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工作研究 伍活虎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期   作者: 伍活虎
[导读] 随着我国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脚步,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得到了明显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脚步,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得到了明显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在大环境的推动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筑系统的重要系统之一是建筑电气设备智能化,其系统工程的施工过程复杂,涉及了强电和弱电设备两方面的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把控施工要点,控制施工质量、采取合适的施工手段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备;智能建筑;电气施工
        智能建筑指的是使用系统集成方法, 有机结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等技术。通过自动监控有关设备,管理收集信息资源,优化和组合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和建筑环境,是通过合理投资建设的,符合现代信息技术所需要的现代化建筑物,具有高效舒适和安全便利等灵活特点。这是我国智能化电气施工工程领域中目前得出的权威的定义。
        一、智能建筑系统概述
        (一)主要内容
        智能建筑的主要集成要素为办公自动系统、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等。智能建筑系统的重要系统之一就是智能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智能建筑内装配有中央处理及,具有高信息和高效率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建筑使用者的手机连线,判断使用者的生活习惯,而给予使用者完全自动化的服务。可通过网络系统全面监控和监视整个建筑物的空调、闭路电视、通信、防盗、消防、电梯、照明、供热、给排水、温度等众多因素。实现全面智能化的最优管理,全面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节省人力物力,降低设备运行成本,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和时间能量消耗等变化。
        (二)主要设备和构成
        通过分布在建筑物内部各处的中央处理系统设备和远程处理机来建立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信息交换通过总线桥进行,其中主要包括网关、主机、通讯设备等系统设备和各类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系统输入设备,以及各类风门和执行器以及阀门等输出设备。
 
        图1智能化建筑系统
        二、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施工的技术要点
        (一)基础施工
        施工过程中,土木建设应该与工程相关人员做好配合,预埋和预留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和水挡板等基础施工工作。土建在处理完防水墙体之前,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完成这一预留和预埋工作,避免墙体稳固后再行破坏防水层,造成日后建筑物渗漏现象。土建应该配合电气工人预留出预埋和预留的施工时间,土建配合电气施工工人及时买入铁件、吊杆、吊卡、木砖等基础螺栓和配电给基础型钢等预埋件,严禁遗漏。管理人员只有在电气施工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合理的把控质量关。
        (二)主体施工
        其一,配电装置和电力电缆以及配电箱三个重点施工环节,必须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严格把控,制定严格的措施,明确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根据有关规定实施超前监控,以便于预控整个工程质量指标。其二,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实施过程汇总要以点带面的实施执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监控好重点环节之上才能完成。要紧密配合电气工程和土建工程,根据流水作业的顺序和土建浇筑混凝土的进度要求,一层一段的逐步实施电管铺设工作,电气安装工作的关键工作就是铺设电管,土建施工进度和质量会因为铺设工作的质量而受到影响和干扰,后续整体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会被电管铺设工作的质量而影响,所以务必在此环节要严格执行实施。在铺设完毕后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电工应派人专门看守,以防止开关盒错位和振捣混凝土损坏配管。如果发现管路有所损坏,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1]。
        (三)内部装修
        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应该在隔墙彻底砌筑之前,核实一遍水平线和隔墙线,避免贯路的位置和各种灯具以及开关插座有所偏差,电气施工人员在抹灰之前应该按内墙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按照预先的设计和规范,核实一遍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要求固定好箱盒后,检查一遍全部的暗配管路,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住管盒。配电箱的贴门脸和箱盒的收口都要土建在抹灰前完成,应保证箱盒连接处光滑平整。
        (四)安装设备
        电气工程需求专业性强,工程过程投资少,时间紧迫,任务繁杂,作业面包揽极多,质量要求还高的前提下,如若不分清轻重缓急,势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在监控过程中,应该认真学习有关技术知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结施工经验,着重于工程的关键环节,理解工程的质量问题,避免在施工中产生偷工减料和管理混乱等问题。
        (五)配电箱
        配电箱是接受和分配电能的表量,是控制现场电量负荷的控制器。配电箱具有维持工程中的照明和动力及弱点负荷正常运作的工作性能,此项性能对于工程开展尤为重要。工程配电箱通常具有型号多、数量多的现实因素干扰,楼宇和消防等弱电专业控制了绝大多数的配电箱没配电箱内大多具有原理复杂和设置严格的特性。各方给予电气系统施工队的施工干扰较多,会增加设计修改通知单,而配电箱内的设备和回路修改情况较为多杂。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配电箱做一定的修改,不能只考虑按照蓝图订货,施工单位应该仔细的审核技术不能一味的对照入座就行了,必须根据当地配电箱做出实际科学的措施,否则就无法满足有关专业的功能要求。甲方和监理方应该按设计修改单逐一核对现场的配电箱,对偏大或偏小的开关容量或者回路数不够进行纠正。电气设备应该严格要求上下级容量配合,如若技术要求不符,势必造成运行故障,供电困难,埋下事故隐患[2]。

        图2电气系统施工图
        三、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抗干扰保护措施
        我们的生活周遭存在的脉冲干扰和电磁干扰数量很多,电子设备,特别是高精密的电子设备最容易受到脉冲和电磁的干扰,市场存在设备因此而导致性能下降和瘫痪失灵的情况,这是因为电子器件和设备无法承受过强的电磁脉冲,导致设备产生乱码和错码现象,最后引发错误操作,致使信号受到污染。建设智能化建筑物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就是建设抗干扰的技术系统。为有效的提高建筑物内部系统和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对于电磁环境的净化是首要做的事情。实际运用中,共有两种解决措施,其一为被动治理及时通过外加滤波器来屏蔽电磁信号避免受到干扰,其二为主动治理,就是清除干扰源本身[3]。
        (二)接地保护措施
        在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可能因为产生各种故障,导致电气设备原本绝缘的部分突然携带电荷并突然带电,或者本应该加载低压电的电气设备部分突然转变成加载高压电,都有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的可能,为杜绝此类触电事故,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而在通常情况下采用的就是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防护措施。
        保护接地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抑制人员触电,进而促使电气设备能够在正常状态下运转的重要技术措施,是为预防电气装置等等外装的设施设备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接地的意思是在常态情形下没有电流经过。但如果绝缘材料因为外部原因损坏后可能暴露出某些带电的金属部分,将其用导线和接地体连接起来,以此形成应激机制的保护接线方式,避免金属部分褪去后,人体接触直接触电。以确保当电力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和泄漏产生的地面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4]。
        (三)防雷保护措施
        电气施工过程中,务必要设置天线防雷措施,将防雷的天线装置安装在建筑物顶端,必须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而且连接点要超过两处,避雷针要可靠连接天线系统避雷器,如果大楼的防雷方位被天线突出,那么要安装另外的避雷针。为全面防雷,高天线馈线系统避雷器是首选的壁垒天线。大楼防雷接地装置应该连接建筑物的各种金兀不分和电缆:进出口处应该安装电缆进出线,电气设备接地相连电源的金属外皮和钢套管等。如果建筑物使用了架空线,则应该转换装置避雷器,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分级保护信息系统和电源系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管理技术和高新技术有机结合成了建筑智能化产物,是一种对于未来建筑的大胆尝试,当代建筑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已经逐渐暴露不足,而智能化的电气建筑则是现代设计师对于未来建筑领域的一种大胆尝试和创新,但即便科学技术再怎么发达,也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把握施工的技术要点,做好施工防护,预防安全事故是每个智能化电气工程人员都应该做到的事。电气工程专业要求高,工程过程投资小,时间紧迫,任务复杂,作业面多,质量要求也高的前提下,如果不分清主次,势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监测过程中,我们应该仔细研究相关的技术知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总结了施工经验,专注于项目的关键环节,了解项目的质量问题,避免偷工减料的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彭生旺.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分析[J].居业,2020(02):118-119.
        [2]王丽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3):34-35.
        [3]杨建彪.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施工的技术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4):24-25.
        [4]丛晓光,张爱彬.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优化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