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6期   作者:宋文明
[导读] 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实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能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摘要
        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实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能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调动企业的创造活力。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核心股权激励机制主要存在核心员工界定不清、股权激励机制缺乏保障措施、股权激励机制缺乏规则体系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升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效果的措施,包括明确核心员工概念与标准、健全股权激励机制保障体系、完善股权激励机制的体系与规则。
关键词:股权激励;问题与对策;人力资源
引言
        股权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管理方式,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活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是股权激励机制的一种形式,相对于股权激励机制来说,其明确了应用的范围,在实施中的针对性更强【1】。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多应用在上市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股权或者期权的让渡,使核心员工从“合同工”转型为企业的合伙人。但是,我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影响到核心员工股权激励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核心员工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为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
一、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提升企业凝聚力
        一般来说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诉求和员工的利益诉求是不完全一致的。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投资回报,而员工则是侧重于薪酬回报和业绩奖金,这就造成了两者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不一致,在做经营决策时就可能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造成因个人短期利益而侵害企业所有者长期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使企业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兼顾到长期和短期的利益【2】。公司推行股权激励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发展过程中实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能够充分的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打造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就一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来看,由于企业经营者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利益追求不同,两者之间的关系点与侧重点也不同,必然会造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利益冲突的问题。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投资回报,而员工则是侧重于薪酬回报和业绩奖金,这就造成了两者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不一致,在做经营决策时就可能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造成因个人短期利益而侵害企业所有者长期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人力资源会通过损害企业的利益来保全或者提升自身的利益。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实施以后,企业的核心员工成为企业的合伙人,两者之间的利益趋向一致,使企业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兼顾到长期和短期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企业的凝聚力自身也会大大提升。
(二)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作用
        就传统的企业管理来说,存在着核心人员的流失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本损耗,包括企业核心资源的流失以及人才培养成本的损耗,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实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以后,企业的核心员工处于利益共同体之下,能够充分发挥出稳定核心员工的作用,以及提升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增强核心员工的归属感。同时,核心员工持股方案实施以后,核心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也由于利益的驱动,尽量去避免因自身的粗心而导致的企业盈利损失,这就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作用【3】。
(三)提升企业创造活力
        核心员工持股实施以后,持股员工不仅与企业共同分享盈利,同时也承担着企业发展的高风险,这就会促进持股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创造力与创新力,由此提升整个企业的创造活力。一方面,持股员工的创造力与创新力也会带动整个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作用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持股员工的创新与创造也会成为企业的赢利点,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以此来为企业更新科学技术与设备提供支持,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核心员工概念界定不清
        在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核心员工概念界定不清,这也直接影响到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效果,损害到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公平性。一方面,多数企业将核心员工界定为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在此概念的制约下,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范围也止于企业的领导团队,对其他员工的激励效果较弱,与核心员工股权激励的理念不相符合;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虽然也将技术人才等纳入到核心员工的范围中,但是由于企业让渡的股权较少、或者核心员工持股的名额设置不科学,也进而影响到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效果。当然,就当前我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情况来说,这些问题多数存在于一些非上市公司的中小企业中,与企业自身的盈利状况相关【4】。
(二)股权激励机制缺乏保障措施
        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也需要一定的保障措施和保障体系,如果缺乏保障措施与保障体系,则会影响到企业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具体实施效果。一般来说,这种保障体制主要包括流程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以及监管保障等方面。就我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保障体系现状来说,明显缺乏制度保障与监管保障,导致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执行力,甚至导致核心员工股权“流失”或“缩水”等问题,影响到具体的实施效果。
(三)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缺乏规则体系
        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也需要自身的规则体系作为支撑,从具体的实施状况来看,这种规则体系主要是单个企业层面的规则体系以及整体企业层面的规则体系。我国多数企业当前对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基于自身的科学体系,这尤其体现在核心员工的确定体系上,如核心员工的选取、核心员工的考核等方面。对于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来说,如果缺乏规则体系的引导,则会导致具体实施中出现私下交易等问题,对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
(四)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实施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是发挥薪酬激励性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基础内容。但是,当前多数企业在对员工业绩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主要依托的是员工本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项目进度,指标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而且相应的成本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虽然能够抓住绩效考核的要点,但是却缺乏在整体绩效考核制度中突出员工的能力,造成绩效考核对员工的带动性不强,导致多数员工在绩效考核机制下,过度追求绩效与指标,而缺乏对自身能力提升等的关注。此外,我国多数企业在绩效考核机制上,过度侧重于短期的月度绩效考核,而对中长期的季度、年度考核机制缺乏重视度,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5】。
三、提升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效果的策略
(一)明确核心员工概念与标准
        对于提升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确核心员工的概念与标准,从而为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范围的保障。在核心员工的标准与概念在明确的过程中,要以激励的效果为尺度,做到范围适中、涉及全面与取之有道,确保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能够参与到核心员工股权激励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股权激励的活力。同时要能够将核心员工的确定与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根据企业具体的发展现状以及各个部门的情况,确定纳入核心员工范围的标准,包括员工的工龄、创新性能力以及员工的价值贡献等内容。
(二)健全股权激励机制保障体系
        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也需要有健全的保障体系。根据我国当前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保障体系的现状,在保障体系健全的过程中,应当重点提升监管保障与制度保障的建设。

在监管体保障构建的过程中,要发挥好财务监管的作用,结合信息监管建立长期的惩罚与监管责任制,并且对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整合,提升监督的效果,为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完备的治理与监督体系,有效发挥董事会、股权代表大会和监事会的监管作用。
        在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健全员工民主选举制度,通过对民主选举的宣传与践行,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使员工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在企业中取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应当以公平公正为基础,对员工的选用、培训、评价等科学制度进行健全,在推动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
(三)完善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体系与规则
        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体系与规则,也直接影响着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效果,各个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结合我国其他企业在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实施中的经验,形成自身的股权激励机制体系。一方面,企业要在健全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围绕企业发展的变动和新情况,对固有的体系与规则进行补充与更新;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对确定的规则与体系进行详细的解释,构建企业的文化氛围,做好对其他员工的福利保障,防止在调动核心员工积极性的过程中,影响到其他员工的积极性【6】。
(四)完善企业绩效考核机制
   从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来说,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不仅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突出股权激励机制本身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薪酬本身的激励作用,提升员工对整个薪资的满意度,从而对员工的发展与成长起到优化与保障作用。一方面,各个公司应成立绩效考核小组,对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实施监督管理,考核结果不但影响到员工的薪酬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也会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及生产效益产生影响。因此,考核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做到客观公正,避免员工的实际表现与考核结果出现较大的出入;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落实情况,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要落实到员工的薪酬上,并为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数据参考,为核心员工人群的划定提供支持,考核小组应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让他们清楚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便调整与改进。
四、实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保障措施
(一)流程保障
        各个企业在进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围绕股权激励计划的执行流程,进行保障措施出台与实施,以此来推动股权激励计划的顺利执行。在流程保障制度搭建的过程中,各个企业要能够主动与我国在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方面的法律法规相适应,根据企业自身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需求,进行流程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一般来说,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当按照实施步骤,从七个方面进行制度的提出,以下按照各个步骤进行分析:
        一、根据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需求,由公司薪酬委员会负责,搭建股权激励计划管理队伍,为成员分相应的工作职责。
        二、结合公司财务现状,以及公司员工薪酬计划,对股权激励计划中的相应薪酬标准、持股数量进行制定,草案制定完成以后,经核心员工持股人员、公司董事会进行审议。
        三、薪酬委员会结合公司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需求,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细则,并提交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进行审议。
        四、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细则经审议通过以后,经社会公正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进行审核,开具相应的证明。
        五、将股权激励计划的确定细则、人员名单等内容,上交证监会。
        六、经证监会审议通过以后,组织召开公司股东代表大会,对股权激励计划内容进行再次审议,并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讨论与确定。
        七、薪酬委员会在股东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内容进行对外披露。
(二)组织保障
        各个企业在实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围绕股权激励计划的具体实施,从组织与管理方面进行组织保障的设置。对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就是要从企业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薪酬委员会进行人员调动,搭建企业内部的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小组。在管理小组中,各个部门的人员一方面要依托自身的部门职能进行管理的实施,如,从监事会中调度的人员,主要对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要从管理小组的整体角度出发,对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提供管理与组织保障。在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小组的隶属上,直接对公司董事会进行负责,在出现管理需求的过程中,与薪酬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等部门进行积极的配合。
(三)制度保障
        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以后,企业的管理内容会有所变动,这就需要对股权激励计划提供健全的制度体系,从制度方面为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提供保障。一方面,各个企业在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正式实施之前,要能够结合具体的实施内容,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与优化,为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提供全面的管理流程,以此来提升公司管理制度与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契合性,同时也能够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能力,推动公司管理的制度性与规范性;另一方面,在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调整之后,各个公司也要能够在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制度本身的管理,要能够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且结合制度执行过程中员工的意见,对制度进行调整,以来提升制度对核心员工利益的保障能力。
(四)监管保障
        从当前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在实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过度侧重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所带来的利益,对股权激励计划本身的风险问题很少进行关注,这也造成了一些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与管理规划,影响到股权激励计划本身的风险问题。对此,各个企业要能够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过程中,将股权激励计划本身的风险问题纳入到管理的范围中,并结合财务情况,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解决方式的制定,对股权激励计划本身的风险进行控制。一方面,各个企业要能够对自身的治理能力和监督效果进行提升,依托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管;另一方面,要能够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监管,防止高层管理者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人情化管理的问题。
五、结束语
        各种经验表明,一个系统、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使其努力地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公司的中短期目标,促成公司与员工两者的共赢。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关键也在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创造性。要良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保障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公平性,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做好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等,为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做好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梁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问题探析[J].经济师,2020(01):125+128.
[2]张振高,章帆,迟宇彤,王晓泉.国有企业股权与分红激励机制设计[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19(12):90-96.
[3]吕绪微. 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沈敏杰.青岛海尔集团股权激励机制研究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18):104-105.
[5]刘国栋. 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6]罗举.核心人才股权激励机制探析——以S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8(22):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