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 336000)
摘要:文章以IGCC再热联合循环热力系统与和优化为研究对象,首先对IGCC系统进行了阐述分析 ,随后围绕如何进行IGCC再热联合循环热力系统优化,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IGCC;节能减排;优化
前言
当前我国在实际发电过程中,仍以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而由于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从而对社会整体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影响。而IGCC再热联合循环热力系统融合了煤气化技术,同时还配置了高效的联合循环,在提升系统发电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煤炭的消耗,通过对该系统作进一步的优化分析,能够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价值,推动社会经济实现更好发展。
一、IGCC系统概述
IGCC系统全称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这是当下一种较为先进的动力系统,在该系统之中不仅融入了煤气化技术,同时还配置了高效的联合循环,从而有效能够在提升系统发电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煤炭的消耗。IGCC系统通常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煤的气化与净化,另一部分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上述两部分各组设备组成也各不相同,一部分设备组主要作用是进行煤的气化与净化,因此相关的设备 可包括气化炉、空分装置、煤气净化设备等,另一部分的设备组成主要是进行蒸汽与燃气联合循环发电,因此相关设备组成为燃气轮机发电系统、蒸汽轮机发电系统以及一些锅炉设备。
IGCC技术实施过程并不复杂,在气化炉的作用下,煤炭会经历气化过程成为煤气,这种煤气包含有多种杂质以及污染物气体,比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需要经过空分装置与煤气净化设备进行净化,将上述杂质与污染物气体去除,让煤气变为更加清洁的气体燃料,然后这些清洁燃料会被送入燃气轮机进行燃烧,燃气轮机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加热气体工质,使其能够持续做工,并进行排气进入余热锅炉之中,由锅炉进行加热给水,由此会产生很大过热蒸汽,这些蒸汽能够有效推动蒸汽轮机做工,完成新一轮的发电。
而对于IGCC技术而言,主要通过将煤炭的气化清洁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结合在一起,从而既能够提高发电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发电过程中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之下,IGCC技术在正式投入生产后将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当前具体生产数据来看,IGCC技术在实际应用发电过程中,净效率最高可达到45%,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技术应用不断成熟,IGCC净效率仍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相较于传统煤炭直接燃烧发电的方式,IGCC自身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通过先将煤气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先将空气中氧气分离出来,作为气化过程所需要的氧化剂,煤气流量与仅相同容量机组烟气量相比,在加压状态下,前者仅仅是后者的1/6,因此采用可再生化工净化回收工艺进行煤气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煤气污染物去除效率,这一效率最高可达到98%,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回收分离高纯度的硫,能够有效提升煤炭资源利用率。相较于常规容量火电机组, 同等容量下的IGCC机组用水量更小,一般后者用水量仅仅是前者的50%至30%,能够起到良好的节水效果。不仅如此,IGCC还能够对二氧化碳进行深度化处理,应用成熟的工艺能够成功分离86%左右的二氧化碳,基本实现了燃煤发电污染物近零排放。除此之外,IGCC 技术自身还有着良好的应用灵活性,能够与其他先进发电技术进行灵活的组合,形成多种发电方式,比如IGFC(煤气化燃料电池)IG-HAT(煤气化哈特循环)等,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1]。
二、IGCC再热联合循环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对于常规的联合循环而言,自身所燃烧的燃料为天然气。而在IGCC系统致中和,燃料通常为煤炭气化后的煤气。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我们能够认识到,能量品味降低方向是不可逆方向,无论对于何种品位梯次的能源而言,只有根据其品位逐级利用,才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因此可以对当前IGCC系统作进一步的优化,通过改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布置,在其中加入“高压再热”与“中间冷却”两部分布置,形成一种新的IGCC系统,并在系统内部形成进气的两级压缩,燃料也会经历两次燃烧,同时还工质还会产生高压、中压两次膨胀。本次提出的新型热力循环,在能量梯级应用上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按质用能,在地质能源能够完全做功的情况下,不随意使用高质能源进行替代,在采用高质能源进行燃烧做功时,尽量降低传热温差,有效提升能源做功效率,另一方面是逐级多次利用能源,简单来说就是针对于高质能源的应用,不会在同一个设备之中完全用尽。高质能源在应用过程中,自身能质在不断下降,通过根据其不同能质,使其在不同设备中进行应用,更能够有效提升能源的利用率[2]。
在燃气轮机中,透平分为两种,分别是高压透平和中压透平,在这二者之间,再增加一个再热燃烧室,使燃气在流出高压透平后,进入中压透平,再次与燃料进行混合燃烧,从而能够形成新的再热燃气轮机循环,在压力 与温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入再热循环,虽能使比功增大,但会降低热循环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使用再热循环时,通过增加燃气轮机压比,可有效提升循环效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提高燃气轮机高压透平压力到多少数值才能保证循环热效率最高,这与热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参数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通过进行系统模拟,做好相关的数值计算,才能够算出高压投平最佳的高压压比。从理论上而言,再热型燃气轮机非常适合在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中使用,究其原因在于,在再热循环的附加循环中,通过加入一定燃料所产生的热能。除去一部分热能被燃气轮机直接转化成机械功外,其余的部分热能,都留在了燃气轮机的排气中,这虽然不利于燃气轮机自身循环效率提升,但对于联合循环系统而言,却非常有利。
与此同时,在本次新的高压再热循环系统中,还进行了“中间冷却”部分布置,通过将高压燃气轮机的压气机分为高、低压两个部分,在二者之间,增加一个中间冷却器。通过在水或其他介质的帮助下,能够对从低压压气机中流出的空气进有效的冷却,在冷却完毕后,再将其送入高压压气机,从而能够形成一种中间冷却循环,这种冷循环一般能够有效降低压气机的功耗,还能够有效增加工质的吸热量,使得比功得到有效的增强,但在压比与温比不变得前提下,将会降低燃气循环的热效率,因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采用中间冷却部分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燃气轮机的压比,在此基础上,再将间冷器放出的热量进行有效的回收,必然能够有效提升循环热效率。不仅如此,同采用中间冷却部分,还能够有效降低压气机内工质的温度,从而压气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达到非常高的压缩比,有效降低能耗使用。通过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既能够提高发电效率,还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从而使得IGCC再热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得到更好的优化[3]。
总结
综上所述, 针对于于传统的IGCC系统,通过对其系统布置作进一步的改变,在其中加入“高压再热”与“中间冷却”两部分布置,形成一种新型的IGCC系统,这一系统在实际发电过程,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煤炭资源损耗,同时还能够起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最终能够有效提升发电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又幸, 李硕平. IGCC电厂设备与系统优化部分关键点的探讨[J]. 燃气轮机技术2008(3):14-17.
[2]施强, 乌晓江, 徐雪元, et al.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技术与节能减排[J]. 节能技术, 2009, 27(1):18-20.
[3]林汝谋, 金红光, 刘泽龙,等. IGCC中燃气轮机技术方案与设计优化[J]. 燃气轮机技术, 2001, 1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