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BIM技术的特点出发,研究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使用的必要性。以某一建筑项目为例,探究BIM工程造价与管理的技术优势,希望能为从业者提供BIM技术在我国工程造价中应用的新思路。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大数据时代
1、概述
1.1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大数据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生活质量更高。大数据有许多特点,数据量逐渐增加,信息和图片的传递速度非常快,且时效性和保真度较高。对于大数据自身而言,其有多层的结构,且处理器运行较为快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大数据能储存许多信息,改变传统的储存信息方式。
1.2BIM技术及其特点
BIM技术是指通过数字化手段在互联网中建立相应的模型,使建筑的每一部分在互联网中都能有完整的体现,还能直观地反映出每个部分的相关关系,因此在工程造价以及工程施工中有重要的应用。BIM技术具有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参数化、可出图性的特点,这样能使建筑在互联网中建立起三维模型。
1.3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1)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上对实际的开支和预算进行管理称为工程造价管理。一般在工程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和实施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2)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大额性、个别化、动态化、层次化和兼容性等特点,工程造价管理有助于使决策更加正确,也能保证工程的设计,有利于控制工程资金。
2、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管理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
2.1有利于工程造价数据共享
在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其数据会出现混乱且丢失的情况,利用BIM技术可以储存工程造价中各个项目的造价指标、数据、含量等,形成相应的电子资料,这样便于日后使用数据。同时,数据可以随时共享,使多方面同时使用数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数据共享可以大大提升工程造价工作的效率,并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改善工作效果。
2.2加强各方协同合作应用
BIM技术可以创造出相应的模型,准备好人力资源材料,规划好施工、设计等阶段,合理设计、精确预算相应的工程量和所需的材料以及相应的费用,使计划变得更加完美,对应的工程量和预算也能变得更加准确。BIM技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因此能使多方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相互沟通,这样能使工程施工、决策、设计等不同的部门共同商议问题,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也能保证工程效率。BIM技术能帮助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各个部门加强沟通,从而更好地安排资源,使资金计划制定得更加完美,准确地计算出每一个施工阶段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2.3推进全过程、全寿命周期造价工程质量管理应用
BIM技术可以把整个施工阶段、设计阶段的工程都纳入数据模型中,让造价管理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领导层要完全掌握工程的整体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技术实时反馈出现的资源浪费和施工错误等情况。管理层全面掌控整个工程的实施,通过BIM技术推算该工程的施工进度,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时间。以BIM技术为基础能够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问题,因此一些工程为保证经济效益,会使用BIM技术监控整个工程的造价。
3、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
3.1加快数据库建设,重视数据库管理人员培养
由于工程造价领域的数据越来越多,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海量的工程信息,开始出现一些无法克服的弊端。为了满足工程造价领域的要求,现在更加推广的是使用非关系型数据库,其具有格式灵活、高扩展性以及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灵活高效处理。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数据存储到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服务器中并相互传输。
对于不同级别的企业来说,都可以建立这一类型的数据库(针对大型企业)或采用国家统一建立的数据库(针对小型企业)。与此同时,也要重视数据库管理人员的培养,需要有专门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以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在建立起完善的可以与大数据技术相匹配的数据库后,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十分关键,可以从数据库受到的威胁出发,相应地采取防护措施,例如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数据库的备份与保存、数据库中的数据引用等方面引入最新的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库系统也应经常更新,确保数据不会因为漏洞而丢失,确保数据的完善性。在这一方面,对数据库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工程造价的数据库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技术人员手中,限制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对访问进行更加严格地控制。
3.2制定完善的工程数据标准体系
制定完善的工程数据标准体系,首先应着手于确定合适的标准体系框架,传统的框架体系包括总体标准、基础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四大模块。基于对大数据技术引入这一前提来看,框架体系的4个部分应向着多元、多维、多方向转变。将大数据技术的优点充分考虑进框架建设的过程,从理论层面为工程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针对目前国内各种工程造价信息杂乱无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制度的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工程数据标准体系。在收集数据时,必须按照标准来展开,可以参考国家制定的标准,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参考标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依靠大数据信息来处理,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而大数据技术处理的主要对象应该是造价信息标准,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标准、计算方法标准、数据格式标准、数据编码标准、信息术语标准、交流与共享标准等。使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原本处理信息的人力与财力,提高管理效率与成本。
3.3提高数据挖掘技术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工程造价信息十分充足,但是在数据挖掘方面却相当欠缺,最主要的两点原因是对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并不成熟以及数据分析人员对新技术的专业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内在价值损失。大数据在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关于数据分析的软件,Google公司开发的MapReduce是在分析工具中引入了大数据技术的先例。现如今有R语言、HPCC、ApacheDrill、RapidMiner、Mahout、Storm等更加流行的数据分析软件,将这些最新的软件应用到工程造价数据的分析中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目前需要基于大数据技术去加快数据分析软件应用。与此同时,开发出企业自己的挖掘工具并形成产业链对工程造价这一行业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4建立完善的实时性数据查询平台
我国目前的一些工程造价平台主要的缺点是信息存在滞后性、数据的处理程度不够,且一部分的数据并不是完全透明的。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政府掌握着大多数的数据,这对信息的安全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也会阻碍信息共享。因此,我国的造价部门应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加强一般信息的透明性与保密信息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要加大信息处理的程度。这样一来,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无疑可以加快工程造价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行业的创新力,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为此,想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完善顶层设计尤为关键。国家应重视大数据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战略。制定出关于大数据发展的相关政策,使大数据技术在中国有更好的发展。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平台后,对平台内数据的管理也要及时优化,包括数据的初始化、查询、管理、推送服务,都应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实时管理,平台的正常、高效运作对数据的及时共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需要将数据更加平民化,将普通用户(无专业大数据技术背景的数据从业人员),通过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自助通过配置和SQL方式使用数据完成自己的工作和需求,无须关注底层技术层面问题(通过计算资源云化,数据虚拟化等技术)。
结束语
现今许多工程都会把BIM技术运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结合我国现今的经济情况和建筑业的情况,BIM技术弥补了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许多缺陷,大大提升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工程建设的速度更快,质量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群.浅谈大数据时代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3.
[2]孙金华.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12):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