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郭柏成
[导读] 新课标下,小学生的发展以健康作为第一位,体育教学内容也面临着重大改革。
        摘要:新课标下,小学生的发展以健康作为第一位,体育教学内容也面临着重大改革。教师应当将教学方法多样化,突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具备学习兴趣的同时,树立他们快乐体育的思想意识,发展个性化教育的同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健康教学
        正文:小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运动心理阴影,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帮助学生摆脱困难,也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注重以小学生的目标为转移,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改革,键康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思想,培养小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体育的强烈愿望,面对各种挑战具备抗挫折能力,在教师积极正面的鼓励教学下,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一、创立课堂教学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生在学习时,只要产生对学科的兴趣,才能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对于小学生相对喜爱的体育课堂也不例外。体育课程要教会小学生体育技能知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充分激发学生想要学习体育的强烈愿望,才能够使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时创立教学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使小学生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对于激发兴趣而言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想要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在高涨程度却非易事。这是由于6到12岁儿童的性格特点,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长期集中到学习中来,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利用情景模式的方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让小学生的眼球一直追随教师的教学中,通过良性的相互交流方式,为学生打造更加健康科学的教学环境。
        二、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提高抗挫折力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策略教学中,让小学生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抗挫折能力的教育是一种在新课标下提倡的教学手段。在受到挫折时,小学生能够迎难而上,可以培养他们具备坚定的意志,树立正确的得失心。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展开挫折教育,在今后的具体教学实施中会形成必然趋势,具体表现在体育课堂教学有许多体育项目,由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不是对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很擅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学生在某一个项目上比较突出,而在其他项目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面对这种情况,小学生的心里落差也会很大,倘若他们的内心相当脆弱,承受能力又不强的情况下,就会放弃自己不擅长的体育项目而导致自甘堕落,形成不自信的心态,这时提高小学生的抗挫折力,就能引导他们正视失败,调整好自身心态,顺利度过失败的阴影,重新振作起来。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新技术也在慢慢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已经司空见惯,对于体育项目地教学,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做示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相关体育知识,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感刺激学生,让声音和画面相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动作,在户外运动时,小学生对于一些体育动作会因为自身的习惯而产生混淆,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为学生们还原标准动作,加深记忆、规范动作,让他们更快的熟悉和掌握动作要领。
        以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跳高为例,对于这种技术性较高的动作,小学生心理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而不能完成动作。这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让学生试着模仿,然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运动员跳高的图片或者视频,伴随教师对于跳高动作的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教师要结合多媒体的视频图片分段详细进行说明,针对小学生的害怕点以及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着重加以讲解,帮助小学生摆脱恐惧情绪,在实际练习中,可以先用皮筋进行模仿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最终完成跳高训练。
        四、正视优点,弱化缺点,多以鼓励为主
        检验小学生的学习成果,一般通过期末和期中考试来做评判,这是传统的体育课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检验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判的方式也应当多样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让体育教学在学习评价方式上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给出正面评价,正视优点弱化缺点,多加鼓励,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保证他们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有更加健康的心态。对于学习评价方法的把握,教师多以鼓励为主,在对学生体育学习时,教师应当多加观察给出口头评价,在学生的体能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记录的方式,在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出肯定,即使面对退步也不要过分打击,应当看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正面的鼓励,使他们在今后的体育学习中变得越来越好。
        结束语:由此可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面对小学生体育教学应当更加科学、理性,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积累教学经验,努力进行创新,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浪潮中。在调动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培养他们具有迎难而上、抗挫折的能力,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体力和脑力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在教师积极正面的鼓励下,更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闯.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95.
        [2]杨留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2018(S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