周期科学制定目标计划,有序推进淮北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