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体电力工程质量。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并分别从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排管式电缆施工技术、桥架电缆敷设技术、地下管道电缆敷设技术等应用要点,进一步提升变配电工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变配电工程;施工技术;电缆
引 言:电力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配电工程电缆施工质量,它会对电力整体功能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会影响到用户人生安全,再加上人们对配电电缆施工过程中的观念的改变,比较重视配电电缆的实际施工质量,配电电缆施工和其他配电施工相比较,存在着比较高的技术性,如果某一施工技术不到位,就会给配电电缆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
1.现阶段电力工程中配电电力在施工前的准备
1.1积极的确定电缆横截面
结合当前电力工程在配电电缆应用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可知,一定要保证配电电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要严格管控好配电电缆价格,最大程度上选择性能相对来说比较好并且高重量的配电电缆,与此同时在确定配电电缆横截面的过程中,应该对电力供应电缆的横截面需求给与满足。在正常背景下,如果电缆横截面不是很大的话,不管是电缆应用还是供电方面的需求都会不一致,也会降低电压质量,甚至在线路出现损耗的状况下,极易导致线路由于过热出现烧毁现象,如果电缆横截面较大,就会进一步加大电缆资金的投入,总的来说,在确定电缆横截面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电网技术要求,充分的把电缆负荷预测作为主要的依据,这样做的目的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确定。
1.2科学的确定电缆型号
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在进行配电电缆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好电缆型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其他环节施工。在施工前,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结合配电电缆在施工中的实际需求以及设计方案等,有效的确定出电缆型号以及数量等,有效的检测出电缆的各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配电电缆能够对施工中的各种性能进行满足。通常状况下,我国大多数电力工程所应用的配电电缆主要为乙烯电缆,但该电缆在电力工程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好的输电运行能力,不仅在输送的过程中具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在较多的电缆施工中得到有效的运用。
2.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变配电工程中应用电缆施工技术时常由于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主要有接头事故与出线事故,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首先,施工人员需对电缆的接头实施集中处理,并保证其结构处于托头结构之上。根据相关实验表明,直埋式电缆敷设方法相比其它施工方法安全性更低且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因此,施工人员需按照相关规范严格监督电缆施工质量;其次,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管线敷设方法,从而有效提升排管内径大小,并保证电缆管线内径为电缆线1.5倍且电缆排管内径大小超过9cm,以此提高电缆敷设质量;最后,电缆施工需处于干燥环境中,既不能受潮也不能暴晒。此外,相关人员需根据施工图纸认真审核电缆规格及特性,从而缩减电缆接头数量。
3.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
目前,在变配电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电缆技术就是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为了保证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规则进行:(1)施工人员应在施工前严格审核施工图纸,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控制电缆走向。通常情况下,可采用边走边测的方式确定电缆实际用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电缆长度时应留取5%到10%的余量长度,根据电缆沟长深度设置电缆敷设技术应用时所需路径,一般以深80cm、宽20cm为最佳尺寸;(2)在实施电缆沟开挖工作时需保证电缆沟与边坡保持垂直,为后续回填作业提供保障。另外,在应用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时还应当采用人机结合方式增强敷设效果,并在电缆敷设工作完成后在其表面洒上一层细沙后盖上防护砖,从而保证电缆线路处于安全的工作环境中[1]。
3.2排管式电缆施工技术
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操作较为简便,但所需电缆敷设量较大且安全性能较低。此时,应用排管式电缆施工技术可有效提高电缆敷设工作的效率。一般情况下,在变配电工程中应用排管式电缆施工技术时需将电缆埋设地下70cm处,若需将其扩展至人行道,则将埋设位置控制在50cm处,并且保证电缆各个排管间距离保持在20mm范围内,以此增强电缆排管散热效果。在应用排管式电缆施工技术时,还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注意电缆管道底部倾斜度,让其坡度高于0.55%,进而为后续排管沟排水装置的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另外,在设置电缆排管时需按照场地情况选择适合的排管孔数及排列方式,一般选择6到16根排管,主要排管排列方式包括正方形与长方形,孔数多为3×4、4×4、3×6等形式,为了进一步保证排管散热性能,可适当在中间进行留孔,从而增加电缆运行稳定性[2]。3.3桥架电缆敷设技术
电缆不管是中支架、井架、还是桥架电缆,在应用电缆敷设技术时,都应当切实做好接地工作,这样才能让其达到良好的敷设效果。对于桥架电缆,在进行接地处理时,应当让桥架电缆转弯半径≥桥架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上限值,并且在敷设时需沿着墙体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在应用桥架电缆敷设技术的同时应当仔细检查电缆敷设路径,提高敷设安全性。当选择横向敷设法对桥架电缆进行施工时需避免出现首尾交叉现象,并将间隔控制在5m到10m的范围内,若需额外采取倾斜式敷设法,可将电缆间隔设置为2m,必要时增设耐火板来实现最佳桥梁电缆敷设效果。
3.4地下管道电缆敷设技术
变配电工程电缆的施工技术其中还包括地下管道电缆敷设技术,地下管道中的电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它的耐腐蚀性及抗压性能。地下管道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施工环境,在选择电缆时最好选择钢管电缆进行敷设。同时,地下管道电缆敷设技术在应用时需保证地下管道的密闭性,以免外界因素影响电缆运行效果。一般情况下,电缆若受潮,将无法为电力工程提供重要的电力保障,所以,需在地下管道电缆周边设置防潮装置,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操作,在施工前还需对地下施工条件如土质密度、土层抗压力等进行检测,保证地下管道电缆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中,从而为变配电工程提供助力。
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电力工程而言,主要作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性项目,因此电力工程中电缆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相对较多,所以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根据规定要求进行各项施工,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避免电缆施工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对电缆施工水平进行提高,在实际施工中要确定施工的方案,对每个施工环节作出详细的处理,保证电缆施工的技术性,让电缆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自身作用,为电力工程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奇珍,曾文凡,冯诺旼.蛇形智能巡检机器人在配电网电缆通道的应用研究[J].机电信息,2019,99(20):38-39.
[2]王建伟.高压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分析[J].机电信息,2019,99(2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