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解析 罗群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3期   作者:罗群
[导读] 摘要:城市现代化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城市建筑中土地可利用面积不断缩减,由此导致的用地成本增加,促使了建筑工程项目开始朝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城市现代化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城市建筑中土地可利用面积不断缩减,由此导致的用地成本增加,促使了建筑工程项目开始朝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气接地安装;施工问题;防治对策
        引言
        通常情况下,建筑电气接地工程主要包括照明设备、供电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等等,建筑电气接地工程对生命安全以及财产有重要影响。就我国当前的居民生活实际情况分析来看,我国的建筑内部含有的电气设备数量众多,而且在出现建筑电气接地故障时,经常会因为接地措施不当而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所以必须要加大对建筑电气的接地措施,有效保障居住安全。通过科学的措施提升建筑电气接地措施是有效保障居民用电安全以及生命安全不受威胁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建筑安全性能提升的重要措施。
        1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施工阶段中的常见问题
        1.1材料质量低下
        (1)配电箱设备质量问题。配电箱是建筑电气接地工程中的重要设备,设备性能质量与建筑电气系统运行稳定性及配电质量息息相关。在部分工程中,配置和安装配电箱的性能质量较低,与工程设计要求及国家相关施工规范不符。常见配电箱质量问题包括:配电箱额定电流值过小、空气断路器装置性能不达标、漏电保护开关不合格、配电箱规格型号与施工要求不符等等。
        (2)电缆性能不达标。在多数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中,出于对施工安全的考虑,往往选择配置具有良好防火阻燃性能的线缆材料,从而有效预防电气火灾安全事故的出现。如果线缆材料存在直流电阻率低下、绝缘层过薄、线缆材质防火性能不足等质量问题时。在后续工程施工阶段与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可能出现线路过载、漏电、电气火灾、绝缘层被击穿等安全事故。
        1.2未重复开展低压电源进户处接地安装作业
        在多数电气接地安装工程中,普遍采取TN-C-S系统作为建筑电气低压供电系统的主要接地方式。在这一施工背景下,应注重在低压电源进户处重复开展接地安装作业,多次使用金属导体与所配置接地装置进行连接,从而为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作业质量、系统安全性提供保障。但在实际施工阶段中,部分施工人员对重复接地以及保护接地二者的作业内容及原理缺乏深入了解,并未在低压电源进户处选择开展重复接地安装施工作业,仅将建筑接地装置与保护线加以连接。而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但将建筑低压供电系统的实际接地形式转换为TT系统,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有一定可能出现设备短路、电气火灾、漏电等安全事故。
        1.3接地与接零支线设置方案缺乏合理性
        在部分建筑电气接地工程中,普遍存在接地与接零支线施工规范性不足、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对接地与接零作业的开展、支线的布置,施工出发点在于有效预防电击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从而将支线引至某类建筑电气设备接地线,并通过安装螺栓等配件用于加固线路。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人为等因素影响,出现接地支线串联、接地装置与电柜等装置焊接连接、整体接地装置相互串联等施工问题,没有为电气设备与建筑电气系统提供有效接地保护,同时也对接地电阻数值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施工问题的有效防治对策
        2.1预留面板
        高层建筑电气施工中,工作人员会对目标区域的规格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得到的数据传输到系统软件平台,在平台中构建仿真立体的三维模型,实现项目建筑的模拟仿真试验。这种方式可以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办法。比如,在安装电气竖井设备中,借助模拟仿真试验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放,可以提高后续安装的精度。

经过了计算分析后,工作人员预留出80cm×30cm的面板,并结合不同设备的实际尺寸,现场施工时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2.2安装配电箱
        高层建筑电力系统当中配电箱是各类电器元件以及供电线路的控制中心,对于电力系统会起到关键性的影响。W市高层级建筑电气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施工安装中重点加强了对配电箱的安装管理。具体操作中,先开展了基础型钢制作,并在制作完成后实现了项目固定和接地处理,以此达到稳定配电箱的效果,为电气施工提供了安全性基础。之后,工作人员进行了配电箱与桥架之间的安装和连接,确保双方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且各项尺寸规格一致合理。这种管理方法可以为配电线路的顺利安装与系统连接,规划出稳定且合理的线路。
        2.3工作电气接地
        工作电气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电气装置采用接地措施进行安装和调试,以此确保电气装置在特殊的环境中也能正常运行。比如,高层建筑中最常见的接地模式为中性接地,这种方式也被称为N线接地。使用N线接地方法能防止产生零序电压偏移的情况,从而确保三相电压稳定运行。与以往的高层建筑接地保护措施相比,工作电气接地能保证电源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符合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高层建筑规划管理的实际要求,能增强高层建筑电气设备稳定性。
        2.4供电系统接地
        在高层建筑内部,供电系统是维持建筑各项电气设备运行的主要电能来源。但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项目本身的高度较高,如果受到雷电冲击,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转,高层建筑内部的各项电气设备会陷入瘫痪状态。对此,W市高层建筑项目接地保护施工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要加强系统防雷保护,采用合理接地方式,增强高层建筑抗雷击的能力。例如,工作人员采取将带电设备的外壳与大地相接的方式,根据防雷基本原理,构建相应的防雷结构,能实现钢筋网内线路的有效衔接。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物理方式直接将高层建筑钢筋结构的主体和避雷装置连接起来,并且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的顶层。这种方式最终可以将雷电引入到地下,以此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2.5动力用电设备接地
        我国当前的建筑物内部有非常多的动力设施,这些动力设施也会应用到大量的电力资源,也包含了非常多的强电系统,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动力用电设备的接地措施,有效实现动力装置运行安全。通过对建筑物动力用电设备的接地工作能够提升用电设备的使用安全,同时也保障了建筑物内部的功能得以发挥。对我国当前的建筑物来说,动力用电设备对于供电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必须确保建筑物内部消防、电梯、综合布线等的科学性,有效实现高质量的电气接地布置。因此,动力用电设备的电气接地施工人员必须要具备比较充足的文化知识以及工作经验,在电气接地施工过程中严格参照工程的设计图纸,并且加大对施工流程的掌控,有效确保强电接地系统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2.6规范化防雷接地与保护接地施工
        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给与足够重视,交底和隐蔽工程验收前要认真核对,理解设计图纸意图,与设计院沟通清楚,严格交底程序后施工,严格隐蔽验收程序,禁止焊接过程中错接漏接钢筋,提高整个供电系统安全性。
        3结束语
        企业与施工人员应深入了解电气接地安装施工阶段中存在的施工问题、主要成因、具体表现形式,并掌握有效的防治对策,树立安全生产的正确施工意识,规范施工流程,及时纠正各项违规施工行为,持续提高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桂忠.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探究[J].四川建材,2019,45(11).
        [2]赵鹏.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经验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5).
        [3]丁秀娟.建筑电气接地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J].民营科技,201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