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输变电运行过程是一个复杂、全面的综合性电力运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类型的故障和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电网稳定、安全的运行。因此,加强对电网输变电的检修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智能化技术在电网输变电中得到很好应用。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网输变电;检修过程;应用情况
一、电网输变电检修的重要性
常见的电网输变电故障原因主要受复杂的自然条件和人为主观性因素影响。比如,电线表面的绝缘层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生损坏、老化等情况。电线绝缘层老化会造成电网线路短路、断电、漏电等情况的发生,对整个电网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障电网整体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电网输变电故障进行及时检修,保障故障的有效解决,使故障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持在可控制范围内,减少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保护相关电力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电网输变电检修原则
2.1安全原则
输变电检修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安全原则。安全原则内容包括:电力用户用电安全、检修过程安全、检修人员自身安全等。
2.2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检修技术也越来越科学化、专业化。大多数传统检修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对于输变电故障检修的严格要求,因此智能化科学技术需要被逐渐应用到电网输变电检修过程中。同时这也顺应了电网输变电检修的科学性原则,有效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和效果。
2. 3规范性原则
电网输变电检修过程必须按照国家电网相关检修规定和要求进行,并结合不同实际情况,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和修理,包括检修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维护等。
三、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
3.1特高压输电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根据超高压输电技术进行优化改进,通过1000千伏及以上的高电压等级为各个偏远地区和用户设备输送电能,降低了传统输电技术的局限性。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与优势,能够节约在输送电能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线路受损情况,输送过程快捷,同时在保护环境相关能源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电气企业运行成本。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改进,特高压输电逐步形成了联合性的电力系统。
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输送条件不同将输送方式分为两类,即高压直流输电和高压交流输电。不同的输电方式导致供电电压的级别不同。此外,特高压输电技术在进行输电时,供电电压等级不得低于1000kV。针对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主要有机外绝缘技术、电磁环境控制技术、高压稳定性仿真技术等。
3.2智能变电技术
通过智能变电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能极大的解放人力、物力,提高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和安全。在我国大多数传统变电站中,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数据采集和变电管理,受人为主观影响较大,不利于提高电网输变电检修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果。智能变电技术由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数据智能预算系统支持,能提高维修采集数据的效率,使电网输变电检修过程更加科学、有效。在变电站运行中,一旦发生设备故障等问题,会导致大范围的停电,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利用智能变电技术还能对变电站进行智能监控,及时对故障问题发出警告和提示,一定程度上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3.3柔性输电技术
柔性输电技术可以从技术类型上分为直流柔性和交流柔性,电力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力检修情况,进行选择应用。其中交流柔性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功率、大容器的电子设备检修过程中,能有效提升输送电能的质量,减少输送过程中故障的发生。柔性输电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故障情况,及时调整电力系统的相关数据,为电力系统长期平稳运行提供保障。虽然柔性输电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柔性输电技术在我国电网输变电检修中应用较少,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3.4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
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的核心技术在于“紧凑”,通过多根分裂导线的应用,使每一根导线的位置进行优化,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改善电力的结构。智能化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能够帮助减少线路之间的输送距离,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目前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在我国多个城市中得到有效应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天津的智能电网系统。天津智能电网系统通过对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将线路之间的距离降低,同时减小线路的占用走廊效果,使得线路运行更加紧凑和密集。虽热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仍存在诸多缺陷,但是它在我国电网智能输变电检修过程中作用明显。
3.5 新型智能专家系统
新型智能专家系统是将国内相关智能电气设备领域专家知识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化智能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将电网输变电中发生的故障输入到专家系统中,系统根据丰富的知识储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划分故障类型,提出故障解决方案。工作人员根据解决方案能高效的解决出现的故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专家系统还能与相应的电力运行设备进行连接,对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实时记录并存储,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防患于未然。这种专家系统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和可视化,大大释放了人力,为企业节约了人工成本。因为智能专家系统是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为运行基础的,所以在解决电网输变电检修过程中更加科学性和高效性。除了对电力设备故障进行检测外,还能应用在对电力运行周围的环境、电气火灾条件等监控中,加强对电网系统的整体把控,综合提高电力运行安全。具体的智能专家系统可以被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变压器的评价。变压器是电网输变电过程中的核心部位。电力整体输变电运行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直接取决于变压器设备状态是否优良。传统的变压器评价技术已远远不能顺应目前电网输变电运行对于电压器的要求,运用智能专家系统来评价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就是其价值的体现。
(2)变压器故障诊断。影响变压器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如时间、温度、电流量等。变压器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对电力运行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相关操作人员伤亡等情况出现,严重损害企业利益。因此,利用智能化专家系统能加强对变压器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维修和故障减少的研究,不仅能提高相关电力设备运行效率,还能节约电力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运行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输电线路状态监测。 线路故障是电力输变电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一般表现为设备线路短路或开关跳闸等。输电线路故障的出现会对相关电力设备的运行、控制效果等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电网运行系统无法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能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有效解决电网输变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电力企业要根据智能化技术应用实际情况,多摸索、多记录、多研究,改进应用方式和手段,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我国电力事业更加平稳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滕智帆, 高顿, 杨宸. 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8(2):109-109.
[2]李朋, 陆俊. ZigBee技术和GPRS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视界, 2017(14):106-107.
[3]杨虎城, 尤上元. 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 通信电源技术, 2019(4).
[4]黄刚, 李赫, 由峄, et al. 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 2017(7):2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