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探讨 陈列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陈列
[导读] 摘要:在实施建筑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的作用。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十三工程处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在实施建筑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的作用。当前我国不断增加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各个建筑单位需要重视建筑建筑工程质量,提升质量监督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施工单位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可以维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1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1.1 市场机制、诚信体系之间存在矛盾
        社会市场经济要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必须有完善的市场机制,确保良性竞争的生存范围和达成共识下的诚信体系,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建筑市场的相关机制还不健全,诚信体系不够完善,这些都将导致监管工作滞后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比如很多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情况在市场上依旧常见,且占据较大份额,而诚实守信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无法真正促成诚信及良性竞争的市场氛围。这样的强弱势错位的情况会进一步引发建筑市场不规范发展,还会导致建筑材料质量低、造价低、掺假多、行为乱的情况,同时也表现出对建筑行业监管不力的现实。
        1.2 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很多建筑单位都建立了质量监督体系,但是体系过于笼统,只是大致提出监督要求和监督内容,缺乏具体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标准,没有详细的划分各种评价指标。因为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建筑建筑工程实施志昂监督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工作盲点,无法保障建筑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的效率,还会降低整体施工质量。没有严格管理施工顺序,导致施工顺序不正确,影响到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任意篡改设计,施工验收过程不够规范,设备材料设备进场之前没有实施检查验收,此外不够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没有完善配套设施,过度消耗设备,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
        1.3 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
        施工人员直接参与建筑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直接影响到建筑建筑工程质量。当前在建筑建筑工程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过于重视管理施工进度,为了提前完工,进一步结合节省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不够重视规范标准,完工后没有及时落实质量检查工作,为施工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在建筑建筑施工中,需要结合工程进度和实际情况,根据特定比例完成施工,不能急于追求施工进度,从而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但是很多施工单位都存在这类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合理把控施工进度,提高建筑建筑的质量。
        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所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1)强化建筑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安全问题是事关人民甚至国家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相关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常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都受到安全问题所累,一定程度阻碍该行业的发展,因此相关人员更要重视质量安全问题,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从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全方位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质量责任主体单位则要将自身作为第一责任人,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教育职工充分认识抓好质量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没有质量安全就没有企业效益和声誉,企业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2)建筑企业必须强化自身的安全责任,落实解决安全问题,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因此,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坚持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企业法人、具体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的责任制实施着手。

还要坚持应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尤其重视安全教育制度、检查制度、施工制度和审查制度的健全,从危险源进行控制,也利用惩罚制度发挥约束管制的作用。针对一线作业的人员尤其是临时工和农民工,则要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工作,可创建民工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操作知识讲解和演示,提高安全防护的效果。最后还需强化整体的专业队伍建设工作,坚决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安全责任的内容与要求,告诫建设单位不能以压缩工期的方式赶工,导致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受到影响,同时要积极实施《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若干意见》的内容,确保其中安全监理的重点得到人们的重视,规范流程,落实责任到人,强化制度建设,发挥管制作用,真正保障安全。
        (3)从各级政府层面加大对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对管理人员如何尽职免责,减轻思想负担。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要逐步完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到先进地区和有关企业调研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情况,运用视频监控、工程检测、塔吊安全等信息管理平台基础上,建立扬尘、基坑等监测平台,研究整合包括实名制、诚信管理等各信息化平台,逐步建立覆盖地区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的“一张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数据一条线信息化监管目标。还要实施抽查制度,结合目前很多工程的建设量较大,涉及很多责任主体,应用不同监督机构和相关模式的现实,抽查与固定检查结合的方式缺一不可,要检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安全质量容易忽视和施工较为薄弱的环节,真正解决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通过以点带面和突出重点的形式,及时威慑和警示存在的各种违法行为。
        (4)深化监管建筑周期安全。人们比较看重建筑建筑的使用寿命,工程完工后,建设方不再负责建筑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工作。工程完工后,在使用建筑建筑的过程中,也需要利用质量安全水平严格监督管理。在建筑案进展工程当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国家标准铺设水电线,注重检查钢筋等施工材料的质量,消除建筑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监督检查建筑的瓷砖和门窗等部位,定期落实维护工作,避免出现意外脱落造成安全事故。落实建筑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鼓励住户建立安全管理小组,监督纠正不合理的问题,利用网络等方式及时反映建筑质量问题,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5)严格监督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完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监督制度,检测施工设计图纸的落实情况,有效管理施工材料,完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时分析出现的施工质量方法,及时排除质量隐患。利用施工企业组织结构,划分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建筑建筑质量管理水平。施工企业需要承担自身的管理权限,及时监管项目工作。在建筑工程监管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承担管理权限,及时有效的监管项目工作。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落实各项制度,严格规范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行为,提高建筑建筑项目的规范化。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工程质量监管的要求,利用绩效考核制度,优化薪酬制度,这样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积极性,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融合质量问题,使每个施工人员都可以建立质量意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各种影响工程管理效果的各种因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者必须正确拿捏工程工期、安全、质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市场信誉,及时发现和紧抓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强化多因素影响下关键环节的安全质量工作,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进行科学管理,最大程度减少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安全过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汉忠.现阶段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J].广东建材,2009,25(6):304-307.
        [2]黄爱平.我省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与思考[J].江西建材,2008(4):191-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